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对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施以援手吗?

如题所述

我会伸出援助之手,以德报怨是最好的方式。
我妈常给念叨一句话,你只有对别人好了,别人才会对你好。

我想这个道理几乎每个人都听到过,可是做到的人却寥寥无几。

我们对别人好,然后别人对你好,然后你再对别人好,听起来是多么美好的一个循环。

可是就算是再好的一个圆,也需要一个起点。

其实我们并不是不想对别人好,我们只是不知道怎么面对,如果我对她好了,他没有对我好的局面?

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让我们无法坚定的走出这个圆圈的第一个步。

我们似乎本能的把付出看做是一种牺牲。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付出总会有回报。

因此,我们对付出总是有所期待。

如果你认为你付出是一种牺牲,那说明你自己也缺少所付出的东西,

就像一个亿万富翁,不会为了一顿100块钱的花销而顾虑重重。

如果你认为付出就要得到一种回应,那说明你不是心甘情愿的想去做。

就像你在路边遇到一个流浪的老人,你不会希望她在某一天把你给他的面包还给你。

我们往往对陌生人很宽容,是因为我们对他们没有期待。

我们对关系最亲的人容易产生苛责,是因为我们内心有所期待。

我们和熟悉的人在一起久了,经历也变得复杂,重要的不重要的事情交织在一起,

让我们忘记了,我们最初愿意和对方建立这种关系,是因为对方的什么,让我们觉得很珍贵?

我们需要重新回到最初的起点,去看一看。

仔细想一想,假设你失去了这段关系,对方曾给与你的什么让你觉得这辈子永远也无法再遇到,而你又恰好很需要。然后牢牢的记住它。

当我们以后再遇到付出没有回应时,就想想,你最需要的东西还在不在

如果还在,那么其他的有没有回应又有什么关系呢。

换一个角度想想,我们的付出真的毫无回报吗?

我们在付出的时候,其实已经享受过,内心涌起的爱与温暖,崇高的道德感,这就是我们的回报。
我们不能什么都想要。

如果我们付出的时候就不是心甘情愿的,付出后又会因为无法得到回报而产生懊悔,倒不如选择不付出,承受随之而来的后果。

因为人最难的不是面的别人的不理解,而是和自己的内心和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