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和“洲”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洲”和“州”是同音字,都读作zhōu,在古代都可以表示“水中陆地”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这两个字是各有所指,不可混用。

下面把这两个字的区别,分析于下——

一、“州”与“洲”有先后之别

“州”是“洲”的本字,“洲”字是由“州”字发展而来的,也就是先有“州”字,后有“洲”字。这是“州”与“洲”在古代具有先后之别。

“州”在甲骨文中是一个象形字,就像河流中间有一小块陆地。《说文解字》解释为:“州,水中可居曰州。”

《诗经》中有一首诗叫做《关雎》,其中有一句叫做“关关雎鸠,在河之州”,这句诗的意思是:雎鸠在河水中间的陆地上。这里的“州”就是指水中陆地

但是,在后来的发展中,“州”字变成了“洲”,“在河之州”也成为“在河之洲”了。

由州的本义“水中陆地”引申出作为“行政区划”的“州”,也就是所谓的“九州”,即有冀、衮、青、徐、扬、荆、豫、梁、雍这九个州。而表示“水中陆地”的“州”便由“洲”代替了。

二、“州”与“洲”在现代意义上的明确区别

在现代汉语中,“州”与“洲”各自分工明确,各不相同。

(一)“洲”的用法

表示水中陆地的意思的,现在是用“洲”,比如《诗经》中的“在河之洲”,统一用了“洲”。再如沙洲、三角洲等,就是对水中陆地的称呼。

“洲”还可以“大陆”,就是把一块大陆和附近的岛屿一起统称为“洲”,比如世界上有“七大洲”,即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其中亚洲和欧洲相连;亚洲和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有运河相隔。

(二)“州”的用法

本来表示“水中陆地”的“州”被“洲”代替了,而表示行政区划的“州”则跟着某些地名保留了下来,所以,“州”在现代汉语中的解释和用法,就是用于过去留下来的一些名称,比如徐州、扬州、杭州、苏州、郑州等。

还有一个意思是用于自治州,这也是一种行政区划单位。比如: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等等。

三、“州”与“洲”在组词上的区别

“州”的常见组词——

中州:旧时指现在河南省一带。

九州:传说中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用作中国的代称。

神州:中国的代称。

知州:宋代多用中央机关的官做州官,称“权知某军州事”,后简称为知州。明清两代用作一州长官的正式名称。

“洲”的常见组词——

三角洲:河口地区的冲积平原,大致成三角形,如我国的长江三角洲。

绿洲:沙漠中有水、草的地方。

五洲:指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泛指全世界各地。如五洲四海。

洲际:洲与洲之间的: 加强~合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