求:繁体字简化方案相关文件。谢谢。

求:繁体字简化方案相关文件。谢谢。

  国务院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
  --------------------------------------------------------------------------------

  作者:国务院
  颁布日期:1956-1-28

  (注解:一九六四年五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一九八六年十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分别对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作了说明。为了便于实施,现将汉字简化方案的有关附件一并附后。现行简化汉字的使用,以一九八六年十月经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为准。)

  汉字简化方案,1955年1月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提出草案,经全国文字学家、各省市学校的语文教师以及部队、工会的文教工作者约20万人参加讨论,提供意见,再经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通过,并由国务院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完毕。

  汉字简化方案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即汉字简化第一表所列简化汉字共230个,已经由大部分报纸杂志试用,应该从1956年2月1日起在全国印刷的和书写的文件上一律通用;除翻印古籍和有其他特殊原因的以外,原来的繁体字应该在印刷物上停止使用。第二部分即汉字简化第二表所列简化汉字285个和第三部分即汉字偏旁简化表所列简化偏旁54个,也都已经经过有关各方详细讨论,认为适当。现在为慎重起见,特先行公布试用,并责成各省市人民委员会负责邀集本省市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征求意见,在3月底以前报告国务院,以便根据多数意见再作某些必要的修正,然后正式分批推行。

  -------------------------

  新中国成立以后,各行各生部需要广大劳动人民充分发挥他们的生产建设才能,但是当时全国适龄人口中有80%以上是文盲。因此需要大力开展扫盲活动、而扫盲中最重要的就是实现解决识字问题。

  陈章太说:“汉字繁难,这给劳动大众确实造成很多负担,第一字数多,第二笔画多,特别是书写学习都困难,这样来考虑来加速汉字的简化。”
  实际上汉字简化自古以来就有了,手头字实际就是一种简化字,早就在民间使用。

  陈章太说:“中国的汉字简化早已有之,从甲骨文,金文一直到隶书、楷书,这里头相当一部分是简化字。”

  从1952年起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就是收集在群众中流行的简体字进行研究,到1955年文改会就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第二年公务员批准了《汉字简化方案》。

  规范的简化汉字公布以后,大大激发了劳动群众学习文化知识学习汉字的热情。

  周恩来同志在1958年政协会议上作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时说:“方案公布后,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特别对初学文字的儿童和成人的确做了一件很大的好事。”

  随着祖国各项事业不断的发展,社会用字又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规范。

  申坚说:“汉字简化方案一共推行了四批,搜集了很多意见,认为需要对汉字简化方案做一个总结。”

  陈章太说:“1964年正式公布了汉字简化字总表,总表实际收字2236个,这一批简化字总的看来,包括后来推行的实际效果来看,是好的,是成功的。”

  胡乔木同志当时在中央是负责文教工作的,而且本身对汉字也很有研究,他对这次简化汉字总表的公布十分慎重。

  申坚说:“在我们文改会的时候,他来谈了以后,研究他回去,在车上还在考虑呢,到了那里还打电话来说另外想别的办法,另外的方法来改一下,有的时候半夜三更打电话来,说怎么怎么修改,没日没夜的这样搞。”

  1986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又重新发表了《简化汉字总表》,对1964年的总表做了个别调整。从此,汉字的形体基本稳定下来。

  陈章太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这个使得社会用字有是遵循、有是依据,减少了混乱,而且有利于现代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

  胡乔木同志则是这样评价我国简化汉字改革的。

  凌远征说:“乔木同志报告里面提到种简化跟世界各国文字简化是一码事,这个过去我还没有听到过这种提法。”

  简化汉字继承了传统文化的优点,又适应了现代社会的要求。

  ——————————————————————
  第一次汉字改革——《汉字简化方案》

  我们日常使用的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长久、影响最深广的文字之一。但是汉字也存在严重的缺点:汉字是表意文字,一个字一个形体,需要一个一个地记,对初学者来说难度极大; 汉字的字数大约有6万多个,通用的七八千个,常用的也有三四千个;汉字笔画繁多,教育部1952年公布了2000个常用字,平均每字有十一二笔,其中17笔以上的有221个, 有的字多达30几笔;再加上汉字结构复杂、字形相似、一字多音等等,汉字存在难认、难读、难记、难写的特点。鲁迅先生曾把繁难的汉字比做劳动人民面前的一道“高门槛”。汉字的缺点给学习和使用汉字的人造成了很大困难。

  汉字在书写、印刷、电报、计算机输入,检字等方面都要比拼音文字耗费劳动力,尤其是会给电子计算机和高度机械化的使用带来许多困难。

  几千年来,汉字经历了多次的演变。由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直到楷书,总的趋势是沿着字形逐步简化、表音成分逐渐增加的方向发展。“五四”以后,中国产生“将文字交给大众”的呼声。

  国务院于1956年1月28日在第23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这是新中国对汉字进行的第一次重大改革。《汉字简化方案》中将544个繁体字简化为515个简化字。经过几年的试用和推广,到1964年,简化汉字增加到2238个。

  80年代初,中国还推行过一次汉字简化,公布了一批汉字简化的试行方案,但由于使用过程中不断发现这个简化方案的缺陷,这一批简化汉字不久就宣布停止使用。

参考资料:http://www.cctv.com/specials/50th/first/15.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5-11-08
我上初中时第一册语文课本后面有附录的。大哥是93年的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