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战者无赫赫战功是什么意思

出处、意思还有就是举例说明一下

1、意思是说:善于打仗的并不是真的没有战功,而是他们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开战之前就已经掌握了必胜的优势。以必胜之师打必胜之仗在世人眼中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2、“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是出自《曹选》――曹操看孙子兵法时的批注。

3、举例: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有言:

太宗曰:当今将帅,唯李绩、道宗、薛万彻,除道宗以亲属外,孰堪大用?

靖曰:陛下尝言绩、道宗用兵不大胜亦不大败;万彻若不大胜即须大败。臣愚思圣言,不求大胜亦不求大败者,节制之兵也;或大胜或大败者,幸而成功者也。故孙武云:“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节制在我云尔。

因此,大唐第一名将李靖同样认同“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在李靖眼中,李绩、李道宗都是善战者,而薛万彻打仗则运气的成分就很多。


扩展资料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其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作为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璀璨的瑰宝,《孙子兵法》不仅仅是一部兵书,不仅止于中华文化中的重要遗产,她更是华夏智慧与朴素思想的象征。

《孙子兵法》的意义,不仅仅是一部军事著作,它更代表着炎黄子孙的智慧、思想、文化,是几千年华夏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智慧根基、源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并非出自孙子兵法,而是出自《曹选》――曹操看孙子兵法时的批注。

轰轰烈烈的战斗,并不是最高明的作战方式;而赫赫显盛的战功,也不表示将领能力的优越。《孙子军形篇》提出了更高的兵略指标:“故善战者之胜也,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能够用最少的兵力能源和流血战斗,以取得最大的战果,这才是“善战者”。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06
楼上解释偏了;“故善战者之胜也,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因为善于打仗的,能料敌于先,在战争开始之前就已经准备充足,谋划周密,排除一切不利因素,故而在战斗中能没有任何意外顺利的取胜,看起来没有惊险、曲折,平平淡淡。反而那些轰轰烈烈、在逆境中靠临时判断、意外奇迹取胜的,怎么会比得上把握全局、洞若观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将领呢。故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第3个回答  2024-01-23
这个善战者无赫赫战功;孙子兵法里说的。
粗浅的理解,就是善战者总是打胜仗,说明对手弱,所以功劳不突出;
更进一步的理解,就好比一个普通人【史书记载者,或者说呆货帝王】,看到某人指挥军队,轻松拿捏了对手,感觉这事是个小问题,对方随手的事,不能算作大功劳。
就拿最近比较火的动漫,炼气十万年里的徐阳一样;徐阳炼气期,对手不管是练气、筑基、金丹、元婴还是渡劫期的,哪怕是下界来的仙人,都是一手拍死;在一些外行人【比如史官、不懂打仗的皇帝】看来,不是徐阳多牛笔,而是对手太拉胯,随手就能拍死; 这就是徐阳【善战者】无赫赫战功【大一堆小卡拉米有啥功劳】。
隋唐李靖,这是善战者,灭国之战,灭了梁国,几个月,灭了东突厥,也是几个月,灭了吐谷浑,也是几个月,几个月就能灭的事,能记录多大的功劳,所以李靖在历史上没有那么多的笔墨,更没有卫青霍去病的彪炳史册。
同样韩信,也是善战者,与李靖不同的是两人的际遇,李靖直接就得到重用,大展身手,灭国之战;而韩信,没人启用它,一堆小卡拉米被项羽揍的屁滚尿流之后,天下大势已成,而韩信要翻盘项羽的大势,所以积累了赫赫战功;如果前期韩信得到重用,那没几仗可打,韩信也不会那么有名了;
项羽是战神,韩信兵仙;神打了一群小卡拉米,战神光环闪耀,仙来了打败了神,仙身上有了赫赫战功。
如果兵仙上来就对上了战神,然后兵仙同时又灭了那群小卡拉米,众人会觉得战神和小卡拉米一样都是菜货。到时候兵仙韩信绝不会有历史的赫赫战功。
第4个回答  2020-07-09

解决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