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

如题所述

一、教研活动需要多一点指导、多一点了解
  众所周知,教研活动是否有效关键在于组织者。为此,组织者在活动前要重视指导,活动后要总结反思活动本身的得失,如哪些是有效的,哪些值得探讨,还有哪些需要改进,而且要深入学校、走进课堂,了解活动对教师教学的实际促进作用,开展后续的指导工作。 这几天我们校园网上的关于“聚焦课堂教学”校本教研课题征集的通知,我们期望这一活动在教研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教师们遇到了哪些教学问题和困惑,今后需要研讨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建议和要求等,这些活动有利于教师教学实践内容的研讨,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质量。我们相信我们学校的导师团能在开展课堂教研活动过程中,常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听完课之后能够给一个明确的指导,鼓励教师联系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总结提高。如果一学期每一个老师能够做好一个课题就相当不错了,长此以往效果当如何?
二、执教者需要多一点反思、多一点互补
上展示课的教师要倍加珍惜良机,除了在研讨互动中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和捕捉有价值的问题之外,活动后也要加强自我反思。不能说上完一堂交流课或者展示课之后就算任务完成,有时能见到一些人的评价,但本人的反思和评价还是比较少的。美国教育家波斯纳曾说过:“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优秀教师也应该是如此。在上完公开课后,自己要认真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尤其是对导题团的领导、同行教师提出的问题或专家的建议,要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一来教师的业务水平、素质的提高就不在话下了。
 三、听课者需要多一点交流、多一点实践
  有效的教研活动应该让所有参与的教师都成为活动的主体,使教师在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得到解决,自身的专业素质得到发展,教研意识得到加强。然而,在当前开展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课后安排给教师互动交流的时间不多,有的老师不敢在大庭广众下站出来提问研讨,也有的教师担心评课会给教师造成不良影响,故而多数都是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的展开研讨交流,其实我认为我们学校的这个局域网络是个不错的交流平台,在这里便于教师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只不过没有充分利用而已。本人有时候在网络上参与一些讨论效果也不错,同时也建立了自己的博客,与各校的名师交流探讨,相互追问,也略有收获,与学生在网上交流,让学生利用网络完成作业,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改变着学生利用网络玩游戏的不良习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