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父母陪伴孩子学习成长的故事和感受

写父母陪伴孩子学习成长的故事和感受

快乐成长需要爱,父母陪伴最温暖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只有几岁的小男孩攒钱向爸爸买时间,希望整天工作的爸爸能够陪伴自己一会儿。这个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也让很多父母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父母不陪孩子吃饭却陪客户吃饭;父母一天十几个小时待在办公室而不回家;父母双眼紧盯着生意,而不看孩子一眼……当孩子要求关注的时候,父母就会十分不耐烦甚至生气,他们大声对孩子吼叫:“我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你!”
孩子到底需要的是什么?这是每个父母应该思考的,当父母对孩子的爱用金钱来衡量的时候,可怜的是孩子,也是父母。我们都不否认物质对生活的重要性,也不会怀疑父母对孩子的爱。但是,父母可曾想过,当你把大把的钞票拿给孩子的时候,可曾看见孩子孤独的眼神?甚至当孩子愤怒地对你说“你根本不关心我”时,你可曾发现自己所提供的与孩子所希望的是如此的不同?父母是否将自己对孩子的关爱以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父母给予孩子的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吗?
英国教育家夏洛特·梅森说:“很多父母总是终日奔忙,从来无暇顾及孩子。当他们终于有一天想要好好关心孩子的时候,发现竟然无法与孩子进行沟通,父母对于孩子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
陪伴是一种关注
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就是家人的陪伴,身体力行地教育孩子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有一项事实是不容易忽视的:很多走上歧途的青少年都是因为父亲或是母亲的缺席。父母的陪伴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他们更需要父母的陪伴。父母的陪伴可以给他们带来安全感以及心灵上的抚慰,给他们一定的指导,稳定他们的情绪。
陪伴孩子,不仅是要了解孩子目前的身体以及生活学习状况,更是对孩子的一种关注。陪伴孩子首先是要做孩子的忠实听众,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被重视和被关怀的。每天下班后,多问问孩子一天的情况,吃饭的时候和孩子聊聊天。其次是要陪孩子一起做事。可以陪孩子做孩子喜欢的事情,这样可以了解孩子,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同时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对于父母的认同感和安全感。更重要的是,陪伴孩子就是和孩子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这些亲子间的甜蜜时刻无论是对孩子还是父母来说都是值得回忆的事情。
陪伴并不是监督孩子
也有这样的父母,他们坚持一生“陪”在孩子身边,一年一月一天一时也不缺席。
当孩子与其他人一起玩的时候,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孩子怎么玩;当孩子学习的时候,他们给孩子扇扇子;孩子朋友来家里玩的时候,他们一定要开着孩子的房门;他们为孩子定时,什么时间该起床,什么时间该上学,什么时间该睡觉……
在他们的“陪伴”下,孩子从小学升到重点中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是就在中考前两天,孩子却失踪了!
他们心急如焚地寻找,几天之后,孩子终于被找到。孩子这样对他们说:
“你们对我的爱太沉重了,我感觉自己总是在被你们监视,这都快让我喘不过气来了。我害怕我会中考失利,我害怕看见你们的眼神。”
这对父母在陪伴孩子方面可谓是不遗余力,却仍事与愿违。
为什么?因为陪伴并不是监视,孩子们不需要监工。陪伴应该是一种善解人意的行为,监视却是一种无视孩子自由与独立的行为。
同时,陪伴也不是时间和行动上的同步一致,而是心灵上的一种默契。父母要体会孩子对陪伴的需求,掌握陪伴的度。
父亲的陪伴不能缺席
很多孩子都有体会,相较于母亲,父亲对自己的陪伴总是少一些。父亲的缺席,也是造成父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的主要原因。
明智的父亲不会只将自己定位于家里的“经济支柱”,只知道挣钱养家;明智的父亲也不会将自己定位于高高在上的权威者,只知道俯视孩子。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着不同于母亲的作用,他们影响孩子的做事方式,他们影响孩子的品行修养。因此,父亲一定要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将孩子导向正确的成长方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