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穷人没有生活,只是活着”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如题所述

说穷人没有生活只是活着的说法,很明显这是对富人的推崇,看不上穷人的贬低。不穷不富的人身上最大缺点,眼里一直盯着富人的生活,把他们的生活规定为幸福生活的神话。同时又看不上穷人的生活,认为穷人只是挣扎地活着,没有和自己一样过得好。

回想以前贫穷的生活,那时候心无旁骛只有一个坚定的目标,把生活提升过好。那种生活反而没有现在的烦恼压力大,虽然穷但过得更踏实。

后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拥有得越多需要开销的也就越多,从此被动陷入不停地追求满足欲望里停不下来。相比较,贫穷的生活比现在快速发展的生活过得更轻松,贫穷何尝不是一种洒脱。

01是什么原因导致穷人很难富有起来,让人误以为穷人没有生活?

穷人为什么总是很穷,在没有外界帮助和提高学识能力下很难改变贫穷的命运?

说到底,部分穷人身上之所以有根深蒂固地贫穷,是因为穷人思维获得的欲望感太低了。他们允许自己活在舒适得过且过圈子里,丧失了主动追求创造的动力,所以才会多年来一直沉寂在贫穷里无法自拔。

这种生活方式容易造成贫穷的诞生,但并不能代表贫穷的人他们只是活着,没有生活。他们虽然贫穷,相对来说,他们的生活也没有现如今的烦恼压力大,他们比部分有钱过得轻松自在。

这也是一种难得的生活方式,像我们追求目标稍微有点多的人,是根本感受不到其中的自在。

说起贫穷,我们小时候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但是比较起来,比我们住海拔更高的彝族,他们的生活条件甚至远远地比我们更贫穷。

因为我们住的海拔还可以支持种植一些玉米,核桃,蔬菜,养鸡鸭猪的家禽补贴家用。加上我们距离城乡比较近,经常收拾一些田里的瓜果蔬菜拿去附近的城乡卖钱,久而久之我们的生活条件在不停追求中明显得到了改变。

而比我们住海拔更高的彝族呢?因为海拔的提升,他们那里常年的气温比我们都低了好几度,像我们种植的玉米,核桃,蔬菜这些他们种植出来的产量令人绝望。

至于喂猪,鸡鸭,这些也因温度低生长周期过长,他们也没有耐心做好。他们的生活方式只有,常年靠野外放牧和种一些土豆做食物为生。

可能这也是因为族群习性信仰的问题,他们的牲口没有跟我们一样去变卖,放牧出来的牛羊他们都是供自己吃。他们跟我们居住的距离不算太远,但仿佛我们是生活在两个不同世界里的人。

后来我们的日常生活完全吃得起大米饭了,他们的生活还只是拿土豆跟我们换玉米吃。他们的生活条件很明显落后我们,但他们就是没有和我们一样建立起追求,一直重复着年复一年的生活状态。

在我们眼里他们很贫穷,站在他们的角度,他们仍然觉得自己过得很充足。那种简单而知足的生活压力太大时让人忍不住向往。虽然贫穷也不能说他们就只是活着,没有生活吧!

02为什么总有人自以为是误认为贫穷的人只是活着没有生活呢?

贫穷有贫穷的乐趣,富有有富有的烦恼。只要有温馨的家庭陪伴,贫穷一样可以活出令人艳羡的生活。

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在积极用自己的方式生活,哪怕是以前的乞丐,现如今的流浪汉,他们未尝不是在用自己乞讨的方式进行生活吗?只是不同的人生追求的成绩不一样而已。

所以穷人没有生活只有活着,这绝对是一个错误的理解。无论穷人富人,只有能吃饱饭,有衣服穿,有一间房间一张床睡觉,他就能安然生活。

曾听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富翁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功成名就开了好几家公司,然后他就能做到白天也不用上班,随时去自己喜欢的海边钓鱼吹海风,享受日光浴。

有一天富人像往常一样去海边钓鱼,却发现一个渔民也在那里清闲。富人出于成功的心态,对眼前的穷人渔民说,这么大好的天气你怎么不去继续努力打鱼呀?

面对富人的发问,穷人不紧不慢回答;我去打一次鱼就已经够吃很久了,为什么还要天天去辛苦打呢?

这时富人秉着教育的口气跟穷人说,你应该趁着年轻多去打拼,只有这样,将来你才能像我一样成功,白天不用上班也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穷人也不甘示弱跟富人说,我现在过的生活不就是和你一样,一样在悠闲地海边吹着海风吗?富人有穷人的说法,孰是孰非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能体会得到,作为外人我们无权替他们发表意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不同,成长的环境不同,人和人追求的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人生有千万种活法,别人过得不一定富有,但只要能让他们感受得到踏实,这种活法对于他们就是正确的生活。

富人对自己的要求,做到了预定计划内所有的事那才叫生活。而穷人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保证一家人衣食无忧就已经在生活。谁都没有规定过,人生必须活成什么样才能算生活吧!

所以我不认同,穷人的生活就不是生活,只要活着的人,穷富都在生活。穷人的生活更有意义,因为他也在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

穷人是在挣扎中生活,这种挣扎生活也有着它独特的意义。只要穷人不懒堕,能懂得知足,也能过得很快乐!

03穷只是物质支配的高低,精神上穷一样可以活得有滋有味

正如网友所言:穷人也是人,穷人也有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且在部分农村中,虽然只有一些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但是他们还过着人情社会的生活,每年春运的人流潮就是穷人人情味的写照。

倒是我们追崇的上流社会的生活,里面充满了乌七八糟的低级趣味。看看富豪与明星圈,尽是一些出丑的丑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倒是他们的生活不是纯粹的生活。

当今生活都有一种贬低穷人的倾向,这是一种太过自以为是的行为,学生看不起为自己当牛做马的穷父母,富豪看不起当年一个战壕的穷战友,显然这些都不是正常的现象。

穷与富是对比出来的,现在的穷人大多数生活已经比过去的地主还强得多,但是在心理上受到的伤害更大。

当今生活不是人们个个都有仇富心理,那些靠自己能力有本事富起来的人,对他们大家只有敬佩之情;而以权谋私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才是人们所不齿的。

现在生活富人只是少数,大多数人不是太穷也是每个月赚两三千的普通平民,平民的生活靠辛劳养家糊口,婚姻家庭和谐稳定,亲情爱情一样不少,同样也活得有滋有味!

所以不要站在富人的视角蔑视穷人,穷人有穷人的活法,四十年前没有什么富人没有谁天生高贵,请觉得穷人只有活着没有生活的回忆一下,别忘了自己的根。

不是穷得自豪,也不是穷得有理,历朝历代都是穷人占大多数,谁也不想穷,绝大多数人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改变命运。然而大多数还是穷人,穷人一生中不存在做穷人很自豪与穷的有理说辞。

穷只是物质支配的高低,并不代表精神上穷就没有感受生活的能力。穷人照样能做到有情有义热爱生活。

写在最后:

无论贫穷或富有,人只有过上自己追求喜爱的生活那才是真正的感受生活。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生起起落落,谁能保证自己一直能做一个富人或穷人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3
不认同。穷人也有穷人过日子的方式,粗茶淡饭、麻布衣裳也是生活,并不是住大房子,开豪车才叫生活。
第2个回答  2020-11-23
我非常赞同这句话,生活和活着是两个概念,或者是勉强度日,而生,活则不同,会更有味道,也会更加精彩。
第3个回答  2020-11-23
我觉得我还是比较认同这句话的,因为穷人只是生活就比较辛苦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