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补品”中含有雌激素?

含有天然雌性激素的药物或补品都有哪些?

最近,一篇题为“武汉7岁女孩常吃雪蛤,2个月吃成性早熟”的报道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半年前,杨女士(小女孩的妈妈)的同事去长白山出差给她带了一盒雪蛤,她听说雪蛤是专门针对女性的补品,于是自己每天服用。用了一个月发现自己胖了点,肤色比以前好了,就想到女儿从小长得瘦弱,最近还老是感冒,就每天也给孩子吃。持续吃了两个多月后,杨女士在给女儿洗澡时,发现7岁的女儿乳房已经发育了,到医院一检查,结果孩子患上了性早熟。

孩子为什么会突然患上性早熟?

孩子之所以出现性早熟,罪魁祸首就是“大补”的雪蛤,雪蛤是雌性林蛙的输卵管及卵巢,又称林蛙油。林蛙分布在中国吉林省以至黑龙江等地丛林中,以吉林省长白山所产最为著名,是一种珍贵蛙种,自明代起被列为四大山珍(熊掌、林蛙、飞龙、猴头)之一,但现在已经被大规模养殖。因为雪蛤是雌性林蛙的性腺体,所以富含雌激素。雌激素决定了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女性第二性征发育中乳房发育出现又是最早的。7岁的小女孩,本来卵巢还没有开始分泌雌激素,但持续摄入富含雌激素的雪蛤,身体内就有了一定水平的雌激素,最终导致了乳腺发育的提早出现,即性早熟。

成人也要警惕各种含雌激素的“补品”

对于各种含雌激素的“补品”,不仅不该给孩子吃,成年人同样需要警惕,因为雌激素作用广泛,对各个性器官的发育和功能维持都起着关键作用,甚至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泌尿系统等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所以女性不同阶段的雌激素水平要维持相对稳定和平衡,不能失调无序。雌激素水平过低,女性就会出现性欲低下、更年期综合症、骨质疏松等一系列表现,甚至出现抑郁症;而雌激素水平持续过高也不好,充足的证据显示,雌激素水平过高可以增加罹患很多妇科疾病的风险,如乳腺癌、子宫肌瘤和子宫癌,尤其是外源性的摄入造成的升高,增加可能更明显。

等等!那为啥杨女士也吃了很长时间却没见患癌症,肤色还比以前更好了呢?肤色比以前变好是雌激素的一个常规作用,雌激素可以使肤质变得姣好,女性也正是由于雌激素的优势,相比男士,皮肤才更红润光滑有弹性。至于没有患癌症就更好理解了,虽说癌细胞一旦出现,便会迅速增殖,但从一个癌细胞生长繁殖到直径1厘米左右的肿瘤,得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修成正果”,修炼期间还大多都被正常的免疫系统所绞杀,况且,雌激素水平过高也只是增加了各种癌症的风险,并不是一定患癌,更不是两三个月就表现出来的,癌细胞组织较小的时候根本无法查出。

还有哪些“补品”中含雌激素?

除雪蛤之外,蜂王浆、花粉、胶原蛋白口服液等美容保健市场的宠儿也往往含有雌激素,之所以主要在美容市场,是因为雌激素改善皮肤肤质的效果比较明显,可以短时间让皮肤焕发光彩,而增加癌症风险是短期不容易发现的。蜂王浆是蜜蜂巢中工蜂咽头腺的分泌物,食用蜂王浆的幼虫将变成蜂王,蜂王属于母蜂。研究发现,蜂王浆中含有人类的生殖激素,如雌二醇、黄体酮、睾酮等。雪蛤和蜂王浆中的雌激素往往是天然就存在的,而花粉和胶原蛋白类保健品就不一样了,花粉虽然也是雌蕊的生殖细胞,但植物雌激素和动物雌激素往往不是通用的(动物和人的雌激素很多通用),所以纯花粉中应该没有雌性激素;胶原蛋白也只是一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在营养学上被称为不完全蛋白,因为其缺乏一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色氨酸,花粉和胶原蛋白本身不具有特殊的美容和保健作用,功效不足药来添,商家就往往人为的加入一些雌激素,很多人吃了花粉和胶原蛋白类保健品后效果显著,除心理安慰作用外,最应该怀疑的就是添加了雌激素。

