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我的母亲(胡适)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9
胡适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甚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一句,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浮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1.写了些什么?节选部分第②③段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①作者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母亲重重的责罚;②作者患眼疾,母亲想尽办法为其医治;③母亲与五叔的冲突。

2.为什么写这些?节选部分第②③段写母亲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是怎样的人)?〈4分)

第②段体现了母亲“教之严”“爱之慈”的品性;第③段则体现了母亲做人的刚强。

3.怎样写的?节选部分第①段在语言和写法上有怎样的特点?(4分)

语言上:质朴无华、感情真挚、毫无雕琢的痕迹。

写法上:记叙与抒情相结合,主要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辅之以画龙点睛的直抒胸臆。

4.为什么这样写?请读节选部分第①段后回答。(4分)

(1)“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作者为什么用一个转折连词“但”来强调这一句?(2分)

转折连词“但”强调了后文叙述的母亲总是无一例外地对“我”严厉管教;这管教既有她向己的方法,又维护了“我”的自尊。

(2)请品味加点词“只”“等”“才”“等”“先…然后”“无论…总”的作用。(2分)

加点词连缀起来的语句,强调说明了母亲处罚孩子的惟一目的,就是对孩子有所惩戒,叫孩子有所反省,而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5.文中有四个加横线的词,有一个用词不当,跟原文不符,请选择。(C)(2分)

    A.教训      B.责备        C.轻浮    D.责罚

6.选文主要写了一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件事,并说出这件事对应了母亲怎样的个性。(3分)

写了母亲因我说错话而责罚了我。对应了“管束我最严,慈母兼任严父。”

母亲的个性:                (1分)

7.前文说“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后文又说“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这样说是不是矛盾的?请做一分析。(1+2分)

不矛盾。母亲对我很严格,不在别人面前骂我,其实是保护我的自尊心,是 母亲懂得教育的方式。在没有旁人的时候,她才会责罚我。

8. 选文既写了“母之严”,又写了“母之慈”,请找出表现“母之慈”的句子,并结合生活说出你对“母之慈”的感受。(2+2分)

句子:“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感受:                                   

9. 结合文中母亲形象,写出几句评价母亲或赞美母爱的话,其中要引入一句名言或格言。(3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孟郊

  世界上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 — 但丁

儿行千里母担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