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码率BER与信噪比SNR的关系解析:信噪比和误码率的关系

如题所述

一、前言
误码率(BER:bit error ratio)是衡量数据在规定时间内数据传输精确性的指标,它是衡量一个数字系统可靠性的主要判断依据。虽然目前手机系统中有许多仪器可以直接测量该项,但对于数字对讲机以及采用新协议模式的设备,误码率的测试可能会比较繁琐。许多现有设备基于模拟指标的测量,如果能找到模拟指标与误码率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的调试将更加方便。之前,我们已经观察到误码率BER与信噪比SNR以及射频中的噪声干扰之间存在相应的联系,以下将更深入地分析这种关系。
二、正文
2.1 在探讨这种关系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几个基本概念:
2.1.1 S/N音频信噪比(即SNR)
我们通常所说的信噪比SNR是基带信号中有用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例如,发射一个标准调制信号后,接收机解调后测量的音频有用信号输出功率为signalP(dBm),去除调制信号后记录的音频噪声输出功率为noiseP(dBm),因此:
(signalP) / (noiseP) = (PS/N) / (noiseP/signalP) --------- 式1
2.1.2 射频C/N载噪比
载噪比指的是在解调(进入解调器的)前的射频信号频谱中有用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例如,发射一个非调制信号后,在解调前使用频谱仪观察频谱信号,记录其载波功率CarrierP(dBm)和噪声信号功率noiseP(dBm)。
(CarrierP) / (noiseP) = (C/N) --------- 式2
2.1.3 频谱仪分辨率带宽(RBW)
对于频谱分析仪,分辨率带宽(RBW:Resolution Bandwidth)实际上是频谱仪内部滤波器的带宽,它决定了是否可以将相邻的信号分开。例如,对于模拟对讲机相邻信道宽度为25KHz的情况,我们需要将RBW设置小于25KHz,以便将两个信道的载波分离。
因此,相同的频谱在不同分辨率下有不同的效果,如下图中展示:
图三:不同RBW对应的频谱效果
2.1.4 等效噪声带宽nB与等效噪声功率密度0N
对于传统的频谱分析仪(如HP8921),通常给出的分辨率带宽中的总功率值。而对于更精密的数字频谱分析仪(如MS8608A),通常能够直接给出等效噪声功率密度0N的值。
2.2 以下将分析误码率BER与信噪比SNR之间的关系:
2.2.1 BER与C/N的关系
在通信系统中,影响系统误码率的因素包括射频C/N、解调电路、基带处理、A/D、D/A、压缩编码、纠错译码等每个信号处理环节。然而,在噪声比较大的情况下,误码率主要受C/N的影响。
误码率与C/N的关系是根据概率统计学公式得到的,具体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与调制方式和解调方式有关。例如,MFSK调制方式且非相干解调的误码率公式为:
)1/(re*2) * (1-MEBR)/(2) ≥ --------- 式4
其中M为调制多相制数,C/Nr为载噪比。
因此,PD-560的4FSK调制下的误码率公式为:
)1/(e*5.1EBR) = --------- 式4
绘制图形后,可以直观地得到BER与C/N的对应值。
2.2.2 S/N与C/N的关系
虽然S/N和C/N都是反映信号质量的指标,一个反映的是音频信号质量,一个反映的是射频信号质量,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除了解调器引入的噪声和基带处理对噪声的抑制外,两者应该有相似的值。因此,我们将噪声功率归一化到1Hz,称为等效噪声功率密度,即:
RBW/RBWN * log(10/PN0) = --------- 式5
因此,归一化载噪比为:
RBW/RBWN * log(10/C/N0) = --------- 式5
在已知接收带宽B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得到反映接收机的载噪比:
log(B/10) / log(10/C/N0) = --------- 式5
忽略解调器电路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到:
log(B/10) / log(RBW/10) / log(S/N) = --------- 式5
因此,在已知RBW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得到反映接收机的等效噪声功率密度C/N0。
以上内容是对原文本的修改和润色,以提高内容质量并保持语义不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