动物性食物中往往富含脂肪,而这些脂肪也最容易蓄积脂溶性的环境污染物,如二恶英、塑化剂、六六六、多氯联苯等,这些难以分解的环境污染物都属于环境雌激素,也会增加罹患癌症如乳腺癌的风险,这也是多吃动物性食物,尤其是富含脂肪的动物性食物容易罹患乳腺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实,合理的膳食结构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是保持健康的基础,任何告诉你只吃某种“神奇”的保健品或补品就可以健康长寿的人,都是骗子,而且是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骗子。日常饮食应该食物多样化,荤素搭配,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多吃蔬菜水果,主食粗细搭配,这样的膳食才是最健康的。

除以上常见的补品和食物外,很多宣称美白皮肤、增加皮肤弹性的护肤品很多也偷偷加了雌激素,雌激素分子小,很容易透过皮肤吸收,所以不要过度依赖这些护肤品,用的时间和量越多,癌症增加的风险就越大。

当然,对于一些雌激素水平较低的女性,包括绝经期的女性,合理补充雌激素可能是利大于弊的,对皮肤和骨骼健康都有好处,但想补充雌激素应该先到医院咨询妇科医生,由医生决定是否该用,以及适合补充的剂量和周期,自己乱服补品,剂量难以控制,往往适得其反。

大豆中的“植物雌激素”增加乳腺癌风险吗?

很多人听说大豆中含有一种“植物雌激素”,长期喝豆浆会得乳腺癌,已得乳腺癌患者更是不要碰。更可怕的是男人喝了会不长胡子,甚至出现乳房发育的现象。

但如果上述说法成立的话,男人女人都不能喝豆浆了。事实上,大豆中确实含一种生物活性成分,叫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的结构与雌激素结构类似,可与雌激素受体结合,故被称为“植物雌激素”。但大豆异黄酮的活性一般不到雌二醇(活性最强且最主要的雌激素)的千分之一,所以大豆异黄酮往往具有特殊的双向调节作用,即对低雌激素水平者,可以弥补雌激素不足,对高雌激素水平者,可竞争性的与雌激素受体结合,“以次充好”发挥抗雌激素作用。

2012年由上海市疾控中心参与,涉及中美9514名乳腺癌患者,平均跟随7.4年的大型调查发现,摄入大豆异黄酮不仅不致癌,反而有助于降低乳腺癌的复发和死亡风险。研究中发现,与大豆蛋白摄取量低的人相比,那些大豆摄取量最多的患者,其死亡风险降低了29%,复发风险则下降了32%。其实早在2008年,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营养学杂志》的研究就表明,亚洲妇女通过喝豆浆就可降低三分之一乳腺癌发病率。

同理,对于雄性激素明显占优的男性,这点只有雌激素千分之一活性的植物雌激素,按膳食指南推荐每天40克大豆(约4杯豆浆)的量,根本不足以产生影响,也没有严格的证据证明靠吃大豆及其制品会对男性产生多少健康危害。

