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中的暴力行为会给孩子造成影响吗?

如题所述

“动画片中的暴力行为必然是会对孩子造成影响的,但这影响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面的,这就要看其中的情节发展和内容设计。在动画片的暴力情节使用上,重要的不是全然杜绝,而是要懂得合理的设计,引导以及家长的实际教育。”
那就是在小孩子进行对世界的探索时,模仿的确是一个重要途径。但由于小孩对现实世界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的确会出现模仿导致的悲剧。

但同时,这些案例中还存在一个问题:为什么小孩子都有模仿的行为习惯,但这些案例仍是极少数?
因为除了在动画片中的模仿,现实生活是孩童更重要的模仿对象,在现实生活的模仿才是大头。现实生活中,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教育也在逐渐教着绝大多数孩子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在这里要说一个概念,文艺作品和现实的区别与联系。文艺作品是现实的延伸,追求的是艺术的真实,而非绝对的现实中的真实。
这一点体现在动画片中,其实是有一个很独特的特点的,那就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具体表现就是夸张式的表达,和一定程度上与既有逻辑的脱节。
为什么要给小孩看动画片,或者说小孩子为什么喜欢看动画片,因为缺乏对现实世界的足够认识,桎梏相对少,孩童的想象力极其丰富,这个阶段也正是培养孩子们想象力的重要阶段。在一些儿童教育的书籍中,这样形容年龄和想象力的关系:
2~4岁是孩子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小学阶段是想象力飞速发展的时期。
而想象力,很大一定程度上与后来人的抽象思维相关。
这就说明了,动画片中超越现实的情节存在的必要性。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说模仿的事儿。
以我开头提到的案例来讲,前两个都是撑伞落地,这是动画片中非常经典的情节,甚至可以说是动画片非常经典的对想象力有益的一个情节,甚至一度涉及到人类历史上对于高空坠落乃至飞翔的探索。
它并非以伤害他人或自己为导向的暴力情节,但为什么还会出现危险呢?
根源在于,不分年龄阶段的小孩子缺乏对现实空间的理解能力,不知道从真正的高处摔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儿童坠楼事件一直都很多,属于一个社会问题了,坠楼事件中,男童占七成,2~6岁的孩子占比最高。其中绝大多数很难说和“模仿”有关,更多的是“探索”行为——这是无法根绝的人类天性。
因此在讨论这些问题,媒体和专家们都将之归咎于一个主观原因和一个客观原因:
大人疏于防护;住户窗户未防护栏。
——也就是说,这类问题存在和解决的根源,都是现实因素,而非动画片中的虚构因素。
再来说纯暴力行为。
和那些支持以暴力元素的多少来分级的人不同,我反对一刀切看有没有暴力因素的分级。
原因很简单,在文艺作品的接受中,情节的影响并非马上实现,而是看当前该情节的延续。也就是说,暴力等因素的存在,在动画片中,到底是以结果为导向,还是以过程为导向,这才是重点。
有这么一个例子,西游记中打妖怪的情节少吗?那为什么西游记的动画片在过去几十年却依然可以放心播放?
因为西游记中的暴力元素是以结果为导向的,而bangbang两棍子的结果是好人战胜了坏人。结果导向是真善美。
暴力不仅存在于动画中,现实中的暴力远比动画中的暴力可怕。因此,可以说,以结果为导向的暴力行为甚至是必要的:让孩子们认识到,暴力行为不对或者好人战胜坏人的美好愿望。
而不是说,暴力就像是纸上被扯出的洞一样,假装看不见。
要知道,小孩子的社会性未真正建立,身上存留着很大一部分的动物性。而暴力正是动物性的一种本能。
无结果导向的暴力我们要抵制,而存在结果导向的暴力,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去接受暴力的结果导向。这才是正确的教育。
当然了,如果家长非要减小育儿成本和时间精力的投入,那我实在没什么说的。
对了,说一个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的常识,存在暴力习惯的小孩,暴力行为的模仿来源基本都是现实中的家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12
动画片中制作出来的一些暴力行为,或多或少都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就要看着电视其中的情节引导。比如,当英雄们声张正义的时候,往往是需要打败敌人的,当我们被坏人欺负的时候,也需要使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
在看电视的时候,暴力行为的叙述有时也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的引导和启迪的作用的,比如激励孩子为弱者挺身而出,以自己的力量去对抗坏人。与此同时,在动画片内容制作上,我们都很难避免在故事情节中对暴力或者一些打斗行为上的使用,同样的我们也无法忽视其对小孩子们的心理影响。

因为我们不得不去重视的一点就是,那些过分恶劣,超过了孩子心智承受和理解能力的暴力情节,是不适合小孩子观看的。一方面,小孩子会受到这些情节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带来心理阴影;另一方面,小孩子无法分辨行为背后的善恶标准,有模仿的嫌疑,做出过激的行为。
第2个回答  2022-04-14

我认为动画片中的暴力行为会给孩子造成影响。孩子们在日常的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动画片,那么动画片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

那么动画片为什么会给孩子们造成影响呢?


