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理想中的高中教育方式是什么?

如题所述

孩子们在学校里面不管成绩好坏,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有他自己的优缺点。

学校要给予孩子充足的体育活动,而不是将孩子一直关在教室里学习,以各种理由霸占体育课。

放学后,他们有充足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发展自己的个性,而不是这个辅导班,那个钢琴音乐班,又或者一大堆作业,把孩子压的起不来。

最好的方法是,老师自己愿意放下身段,去平等地对待孩子,去引导孩子自己寻找答案,而不是要服从所谓绝对的权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01
我理想中的高中教育方式是要利用多样化的挑战,把青春期旺盛的精力,变成强大的学习动力,这是培养独立人格的较佳时期。我把这种教育称为自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自己心智的自由。
我会重新设计教育路径,并提出五花八门的挑战,让旺盛的精力转变为学习和成长的蓬勃动力,这些手段就像蒸汽机的管线、橡胶和机械。新的教育约束不再以压抑为目的,而是在有保护的前提下,让他们更好的释放。利用青春期旺盛的激素,刺激出对学习的强烈兴趣,变成自己的爱好特长。利用大脑额叶的发育期,让学生认识自我,锻炼理性思维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例如,可以设计下面的挑战:

用科学实验和论文来学会用理性思维,而不是靠大量刷题

  用调查和推演来研究历史的发展和规律,而不是死记硬背

  用各种体育运动来锻炼自控能力,而不是靠规定来约束

  用团队配合的项目来锻炼协作能力,而不是宣传牺牲和奉献

  用表演话剧、组建乐队、艺术实验等活动,让他们体验艺术创作的过程

  这些课程和项目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和技能,较重要的是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还有较的自控能力和协作能力。经历这些过程,他们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有明确的成长目标,有强大的自控力和沟通协作能力,做好了面对大学教育的准备。这就是在资金无限、师资无限下,我理想中较好的高中教育。
第2个回答  2022-10-01
高中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

1、教育高中孩子不给孩子再施压

有些家长就是不能看到孩子闲着,看一会电视会说,玩一会手机也会被说,张口成绩,闭口大学,让孩子喘不来气。

作为一名高中生的家长,孩子本身就已经压力山大,家长就不要再“火上浇油”了,不然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孩子面前少谈成绩,尤其孩子不愿意谈的时候,更不要拿孩子跟隔壁七大姑八大姨家的孩子比,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孩子释放压力,更好的投入学习。

2、教育高中孩子不要有过高的期望

望子成龙是每一个父母的期望,可是有的父母不了解孩子的情况就对孩子抱有太大的期望,对孩子的要求太严厉,把自己的实现不了的愿望加在孩子身上,如果孩子让自己不满意了,父母就责骂孩子,这样会让孩子出现逆反心理,对孩子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3、教育高中孩子要遵循平等原则

父母是子女的监护者,培养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有义务教育孩子成长,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与子女不平等。父母与子女在人权、道德、人格、价值观等方面和孩子都是平等的。在这些问题上,谁都没有特权。子女是应该听从父母的教导,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要对父母百依百顺。他们也可以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些建议,但不能粗暴干涉。

4、努力创建一个轻松开朗的家庭氛围

教育高中孩子,不要让高中孩子总生活在烦闷、抑制的环境中、父母要常常注意用开朗、积极的心情影响小孩,用餐前后,小孩学习的缝隙,一家人都能在一起说说笑话,唱唱歌。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孩子心情的平稳,减轻小孩的忧虑,改进其精神面貌。

5、家长要学会做合格的家长

家长要不断学习,学习家教的有关知识,研究青少年心理生理发育,研究怎样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和作息时间等各种与孩子有关的问题,全面提高家长自身素质。比如,家长可以多看一些关于家庭教育、家庭保健之类的书刊杂志,看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的电视讲座等,都会对提高我们家长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很大帮助。
第3个回答  2022-10-01
我读书的时候,那时候家长的教育水平都比较低,高中的都算高了,大多数是初中或者中专,而我的父亲是大学,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而且那时候没有什么补课,最多老师在家里开小灶,收点学生补课,大多数人是没机会的,即使补课,也就是做作业,只不过老师在旁边,不懂的能马上问。而我根本不需要,老爸就足够教我了。

那时候,大家都很老实,只会做老师课内布置的习题,也不会想去其他地方找习题,我经常和班里的学霸跑去本地的教育书店看课外习题,遇到不懂的就在书店讨论,遇到好的书就买回来,那时候基本不会看到有其他人会去看书。

所以,我当时完全就是占了这两个天时地利,最后考上一所本地的211,其实我自认自己是没有什么天赋的,纯粹是同学的帮衬,要换在今天,如果大学没扩招,我肯定上不了211。

所以,要问我向往,如果能回到过去,又能让我决定,我希望是快乐教育,上课不要布置作业,也不要发什么习题册,只发课本就够了,老师上课就来,下课就走,学校也别搞什么官方补课,一周上4天,放假3天,多上体育活动课,最好大学再扩招一下,我再多努力一下,应该能实现985。
第4个回答  2022-10-01
今天的高中生面临学习的压力、高考的竞争和就业的选择等,他们从小学初中开始,就习惯了让父母做主。如今要自己做主,树立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这样的转折往往让他们无法直接适应。所以应从他们存在的问题着手,了解他们的价值观。

1.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有些高中生把学习抛到一旁,只追求生活上的享受和物质生活的刺激,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管社会的舆论,甚至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而这些问题往往就是由于人生目标及理想不明确而造成的。

2.学生的价值观认同程度

大部分高中生都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的,知道不同阶段的自己该做什么,对未来也有一定的规划,他们学习刻苦,朝气蓬勃。据了解,高中生对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认同度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自由、平等、友善。而由于认知能力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他们能以正常的眼光看待社会,但他们多数还是幼稚、任性、不能约束自己的。

二、明确核心素养培养中理想目标教育的内容

高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高中教育不仅是为了应对高考,更是为了让学生在三年的时间里为成人,做好进入大学或迈向社会在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因而,除了学习文化知识,理想信念教育也非常关键,这就需要教师们有意识地在各学科教学中将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教学中。

学校按照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侧重安排培养学生社会责任为重点的教育内容,如: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热心公益,具有团队精神;明辨是非,具有规则意识;崇尚自由平等,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等。

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在核心素养中的重点是:具有国家意识,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传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