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处理汉字的基本过程?

如题所述

计算机处理汉字信息的前提条件是对每个汉字进行编码,这些编码统称为汉字编码。汉字信息在系统内传送的过程就是汉字编码转换的过程。

计算机处理汉字信息需要了解汉字机内码、国标码和区位码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区位码(十进制)的两个字节分别转换为十六进制后加20H得到对应的国标码;机内码是汉字交换码(国标码)两个字节的最高位分别加1,即汉字交换码(国标码)的两个字节分别加80H得到对应的机内码;区位码(十进制)的两个字节分别转换为十六进制后加A0H得到对应的机内码。

汉字交换码:汉字信息处理系统之间或通信系统之间传输信息时,对每一个汉字所规定的统一编码,我国已指定汉字交换码的国家标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代号为GB 2312—80,又称为“国标码”。

国标码:所有汉字编码都应该遵循这一标准,汉字机内码的编码、汉字字库的设计、汉字输入码的转换、输出设备的汉字地址码等,都以此标准为基础。GB 2312—80就是国标码。该码规定:一个汉字用两个字节表示,每个字节只有7位,与ASCII码相似。

区位码:将GB 2312—80的全部字符集组成一个94×94的方阵,每一行称为一个“区”,编号为0l~94;每一列称为一个“位”,编号为0l~94,这样得到GB 2312—80的区位图,用区位图的位置来表示的汉字编码,称为区位码。

机内码:为了避免ASCII码和国标码同时使用时产生二义性问题,大部分汉字系统都采用将国标码每个字节高位置1作为汉字机内码。这样既解决了汉字机内码与西文机内码之间的二义性,又使汉字机内码与国标码具有极简单的对应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04
首先,从外设(如键盘)输入的汉字经过外设管理模块,变换成机内码。
其次,经字模检索程序,查到机内码对应的点阵信息在字模库的地址。
第三,从字库中检索出该汉字点阵信息。
第四,利用显示驱动程序将这些信息送到显示卡的显示缓冲存储器中。
第五,显示器的控制器(精确说是显示或打印等输出设备)把点阵信息整屏顺次读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