①在心理学上

班杜拉特别重视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即社会引导成员用社会认可的方法去活动。班杜拉还认为,攻击性的社会化是一种操作性条件作用。比如说儿童在观察动画片中的暴力行为时,就会注意到什么时候的攻击性被强化,而对于被强化的模式便照样模仿。

②动画片吸引力强

动画片常采取孩子们喜爱的形式,比如说丰富多彩的环境、悦耳的音乐、惹人欢迎的动画人物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使他们投入到动画片中。于是当孩子们在观看动画片时,也不能够很好地区分动画片中的不利成分,并且还吸引到动画片当中去。

动画片中的暴力行为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呢?


①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

当孩子们观看过多动画中的暴力行为,他们刚开始被这种暴力行为所惊吓,受到身体上的刺激,接着对身体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比如说对社会产生恐惧,不敢勇敢地面对生活。

②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增加

正如前文所说,当孩子们在观看动画片中的暴力行为时,先学习了动画片中的攻击性行为。然后他们可能会把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相混淆,把这些攻击性行为运用到真实世界中来,对社会造成危害。尽管他们还是尚未长大成人的孩子。也存在着极大的危险隐患。

总而言之,动画片是每个孩子童年的美好记忆。我们需要积极发挥动画片的教育功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远离动画片中的暴力成分,为孩子的未来保驾护航

第3个回答  2022-04-14

最近关于儿童动画片的整改问题也是颇受网友们的关注,对于孩子娱乐视频观看的内容一直都是很多家长们都关心的问题。小孩子们的学习模仿能力强,很多时候孩子们的不良行为往往都是受到一些动画片中情节的影响,所以说动画片中的暴力行为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

一、动画片中暴力行为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那些过分恶劣,超过了孩子心智承受和理解能力的暴力情节,是不适合小孩子观看的。一方面,小孩子会受到这些情节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带来心理阴影;另一方面,小孩子无法分辨行为背后的善恶标准,有模仿的嫌疑,做出过激的行为。
那些情节过分暴力的内容,孩子要是学了去怎么办,在长时间的观看中是否又会对孩子的心理思想产生错误的引导,以至于影响到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而这将会对孩子的成长以及心理健康,甚至是性格发展都造成负面的影响。

二、社会应该怎么做

在动画片的审核问题上,国家有关部门应该严格把关,把这些含有太过暴力行为的动画片下架掉。这其中就涉及很多我们封之为童年经典的作品,如《熊出没》、《名侦探柯南》、《小猪佩奇》等等都在其列,有的动画片甚至因此而遭到下架。

三、家长应该怎么做

不可否认动画片中暴力行为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但世界上所有的事都会对每个人造成影响,不认可一刀切将之全部下架。这里就需要倡导家长要重视孩子,每个孩子他都有攻击力,都会有愤怒,因此在观看动画片时,作为家长要根据级别选择合适儿童的动画片,甚至在观看时候,要适当对暴力行为进行解释——这个暴力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被允许的。

总 结

动画片中的暴力行为必然是会对孩子造成影响的,但这影响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面的,这就要看其中的情节发展和内容设计。在动画片的暴力情节使用上,重要的不是全然杜绝,而是要懂得合理的设计,引导以及家长的实际教育。

第4个回答  2022-04-17

我觉得或多或少会有影响,但是这个过程其实是需要引导的过程。

这个引导的责任,第一是由制片人对于剧情情节的处理,使得孩子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暴力的本质和对于暴力的认识。第二是由家长来进行引导的,对于动画视频中暴力和负面的因素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识别和辨别。

在一定程度上,现实生活中是看不到一些比较极端的暴力行为的,而对于暴力的认知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是必须的,让孩子认识到什么是暴力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如果在动画片中出现暴力的元素其实能够起到一定的启迪作用。当然,这个暴力的程度需要有一定程度的限制,不能超过孩子的理解能力,那些过分恶劣,超过了孩子心智承受和理解能力的暴力情节,是不适合小孩子观看的。一方面,小孩子会受到这些情节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带来心理阴影;另一方面,小孩子无法分辨行为背后的善恶标准,有模仿的嫌疑,做出过激的行为。其实后者也是很多家长比较担心的因素。

像我们小的时候,看《迪迦》《葫芦娃》这种动画片的,虽然里面由暴力的东西存在,但是其实对于我们的影响是极小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让我们这一代产生一定程度的,对于英雄主义的向往,我们在那一年可是都变成光了的。我不觉得里面的暴力影响到了我。

孩子就是一杯清水,这个水的颜色,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环境来影响的,而这个最重要的环境之一就是家庭环境,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如果将孩子的一些负面品质的形成的原因归咎于游戏、影视、或者其他人的话,其实是很不负责的。

家庭的教育,父母是要起到很大的作用的,不管是以身作则还是言传身教。教给孩子辨识认识世界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