既然吃大豆及其制品可以起到防治乳腺癌的作用,那多吃“大豆异黄酮”保健品是否可以呢?很多专家并不推荐,他们认为大豆及其制品之所以能够降低乳腺癌可能不仅与其中的大豆异黄酮有关,大豆中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和其他保健成分,而且大豆异黄酮虽然只有雌激素活性的千分之一,但通过保健品很容易大量摄入,可能也会对身体雌激素水平产生明显的影响,增加乳腺癌风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7
现如今我们生活的社会,可以说无处不充斥着雌激素,正因为这些雌激素,使得现在的男人开始有女性化的倾向。 塑料制品 外来雌激素的干扰有可能从男孩胚胎时期就开始了,邻苯二甲酸盐会对男性胚胎的性别正常发育产生了危机。目前国外的专家已经证实,这种化学物质对女孩没有影响。但对男孩来说,他们出生后,与其他孕期母亲没有接触该物质的男孩相比,体内邻苯二甲酸盐含量较高的男孩玩汽车、火车和枪或者是参加打斗游戏更少。 也就是说,这种物质会使男胎的睾丸激素减少,这会改变他们的大脑发育和男性生殖器功能。 准妈妈的化妆品 此外,母亲怀孕时,使用的化妆品中也含有雌激素。化妆品的使用目的就是为了让女性的皮肤更加光滑,减少皱纹、暗疮等。这些雌激素通过母体吸收后,再通过胎盘被胎儿吸收,势必会干扰男胎体内的雄性激素生成。 许多补品中也有雌激素 而当男孩子呱呱坠地后,他们就不得不面对着一种全新的雌激素,即环境雌激素。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的王老师告诉记者,这是指我们的生存环境中某些必需的物质中所包含的雌激素,比如我们的一日三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上的文章越来越多,感冒了炖点冬虫雪蛤补补,便秘了调点蜂蜜润润…… 养殖动物 还有,菜篮子里不是甲鱼、黄鳝,就是牛、羊、鸡、鸭、猪。孰不知,这些补品均或多或少含有雌性激素成分。 养殖者为了提高产量,缩短生长期,往往给养殖品投食雌激素。黄鳝条条都如黄瓜粗细,鸡鸭鹅都大腹便便,“丰满”得很,如果进食了这些养殖品后,人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不增加才怪。 汽车尾气 此外,汽车的大量使用,也对男性的“男子汉”气概产生影响。王老师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汽油燃烧汽车尾气在31.25 mL/mL剂量时检出雌激素活性。它们被吸入人体内,也会干扰雄性激素。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除此之外,生活方式的改变,也让男性逐渐“女性化”:上下有电梯、出入有汽车,很多体力活也逐渐由机器替代。“换句话说,现代的男人四肢活动越来越少,结果肌肉越来越少而脂肪越来越多。而脂肪是雌激素生成的保证,其组织具有将雄激素转换为雌激素的能力,使得男性体内的雄激素减少,而雌激素相对增多。 所以,那些大腹便便的男人,他们的胸前凸起,双臀丰满,十分女性化。”王老师说,“现在的新闻报道说男性不孕不育的越来越多,这和环境有关,实际上,都是环境雌激素化的缘故。” 心理因素也会造就一批“娘娘” 男性女性化,其自身心理的变化也不容小觑。 当前社会文化对性别的划分越来越模糊,甚至可以说是颠倒黑白,特别是一些男明星出于标新立异或者假借艺术的名义,不仅在舞台上角色反串、男扮女装,而且在日常行为方式上也越来越女性化。这些行为不仅极大地颠覆了传统文化对性别角色的期待和要求,而且这种颠覆力还常常借助行为者本身的“明星效应”在社会上四处蔓延。 如果自小生活在女性围绕的环境中,男性的心理也会发生变化,言语眉眼包括行为处事都会因下意识地模仿而女性化。
第2个回答  2017-11-07
最好别用随便药
含雌性激素得食品:
核桃和松仁都是亚麻酸的上好来源,有刺激雌性激素合成的功能。
炒菜时使用葵花籽油最佳,因为葵花籽油中也富含亚麻酸。
大豆异黄酮具有植物雌激素活性,在结构上类似于体内产生的雌激素,当雌性激素不足时
可起到类雌激素效果, 而雌性激素过剩时又起到抗激素作用。
红薯含有类似雌性激素的物质,女性食用后能使皮肤白嫩细腻。
富含植物雌性激素的食品,这种天然化合物与人体内的雌性激素有着相似的功效,如豆腐、黑叶蔬菜、豌豆。
最近医学研究发现,植物雌激素具有合成雌激素同样的功能。
植物雌激素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异黄酮和木脂素。异黄酮主要存在于豆类、水果和蔬菜,特别是富含于大豆及豆制品中。木脂素主要存在于谷类、扁豆、小麦和黑米以及葵花籽、茴香、洋葱等食物中。
多吃上述食品,可以补充体内雌性激素的不足
含植物雌激素的天然食物除大豆外,还有蜂王浆。大豆中主要含有大豆异黄酮,而蜂王浆中主要是含有10-烯癸酸。但蜂王浆的价格高,一般人很难长期食用,而大豆及其制品价廉物美,是任何人都能享受到的。
第3个回答  2017-11-07
1、雪蛤、蜂王浆、鹿胎等本身就含有激素类成分吧,其他女性保养方面的保健品有没有人工添加也不一定,毕竟保健品行业的检测也不是那么严格;

2、虽然临床上也有使用激素来改善相关症状,但使用激素前应由医生评估适不适合用,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使用过程中要及时监测有效指标和安全指标,如无效,或副作用较大,可更改治疗方案。
3、一般来说,激素疗法常用于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用中药如和颜坤泰胶囊等也有显著的疗效,是激素疗法的最佳替代治疗方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