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劳动合同不给员工的后果

如题所述

如果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劳动行政部门将责令其改正,并可能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用人单位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此外,劳动合同文本应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自保留一份。【法律分析】员工入职后,用人单位应在最迟一个月内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任何口头或其他非书面形式的约定均不受法律保护。如果用人单位未能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员工有权向劳动局申请仲裁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要求支付双倍工资。通常情况下,企业与员工签订的书面劳动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然而,也有企业未将合同交给员工,导致合同签订流于形式。如果公司未将合同一份交给员工,该合同对员工不具有约束力,应视为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因此,公司需向新入职员工出示劳动合同,并由双方签字盖章后各持一份,员工应妥善保管自己的那份合同。如果公司未提供合同,应视为未签订合同,员工可申请劳动仲裁,并提供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胜诉后可获得双倍工资赔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