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三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6-21

民生三感是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民生三感”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获得感的提升为幸福感和安全感提供可能,增进人民获得感是基础。

“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引起了代表们的热议,其中的“安全感”一词更是成为讨论中的焦点之一。

安全感更有保障的背后,既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成果,也反映出国家实力和国家作为。

扩展资料: 

民生三感的实现与不断提升,依赖于科学的发展理念与制度建构。新时代做好民生工作的重点,在于不断完善我国的制度建构,而切实解除人民的后顾之忧、提供稳定安全的预期至关重要。

要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要通过全国统筹来实现社会养老保险的全国统一,通过整合不同医保制度以促使全民医保制度走向成熟、定型,通过城乡一体的综合型社会救助体系来避免任何人因任何原因陷入生存困境,通过发达的养老服务体系解除老年后顾之忧。

通过增加公共房屋供应来满足人民的居住需求并让住宅回归生活消费品而不是投资品、投机品的属性,通过加快发展儿童福利事业来实现幼有所育,通过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来缩小群体差距,切实解除全体人民的生活后顾之忧,并提供稳定的安全预期。

要消除民生领域中的政策歧视现象。创造公平的发展机会,疏通向上流动的渠道,激励人人参与、人人尽责、奋发向上。进一步健全法制。通过阳光司法、公正司法来切实维护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建设诚信社会,让守信者获益,让失信者付出代价,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则社会安全感会显著增强。

当然,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既来自于个人需求与诉求的满足程度,以及实现这种满足程度的制度建构,也来自于人民自主建设、共同参与、共同享受的责任感、成就感。

如果人民有共建社会的积极性并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便能够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融合与社会团结,进而不仅使整个社会治理有了坚实的基础,更会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为了明天更美好·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三感”③:同心协力筑牢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