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粒的目的是什么?酶切的目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提质粒的目的是去除 RNA,将质粒与细菌基因组 DNA分开,去除蛋白质及其它杂质,以得到相对纯净的质粒。

酶切的目的是对粘末端的DNA分子和载体分子进行切割,以获得相应的粘末端连接。酶切可以是单酶切也可以是双酶切。

扩展资料:

1、提质粒原理

碱变性抽提质粒DNA是基于染色体DNA与质粒DNA的变性与复性的差异而达到分离目的。在pH值高达12.6的碱性条件下,染色体DNA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开而变性。

质粒DNA的大部分氢键也断裂,但超螺旋共价闭合环状的两条互补链不会完全分离,当以pH4.8的NaAc/KAc高盐缓冲液去调节其pH值至中性时,变性的质粒DNA又恢复原来的构型,保存在溶液中,而染色体DNA不能复性而形成缠连的网状结构,通过离心,染色体DNA与不稳定的大分子RNA、蛋白质-SDS复合物等一起沉淀下来而被除去。

2、酶切基本原理

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对DNA上特定序列的识别,来确定切割位点并实现切割,从而获得所需的特定序列。

它可分为三类:Ⅰ类和Ⅲ类酶在同一蛋白质分子中兼有切割和修饰作用且依赖于ATP的存在。Ⅰ类酶结合于识别位点并随机的切割识别位点不远处的DNA,而Ⅲ类酶在识别位点上切割DNA分子,然后从底物上解离。Ⅱ类由两种酶组成: 一种为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它切割某一特异的核苷酸序列; 另一种为独立的甲基化酶,它修饰同一识别序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质粒抽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酶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31

提质粒的目的:去除RNA,将质粒与细菌基因组DNA分开,去除蛋白质及其它杂质,以得到相对纯净的质粒。

酶切的目的:对粘末端的DNA分子和载体分子进行切割,以获得相应的粘末端连接。酶切可以是单酶切也可以是双酶切,单酶切操作比较简单,双酶切困难。



扩展资料

质粒提取的实验原理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是根据共价闭合环状质粒DNA与线性染色体DNA在拓扑学上的差异来分离它们。

在pH值介于12.0~12.5 这个狭窄的范围内,线性的DNA 双螺旋结构解开而被变性,尽管在这样的条件下,共价闭环质粒DNA的氢键会被断裂,但两条互补链彼此相互盘绕,仍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当加入pH4.8的乙酸钾高盐缓冲液恢复pH至中性时,共价闭合环状的质粒DNA的两条互补链仍保持在一起,因此复性迅速而准确,而线性的染色体DNA的两条互补链彼此已完全分开,复性就不会那么迅速而准确。

它们缠绕形成网状结构,通过离心,染色体DNA与不稳定的大分子RNA ,蛋白质-SDS复合物等一起沉淀下来而被除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质粒抽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酶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8
提取质粒作为运载体,运载体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能够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并稳定保存;
2.具有多个限制酶的切点,以便与不同的外来基因链接;
3.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
>>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灭活的动植物病毒等;而质粒为最常用的运载体。

酶切的目的即为了获得目的基因。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05-14
一般提质粒是为了保存 因为质粒比菌株容易保存
而酶切的目的有很多 有的是为了做连接 有的是为了检验目的基因是否连接上,有的是为了获得粘性末端等
第4个回答  2009-05-14
提质粒拿来当载体,酶切是为了连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