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关于养狗的规定

民法典关于养狗的规定

《民法典》、《治安管理处罚法》等。
从地方层面来看,当前各大中城市都已先后出台相应的养犬管理法律规范。各地区结合本地实情制定了养犬管理的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饲养动物致害责任的一般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条【禁止饲养的危险动物致害责任】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对于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依照本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虽然狗狗深得人类宠爱,但是也有些养犬人并不具备基本的养宠物的品德,甚至不对其负责。因此,千万不要因为看到萌翻天的狗狗,就一时兴起决定养犬,反而应该考虑多方面因素,应该三思而后行。
希望回答能够帮助到您,有其他问题想咨询宠医,点击下方头像,进行免费1对1咨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09
相关法律规定饲养动物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妨碍他人生活。并且还不能养大型烈性犬,产生恶劣后果的,饲养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律分析
总之出台的关于狗狗的法律基本可以归纳成两点。第一、证件不全,不牵狗绳,禁养犬类咬了人,狗主人全责。第二,撩猫逗狗的,致使狗狗咬了人,撩猫逗狗的人要负责。所以,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的健康,请看管好自己的狗狗。养犬行为反映的是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的文明程度,养犬管理工作考验的是城市治理的智慧。文明规范养犬需要设计合理的规章制度,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依法规范养犬,无疑是解决“狗患”的有效途径。有了细致的法律规定,还需要执法环节跟进,很多城市开出了各方齐心协力共同治理的良方。文明养犬,制订规则、严格执法是一方面,更多还需要养犬人提升素养,践行文明养犬新风尚,共同构筑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安全家园。但不管如何都应该保障人的安全,尤其是在户外遛狗的时候需要给狗狗带上牵引绳,这是对狗狗负责,当然重要的是对人的安全负责,因为狗狗的情绪有时候是不受人掌控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条 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条 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条 饲养动物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妨碍他人生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