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儒家和古代的儒家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古代儒家包括很多人,每个人的思想都有所不同。

而现代儒家也有很多巨擘,他们的思想也有显著差别。

首先有必要提下“儒学”、“儒家”、“儒教”三个概念。

郭齐勇在《中国儒学之精神》中阐解过这三个概念:

“儒学,今人亦称儒家或儒教。从学派、团体出发,成为‘家’;从学问、学术出发称为‘学’;从信念、信仰出发称为‘教’。实际上,三者为一回事,三个称谓可以互用。”

因此题主在这里提到的“儒家”我也从这三方面去全盘把握。

中国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刘述先曾主张,“儒家”有三个不同的面向,分为:

(1)政治化的儒家;(2)民间的儒家;(3)精神的儒家。

政治化的儒家在今天已经消亡,民间的儒家在东亚部分国家还有延续,而精神的儒家则专指孔孟及程朱陆王等人。

在此考虑到题主的问题应该更倾向于思想层面,所以我就从“精神的儒家”来讲。

精神的儒家可以进行分期关于儒学分期,刘述先曾在《论儒家哲学的三个大时代》这本书中,把儒学的发展分成了三个阶段,包括先秦儒学,宋明儒学和现代新儒家。

(1)先秦儒学: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孔子的思想是主张“仁”,“克己复礼为仁”,他推崇周礼,认为人要向圣人看齐,学会克制私欲,也就是所谓的“内圣”之道。除此以外,孔子也敬天,“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孔子的这些思想对后代儒者影响很大。

孟子提倡性善,他认为恻隐之心是人的“本心”,人可以通过尽心、知性、知天的方式向天道趋近。孔孟的这种敬天的思想,形成后世把儒家上升为“儒教”的话语源头。

荀子主张“性恶”,认为“化性起伪”,他更重视外在的礼对人的行为的约束。

(2)宋明儒学:代表人物:程颢、程颐、陆九渊、王阳明

宋明儒学可分成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派,但是每个人的思想也有显著的差异。

如牟宗三在《心体与性体》中将两派细分成三个不同的思想体系:一是周敦颐、程颢、张载代表的“天道论”;二是程颐、朱熹代表的“本性论”;三是陆九渊、王阳明代表的“心性论”。这点得到不少学者的认同。

(3)现代新儒家

刘述先认为现代新儒家可分为“三代四群”,具体如下:

第一代第一群: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张君劢

第二群:冯友兰、贺麟、钱穆、方东美

第二代第三群:唐君毅、牟宗三、徐复

观第三代第四群:余英时、刘述先、成中英、杜维明

现代新儒家起源于20世纪初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潮挑战,当时主流的思想是全盘西化,流行的标语是“打倒孔家店”。儒学在经过自我否定后寻求新的发展,如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便认为西方文化是往前的,印度文化是向后的,而中国文化是居中的。

自此以后,便掀开了儒学自救的各种理论尝试,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港台新儒家进行了所谓的“灵根自植”,希望能复兴儒学。

通过上面大致的梳理后,其实可以大致地区分出古今儒家的主要不同如下:

原始儒家讲究的是“天人关系”,强调人的心性与天道不违背。

宋明理学在继承原始儒家的基础上产生不同的分轨,如同“月印万川,理一分殊”,可分为执着于超越的“理”的理学与强调人的心性的心学。二者分庭抗礼,都有很好的发展。

而现代新儒学,它的侧重点其实有两个:其一,就是面对西方文明的入侵,儒学需要找到能够和西方对话的思想资源。其二,就是面对儒学从中心走向边缘的处境,他该如何进行现代化的理论嬗变,与时代相接轨。

不管是古代儒家还是现代儒家,作为一种思想,肯定有产生它的时代背景因素,因此最好结合时代去综合考察,这样对理解相关的思想会有一定的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02

古代儒家包括很多人,每个人的思想都有所不同,

而现代儒家也有很多巨擘,他们的思想也有显著差别。

首先有必要提下“儒学”、“儒家”、“儒教”三个概念。

郭齐勇在《中国儒学之精神》中阐解过这三个概念:

“儒学,今人亦称儒家或儒教。从学派、团体出发,成为‘家’;从学问、学术出发称为‘学’;从信念、信仰出发称为‘教’。实际上,三者为一回事,三个称谓可以互用。”

因此题主在这里提到的“儒家”我也从这三方面去全盘把握。

中国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刘述先曾主张,“儒家”有三个不同的面向,分为:

(1)政治化的儒家;(2)民间的儒家;(3)精神的儒家。

政治化的儒家在今天已经消亡,民间的儒家在东亚部分国家还有延续,而精神的儒家则专指孔孟及程朱陆王等人。

在此考虑到题主的问题应该更倾向于思想层面,所以我就从“精神的儒家”来讲。

精神的儒家可以进行分期关于儒学分期,刘述先曾在《论儒家哲学的三个大时代》这本书中,把儒学的发展分成了三个阶段,包括先秦儒学,宋明儒学和现代新儒家。

(1)先秦儒学: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孔子的思想是主张“仁”,“克己复礼为仁”,他推崇周礼,认为人要向圣人看齐,学会克制私欲,也就是所谓的“内圣”之道。除此以外,孔子也敬天,“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孔子的这些思想对后代儒者影响很大。

孟子提倡性善,他认为恻隐之心是人的“本心”,人可以通过尽心、知性、知天的方式向天道趋近。孔孟的这种敬天的思想,形成后世把儒家上升为“儒教”的话语源头。

荀子主张“性恶”,认为“化性起伪”,他更重视外在的礼对人的行为的约束。

(2)宋明儒学:代表人物:程颢、程颐、陆九渊、王阳明

宋明儒学可分成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派,但是每个人的思想也有显著的差异。

如牟宗三在《心体与性体》中将两派细分成三个不同的思想体系:一是周敦颐、程颢、张载代表的“天道论”;二是程颐、朱熹代表的“本性论”;三是陆九渊、王阳明代表的“心性论”。这点得到不少学者的认同。

(3)现代新儒家

刘述先认为现代新儒家可分为“三代四群”,具体如下

第一代第一群: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张君劢

第二群:冯友兰、贺麟、钱穆、方东美

第二代第三群:唐君毅、牟宗三、徐复

观第三代第四群:余英时、刘述先、成中英、杜维明

现代新儒家起源于20世纪初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潮挑战,当时主流的思想是全盘西化,流行的标语是“打倒孔家店”。儒学在经过自我否定后寻求新的发展,如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便认为西方文化是往前的,印度文化是向后的,而中国文化是居中的。

自此以后,便掀开了儒学自救的各种理论尝试,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港台新儒家进行了所谓的“灵根自植”,希望能复兴儒学。

通过上面大致的梳理后,其实可以大致地区分出古今儒家的主要不同如下:

原始儒家讲究的是“天人关系”,强调人的心性与天道不违背。

宋明理学在继承原始儒家的基础上产生不同的分轨,如同“月印万川,理一分殊”,可分为执着于超越的“理”的理学与强调人的心性的心学。二者分庭抗礼,都有很好的发展。

而现代新儒学,它的侧重点其实有两个:其一,就是面对西方文明的入侵,儒学需要找到能够和西方对话的思想资源。其二,就是面对儒学从中心走向边缘的处境,他该如何进行现代化的理论嬗变,与时代相接轨。

不管是古代儒家还是现代儒家,作为一种思想,肯定有产生它的时代背景因素,因此最好结合时代去综合考察,这样对理解相关的思想会有一定的帮助。

若有帮助,希望能点赞、收藏加关注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