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党的领导知识点

如题所述

关于政治党的领导知识点如下: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原因:帝国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

(2)国情: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1)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它们相互交织。

(2)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1)决定因素: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2)历史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三种建国方案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时间: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

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原因

(1)阶级基础: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内部条件)

(2)思想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外部条件)

(3)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所进行的斗争,存在两个根本性的弱点: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的、持久的群众运动。

3.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的历史意义(成就)

(1)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国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2)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知识点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2)1949—1952年,在着重完成包括土地革命、镇压反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于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过渡时期

①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②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①前提: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②标志: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③意义: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3.艰苦探索

(1)原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在中国怎样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艰苦的探索。

(2)成就

①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中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

1.开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2.作用: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3.目的:

(1)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社会主义: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党的建设: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4.实践成就: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

1.历史方位: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历史意义

(1)对中国: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对世界

①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②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3)新征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踏上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3.结论: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知识点三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党的性质和宗旨

1.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根本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3.根本使命: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使命。

4.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5.要求: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

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含义:

(1)立党为公: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

(2)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远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

2.要求:

(1)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牢记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3)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拓展知识:

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国家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政治是牵动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并支配其行为的社会力量。这个词一般多用来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0-26

关于政治党的领导知识点如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2)1949—1952年,在着重完成包括土地革命、镇压反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于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过渡时期

①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②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①前提: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②标志: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③意义: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3.艰苦探索

(1)原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在中国怎样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艰苦的探索。

(2)成就

①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中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

1.开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2.作用: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3.目的:

(1)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社会主义: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党的建设: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4.实践成就: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1.历史方位: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历史意义

(1)对中国: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对世界

①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②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3)新征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踏上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3.结论: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