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吹凉风是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从空调的工作原理来看,空调制冷的时候,压缩机依靠电动机的动力将管路中气化的制冷剂压缩。这时的气体经过压缩后温度上升,高温的制冷剂会使室外机的冷凝器温度升高。此时经过室外机的风机对冷凝器吹风散热,冷凝器的温度开始下降。而制冷剂中包含的热量散发到室外空气中,制冷剂本身也降温成了液态,并通过管路进入室内机。

室内机有个部件叫膨胀阀,它是一种可以使制冷剂体积迅速膨胀的装置。在制冷剂通过膨胀阀的时候,制冷剂的体积迅速膨胀,这时候制冷剂的温度也会下降,进而使蒸发器的温度降低。

室内机的风机将空气通过蒸发器吹出,空气就被冰冷的蒸发器迅速冷却,因此我们会感觉到空调吹出凉风。同时,蒸发器吸收了室内的热量,温度上升,制冷剂又从液体变成了气体,然后被送入室外机继续压缩,如此循环往复。

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空调制冷的工作原理就是把室内的热量通过制冷剂“搬运”到室外,制热过程则与之相反,是将室外的热量“搬运”到室内,这个搬运过程就是大名鼎鼎的“逆卡诺循环”。当然对于制热来讲,有时候为了弥补室外温度低搬运热量不足的问题,空调内部还会安装电热丝辅助加热,再加上“搬运”过来的外界热量,从而增强制热效果。

如果室内温度20℃,开制冷26℃,那吹出来的风就是冷风,但是因为空调的感应系统测试到室内温度已经低于26℃,所以空调工作一段时间就会停止工作;而如果室内温度20℃,开制热26℃,那吹出来的风就是热风,空调感应系统,会在室内温度达到26℃之后停止工作。

说白了,不管室温多少,空调只要在制冷模式下并处于工作状态,那吹出的风就是冷风,空调在制热模式下并处于工作状态,那吹出的风就是热风。而吹出风的温度是由空调的运作模式决定的,室内温度与设定程序决定的是空调的运作模式,并非直接的吹风温度。

扩展资料:

空调使用小技巧

1、风向朝上更制冷:

冷空气比热空气重,所以冷空气都是朝下走的。因此想制冷时,最好把空调风向朝上,让冷空气由上而下循环。这样,能更快地让整件屋子都充满冷空气。

2、温度要适宜

根据研究,在工作的状态下,25-26度是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而在休息状态下,28度时最合适的,这时因为相比于工作状态,在休息时,人体的代谢减慢。室内外的温差最好不要超过10度,刚从室外回来的时候,最好不要立即打开空调,给身体一定的调整时间,再身体机能有所平稳后再打开空调。

3、感觉闷热要开除湿

在炎热的夏天,当室内温度远低于室外时,会让室内的湿气大大加重,让人感觉到闷热。这个时候,要打开空调的除湿功能,让室内湿度降下来。这样不用调节空调温度,也会让人感觉舒适凉爽。

4、先开空调再关门窗

空调里往往藏着各种细菌等污染物,刚开空调时,应该打开门窗。等刚开空调时,空调里面的污染物释放出去以后再关闭门窗,这样可以避免哮喘等很多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5、每隔3小时开窗换气

空调房内容易滋生微生物。3小时室内不开窗换气,室内空气就可能不新鲜;6小时内不换空气,空气就会出现严重污染,危害健康。空调每运行2-3小时,就应该开窗换气一次,使室外新鲜气体进入,维持室内空气的清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