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有几个军团?

如题所述

四个。分别为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三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

1、红一方面军。1930年8月24日,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在湖南浏阳永和会师,组成红一方面军(也称中央红军)。

2、红二方面军。原为红二、六军团,1935年接中央命令编为红二方面军,后来和四方面军会师后编成中还包括九军团和三十三军一部整编为三十二军(和四方面军的九军区分)。总指挥贺龙,副总指挥萧克,政治委员任弼时,副政治委员关向应。

1936年7月,红二、六军团到达甘孜与四方面军会师,奉命组成红二方面军,并将原属一方面军的三十二军(三十二军就是原一方面军的九军团)编入。

3、红三方面军。1930年1月,中央军事部召开会议,决定统一全国红军的番号和编制,将几支较大的红军编为一至八军。4月15日,中央军委决定将红军按地域组成三个军团。

5月间,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对该计划作了调整,决定组成四个军团,即三、四军为第一军团,二、六军为第二军团,五、八军为第三军团,十一、十二军为第四军团。

4、红四方面军。红四方面军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27年黄麻起义后成立的红七军,黄麻起义失败后余部以后发展成红11军31师。加上在六霍起义和商南起义中诞生的红32师和红33师改编成红1军。

1930中红15军与红1军合并成红四军,军长为邝继勋,政委曾中生,参谋长徐向前。1931年11月,以红4军和红25军正式成立红4方面军。四方面军总指挥为徐向前,政委为陈昌浩,政治部主任为刘士奇。

扩展资料:

概述:

红一方面军:第一、三、五、七、八、九军团(长征前)。

红二方面军:第二、六军团,第三十二军(原九军团)。(二、四方面军会师时)

红四方面军:第四、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三军。(一、四方面军会师前)

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根据地时,包括第四、二十五军,后四军转移开辟川陕苏区,二十五军留在鄂豫皖,后来长征至陕北与红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师,组编为红十五军团。

红军团长征前,红七军团首先转移至闽浙赣根据地,与当地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组成抗日先遣队,由方志敏领导。

南方游击队改编为新编第四军:

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1937年10月,中国共产党根据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决定将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八省的红军游击队分别集中,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任命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成立。

下辖四个支队:第一支队,陈毅任司令员,傅秋涛任副司令员;第二支队,张鼎丞任司令员,粟裕任副司令员;第三支队,张云逸兼任司令员,谭震林任副司令员;第四支队,高敬亭任司令员。新四军随即开赴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工农红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5-19
15个军团:
中国工农红军第l军团

该军团是1930年6月19日应中央苏维埃代表会议和红军代表会议关于整编红军的指示,由井冈山红4军并集合闽西和赣西南地方主力红军合编而成的。红1军团总指挥为朱德,政委为毛泽东,政治部主任杨若彬参谋长朱云卿。下辖红4军、红3军、红12军。红4军军长为林彪,政委为彭清泉(后为罗荣桓),参谋长为曾士峨;红3军军长为黄公略,政委为陈毅坏在职,后由蔡会文继任);红12军军长为伍中豪(后为罗炳辉),政委为谭震林,参谋长为林楚。全军团共两万余人。再有,由闽西、赣南、赣西南地方武装编成的红20、ZI、22、35等军亦先后属于红1军团建制。红1军团改编后即受命北上,夺取南昌、武汉,于6月22日总指挥部在订州发出了“开赴广昌集中”的命令,准备配合江西工农群众,夺取九江、南昌。7月初,红1军团将地方红军留原地开展斗争,率3、4、12军经广昌、樟树,8月1日到南昌对岸牛行车站,举行“八一”武装示威,随即挥师湖南会合红3军团,并合编为红1方面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2军团

该军团是由湘鄂西的红军合编而成的。其前身为湘鄂西地区的红4军和红6军。成立时间为1930年7月7日。总指挥为贺龙,政委为周逸群,参谋长孙德清,政治部主任为李克明,并组成了以周逸群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下辖两个军,红2军军长由贺龙兼,政委为朱勉之;红6军军长为旷继勋,政委为段德昌。红2军下辖第4师,师长为王炳南,政委为陈协平;红6军下辖第16师、第17师,16师师长为王一鸣,政委为王鹤d师师长为许光达,政委为李剑如。红2军团共1万余人。1931年3月,红2军团遵照中央指示,在湖北长阳县枝拓坪将部队改编为红3军,直到1934年9月,才又决定恢复红2军团番号。1936年7月,红2军团与红6军团及其它部队合编为红2方面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3军团是由湘鄂赣红5军、红8军合编而成的。时间为1930年6月间。军团总指挥为彭德怀,总政委为滕代远,参谋长为邓萍,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彭德怀任***第3军团前委书记。军团下辖红5军、红8军,5军军长为邓萍(兼),政委为张纯清,政治部主任为吴溉之;8军军长为何长工,政委为邓乾元,政治部主任为柯庆施。全军团共万余人枪。6月底,3军团挥师南下,勇夺崇阳,强攻岳州,激战平江所向无敌,战绩显赫。7月间,湘赣边独立师扩编的16军成立。编入红3军团。值得大书一笔的是1930年7月27日,红3军团的5、8、16各军攻进长沙,扩大了红军影响,猛烈震撼了敌人阵营。而后又有计划地撤离长沙至平江、测阳一带休整。8月23日,在永和市红3军团同红1军团会师合编为红1方面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团

