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如题所述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018年秋季修订版)第12课的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它以合理的丰富想象,讲述了一间老屋与一只小猫、一只老母鸡和一只小蜘蛛之间的故事。
每当老屋准备倒下的时候,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就依次出现,请求老屋不要倒下以帮助他们,老屋一一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一直没有倒下。故事塑造了一个慈祥的乐于助人的老屋形象。
扩展资料
01题目里的矛盾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从题目开始就是矛盾的,按照常理,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是永生的。所以根本不存在“不倒”的人事物。“总也”和“倒不了”放在一起构成了非常有趣的言语搭配,给人一种不倒翁的感觉,马上就要倒了,但又没倒下,然后又要倒了,但还是没倒下,循环往复,惊心动魄又化险为夷。
“老屋”也给人无限遐想,在我们的观念中,怎样的屋子叫做老屋呢?存在的时间长?还是破旧不堪?
02老屋的定义
①“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它很久很久没人住了。”
从“活了”就可以判断这是一篇童话,童话或许不符合现实,但它自有它的逻辑真实。比如老,一般的想法是指时间很长,在文中就是“活了一百多岁了”。
老还指破旧,在文中就是“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黑窟窿既有破旧的意思,也暗示着屋子里没有灯,已经不再舒适了。门板破了洞,暗示着老屋年久失修,已经不再安全。就是这样一个不舒适,不安全,破旧又古老的屋子确实可以称为“老屋”。
但“很久很久没人住了”才是这段中最重要的一句,没人住,自然没有灯,没人住,自然也无所谓安不安全。所以不再被需要,才是老屋衰老的真正原因,才是老屋要倒下的真正理由。到此,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屋”的年岁大,破旧都是表面的老,“很久很久没人住了”才是老屋一心只想倒下的真相。
03等等,老屋
②“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它自言自语着,准备往旁边倒去。
③“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一个晚上,行吗?今天晚上有暴风雨,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睡觉的地方。”
“准备”一词给了暗示,呼应着题目的“总也”,告诉我们老屋是不会倒的。但我们还是担心,老屋一心想要倒下,真的会有奇迹吗?我们心里期待着一个救世主,一个能够给老屋“活”下去的坚定理由。
但是老屋心已死,它已经准备往旁边倒去了,时间来不及了,怎么办?一声“等等,老屋!”打破了僵局,也为老屋要倒下去的举动按下了暂停键。这真是让我们又惊又喜,老屋有救了,不是吗?有人来了,有人需要它了,它不用倒了。
作者用一声急呼来控制整个故事的节奏,真是太聪明了。如果用长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写谁来了,长什么样,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哎,不用往下写了,老屋早就倒地上了,哪有时间等你呢。
后面两个故事也采用了同样的写法,在老屋准备倒下的时候,一句“等等,老屋!”让故事出现了新的转机。所以在指导朗读的时候,不能只是指导“小小的声音”,要联系着老屋哀莫大于心死的“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慢慢读),然后急切的,哀求的读出“等等,老屋!”(快速,语调上扬,声音要小)
根据我们读故事的经验,下面一定要出现新角色了。可是读完了第三段,我们还是不知道谁来了。只能从“小小的声音”、“行吗?”、“暴风雨”、“安心睡觉”这些词推测来的人很弱小,需要保护,需要一个暂时遮风避雨的场所。
04老屋的坚持与放弃
④老屋低下头,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哦,是小猫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
“低下头”、“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寥寥数语写出了小猫的弱小和老屋的衰老。就是这样一个虚弱不堪的老屋却对小猫说:“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
外面狂风暴雨,没有地方“安心”睡觉的小猫触到了老屋内心最柔软的的地方,它要给小猫最后的庇护,所以它暂时放下了倒下去的念头,用善良支撑着自己站完最后一晚。这个温柔的老屋,善良的老屋,拼尽生命最后的力气也要保护别人的老屋啊,真是让人心疼。
小猫走了,老屋完成了生命最后的守护,它终于可以倒下了。但题目中的“总也”一直提醒着我们,老屋是倒不了的,我们期待着下一个新的角色,期待着更充分,更无法拒绝的理由。
⑦“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二十一天,行吗?主人想拿走我的蛋,可是我想孵小鸡。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孵蛋的地方。”
⑧老屋低头看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哦,是老母鸡啊。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
“墙壁吱吱呀呀地响”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已经完全无法舒展筋骨的耄耋老人。面对这样处于强弩之末的老人家,又是同样的语言,同样的句式,同样的语气,这次要求老屋挺到二十一天,还真是过分。
“主人想拿走我的蛋,可是我想孵小鸡。”细细品味这句话,对于主人来说,鸡蛋是食物,但对于母鸡来说,鸡蛋是未成形的孩子。二十一天,是一个生命想要来到这个世界的请求,也是一位母亲能为孩子做出的最后哀求。
“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吧。”当老屋答应的时候,我们真是心里一紧,既为老母鸡松了一口气,也好心疼老屋的硬撑,同时又很担心这个故事该怎么讲下去。难道还有比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更重要的理由了吗?老屋这次是真的要倒了。
05结构的裂变
⑪“等等,老屋!”一个小极了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不注意根本听不到,“请再站一会儿吧,我肚子好饿好饿,外面的树被砍光了,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
如果依照前两次的模式,这次出现的新角色应该要求老屋坚持更长的时间,至少要三个月或半年才合理。可是小蜘蛛一出场就打破了前两次的规矩。“一个小极了的声音”,是的,动物越写越小了。“请再站一会儿吧,我肚子好饿好饿,外面的树被砍光了,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是的,要求越来越低,理由也越来越不充分了。
但转念一想,如果现在要求已经疲惫不堪的老屋再站上半年,估计老屋直接就趴下了吧。正是因为只站一会儿,老屋答应的可能性才更大吧。虽然结构上发生了裂变,但却符合童话逻辑的真实性。
小蜘蛛的语言也和前两个动物诚心诚意的请求不一样,“好饿好饿”这种叠词,总给人一种小滑头,小无赖的感觉,怎么心里总觉得老屋要吃亏呢!
⑬小蜘蛛飞快地爬进屋子,在屋檐上织了一张又大又漂亮的网。偶尔有虫子撞到网上,小蜘蛛马上爬过去把虫子吃掉。
“飞快”“马上”“又大又漂亮”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小蜘蛛的年轻和活力,更是给人一种引俊不禁的感觉。小蜘蛛好像特别怕老屋反悔,所以它要赶紧爬进屋子织网捉虫,真是个坏家伙呢!后面小蜘蛛和老屋的对话也证实了我们这种感觉。
⑭“小蜘蛛,你吃饱了吗?”老屋问。
⑮“没有,没有!”小蜘蛛一边忙着补网,一边回答,“老屋老屋,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你吃饱了吗?”你看看老屋的问话,真是说什么话,就是什么样的人。老屋没有说“你吃完了吗?”而是问小蜘蛛“你吃饱了吗?”。
“你吃完了吗?”意思是我挺不住了,你赶紧的,我要倒了。
“你吃饱了吗?”意思是我挺不住了,但如果你还没吃饱,我还可以再等一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