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读书报告

如题所述

一. 本书的主要内容

  15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原先割裂的世界开始真正意义上地联成了一个整体,彼此隔膜的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和了解,也展开了相互的竞争。在近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成为世界的主角,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九个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大国崛起》这本书讲述了上述九个具有代表性的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历史为内容,将视线集中在各国“崛起”的历史阶段,追寻其成为世界大国的足迹,探究其“崛起”的主要原因,寻找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力量与创造的属于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和精神财富。

二. 本书的写作目的

  为什么一个又一个国家骤然兴盛,成为所向无敌的霸主?为什么历史上的强国只能维持一个世纪左右的霸权?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规律和共性,中国从中究竟应领悟到怎样的教训和经验?如何从历史上主要大国的兴衰历程中的得到有益的借鉴,如何顺应世界发展趋势?作者唐晋从这一目的出发,试图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总结大国崛起的个性特征和基本规律,探索新形势下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以其有利于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的实现。

三. 要点:

(1)英国的崛起与衰落

  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英国,在1588年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海战中大获全胜,就此逐步登上世界舞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对海洋探险和贸易的鼓励、开明的治国态度和处理社会矛盾的妥协手段,使这个地处边缘的岛国,迎来了早期的辉煌。但是,查理一世时期却经历了四年内战,最终,英国通过光荣革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完成了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做好了准备。同时,也让这个岛国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随着英国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专利法》的发布使得英国出现了全民热衷于发明、生产和贸易的景象。英国工业化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全面展开;他们推行自由贸易,拓展全球市场。19世纪中后期开始,殖民地日益成为英帝国的负担,而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也逐渐显现,英国的发展开始减慢,最终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2)夹缝中的德意志

当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民族国家之际,欧洲大陆中部的一片国土始终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德意志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带有一种模糊的悲剧色彩,对分裂有着痛苦记忆的德意志人在思索中呼唤着一个统一的国家。通过不懈努力,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提出的通过经济统一实现政治统一的方法得以实施,关税同盟的建立使贸易壁垒被打破,德意志经济快速发展。

铁血俾斯麦则在欧洲列强环饲的夹缝中求生存,在外交上做足准备后,最终以三次对外战争来完成德国统一大业:

A.1864年初挑起对丹麦的战争。把属丹麦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因两公国(居民多数为德意志人)并入德国。

B.1866年“普奥战争”。1866年7月3日在萨瓦多战役中,普鲁士获得决定性胜利。根据1866年8月的布拉格和约,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普鲁士兼并了荷尔施泰因以及战争中站在奥方的几个德意志联邦诸侯国,统一了德意志的北部和中部,建立起在普鲁士领导下的北德意志联邦。

  C.1870年的普法战争。

  1870年9月17日,在俾斯麦的挑动下,法国向德国宣战。拿破仑三世吹嘘说,这只是一次“到柏林的军事散步”。但他碰到的已不是昔日的普鲁士,而是一个比较强大的、坚决反对分裂的德意志民族。1870年9月2日,德军在色当战役取得对法国的决定性胜利,生俘了拿破仑三世。至此,统一南德的障碍已除,德国的民族战争的任务已经完成。俾斯麦驱兵直入巴黎。1871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宣告了德国的统一,成立了德意志帝国。俾斯麦也同时出任德意志帝国的宰相。)在1871年完成了德国统一。他遵循欧洲大国的均衡原则,为德国带了宝贵的和平发展空间。

  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教育、科技的德意志,迅速站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沿,用30多年的时间超过英国,成为欧洲第与、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但是,随后德国却很快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二战后,德国再次分裂。通过对战争的深刻反省,德国最终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国家的再次统一。

(3)东方列强日本

150多年前,在四艘美国黑船的胁迫下,长期闭关锁国的岛国日本选择了不战而开国。外部压力成为国家内部变革的动力,黑船来航15年后的1868年,明治维新正式开始。在“求知识于世界”的维新纲领指导下,日本派出由政府高官组成的岩仓使节团到欧美各国考察。学习西方先进制度,开始了国家工业化:大久保利通以拿来主义的方式推进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开办大量官营工厂,并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大久保利通被杀,伊藤博文继位。伊藤博文则顺应国内自由民权运动的呼声,制定了巩固维新成果的日本第一部宪法。但是,同时写进《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天皇制埋下了日本军国主义抬头的隐患。为了尽快的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以最快的速度赶超西方各国,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加快了对外扩张的步伐。但是,1945年8月,美军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结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迷梦。二战后的日本留下了明治维新以来百年发展的底子,是日本战后经济腾飞的一个基础。以《和平宪法》为基础,在美国扶持下,经济迅速发展。

四. 感想:

通过读《大国崛起》这本书使我对这九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从崛起到衰落有了大致的了解,亦收获到许多思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自强的精神,才能有自立的可能。中国在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别国。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战略选择:

(1)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体制创新。葡萄牙、西班牙是市场经济的发端国,英、法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创始国,美国是用市场经济无形的手与政府干预有形的手共同调节经济的开山祖。事实证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要想经济平稳运行,必须坚持市场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必须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科技研发,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发展,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加快转变对外贸易方式,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2)抓住发展机遇,提升国家实力。大国崛起都是抓住了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英国抓住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标志,成为世界霸;美国则在电力为标志第二产业革命中占得先机。因此,我国崛起必须善于抓住发展机遇,在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中,要切实推进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的发展,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为全积极发展科技,推进教育文化事业。我国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切实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3)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培养民族精神,推进思想解放。大国的崛起都经历了思想解放的历史过程,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的。英国的崛起经历了早期的新教运动,为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在启蒙运动下,法国爆发大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人具有武士道精神,具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明治维新期间更是在太久保利通和木户孝允的带领下,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民族精神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国必须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地位,树立社会主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努力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民族竞

(4)要实现和平崛起。德国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阻碍了社会发展,不容历史所原谅。因此,我国必须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广泛开展对外竞争与合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展示我国负责大国形象。

五.行动

历史上的大国依靠掠夺殖民地和武力争霸崛起、依靠战争打破和重建世界格局等都已被证明结局并不是很美好。同样,历史一再证明:没有永远的霸权国家,大国的兴衰交替,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法则。我还不太清楚到底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维持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因此,我想继续阅读相关图书——《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以及观看纪录片《大国崛起》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