即红4方面军。红4方面军和红4军团兼有称谓。鄂豫皖地区的红4方面军是1931年11月初成立的。在12月下旬其攻克鄂东重镇黄安获重大胜利后,《红色中华》报道中即称红4方面军为“红军第4军团”。史载此时在鄂豫皖地区活动和取得上述战绩的红军非4方面军莫属,故红4军团即是红4方面军无疑。

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

是原国民党26路军。军在江西宁都起义之后改编的。1931年12月14日,由赵博生、董振堂等同志领导的宁都起义爆发,并获得成功。起义军共1.7万余人。中央军委十分重视这支有生力量,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下编13、14、15三个军。军团总指挥为季振同,副总指挥为董振堂,政委为肖劲光,政治部主任为刘伯坚。第13军军长为董振堂(兼),政委为何长工;14军军长为赵博生,政委为黄火青;15军军长为黄仲岳,政委为左权。红5军团组成后,立即开进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归入红1方面军建制。肃反扩大化中季振同被错杀,总指挥改由董振堂担任。后参加长征。1935年7月,红1、红2方面军会师以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仍由董振堂任军长,编入左路军开始西征。1937年1月,红5军主力与六倍与己的敌人血战甘肃之高台,军长董振堂以下2000多人全部壮烈牺牲,只有极少数人辗转回到陕北。

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团

是在1933年8月12日,由湘赣地区红8军、红16军、红18军合编而成的。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领导的一支人民军队。以任弼时消克、王震三人组织6军团军政委员会统一指挥。军政委员会主席任弼时,军团长为肖克,政委为王震,参谋长为李达,政治部主任为张子意。军团领导机关成立后,下辖17、18两师,17师师长、政委均分别由肖克、王震担任,政治部主任为张子意(兼);18师师长龙云(因伤重改任旷朱权代理),副师长为彭辉盟,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为甘泅淇,参谋长为谭家述,军团总计7800多人。1934年10月,红6军团与红2军团在黔东地区会合,归2、6军团总指挥部指挥。1936年7月2日,编入红军第2方面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团

是1933年7月由原赣东北地区南下的11军改编的。计编20、21、34三个师。1933年10月28日,军委正式命令成立红军第7军团。军团长为寻淮洲,政委为乐少华。1934年7月初,红7军团在瑞金改编为抗日先遣队,从江西瑞金出发,经闽东、浙南等地,于10月间转入赣东北重溪与刘志丹领导的红10军会合,按中央指示,合编为10军团,继续北上抗日。

中国工农红军第8军团

是应朱德指示:“二十一及二十三师编为八军团”,于1934年9月21日开始改编的。红23师是1934年2月28日,由中央警卫师(即工人师)改编的,全师1000多人枪。红21师是1934年9月1日,是由61团、62团、63团(原江西军区赣江团)等部编成的。共一千三百多人枪。该军团成立后属红军第1方面军建制。军团长为周昆,政委为黄苏,参谋长为唐溶(后为张云逸),政治部主任为罗荣桓。红8军团下辖21师、23师。21师师长、政委为周昆、黄苏(兼);23师师长(不详),政委李干辉。两师各辖3个团。主力红军长征过湘江时石军团受到严重损失。1934年11月17日,中央军委决定改编8、9军团,并分编21、23师,不久,军委指示8军团并入5军团,8军团番号至此取消。

中国工农红军第9军团

1933年10月28日宣布成立,是以中央根据地的3师、14师以及独立1、4团合编而成的。军团长为罗炳辉,政委为蔡树藩,参谋长为郭天民,政治部主任李湘舲。红9军团成立后,立即投入了中央根据地的第5次反“围剿”战斗。1934年10月,反“围剿”失败冲央红军开始长征,红9军团在右后侧担任掩护全军转移的任务。遵义会议后,部队进行整编,何长工继任军团长。1935年8月,中央政治局决定1、4方面军分成左右两路军共同北上,9军团划归左路军,9月改编为32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团

是应中央军委指示:“七、十两军团应即合编为十军团”之后于1934年11月4日成立的。军团长为刘畴西,政委为乐少华。下辖19、20、21三个师。19师为原7军团改编,师长为寻淮洲,政委为聂洪钧,参谋长为王如痴,政治部主任为刘英;20师由红10军改编,师长、政委由刘畴西、乐少华兼任;ZI师也是由红10军改编,师长为胡天桃。中央军委指示以方志敏、刘畴西、乐少华、聂洪钧、刘英五人组成军政委员会,主席为方志敏,随军团行动。并决定粟裕为军团参谋长,刘英为军团政治部主任。红10军团成立后,从赣东北苏区出发,北上抗日。12月间,在安徽古竹溪遭数倍于我的敌军袭击,部队损失惨重。1935年1月,方志敏等率领部队在返回赣东北苏区途中,被敌人团团围住,经激战,方志敏被捕,红10军团仅存粟裕率领突围的800余人。抗日战争时期编为新四军第2支队。

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团

是1935年9月17日,***鄂豫省委和***西北工作委员会联席会议决定成立的。根据会议决定,将红25、26、27军合编为红15军团。军团长为徐海东,政委为程子华,副军团长兼参谋长为刘志丹。军团下辖75、78、sl三个师,分别由原来25、26上7军编成。全军团共7000余人。1935年10月1日,红15军团在劳山战役中,歼敌东北军第110师近两个团和师直属队全部。10月25日,又南下鄜县攻克榆林桥,歼灭守敌第107师4个营。11月间,红15军团编入红1方面军建制。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21
红军一共有四个军团,分别是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三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
第3个回答  2009-05-19
三个,分别是第一军团、第二军团和第四军团。
第4个回答  2009-05-19
三个,是第一军团、第二军团和第四军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