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而”与“为”的词性、用法和含义是什么?

如题所述

而:

    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助词。相当于“以”,表范围。相当于“岂”,表反问。

    动词。同“如”,好像,如同。

    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为:

    动词:做;成为;担任;是,算是;通"谓",可译为"说"。

    介词:表被动;给,替;向,对;因为。

    语气词:位于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可译为"呢"。

    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如: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

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表示并列时 ,而连接的两个成分有相同的主语,但互不影响。

(二)表示递进关系。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表递进时,后一个成分是在前一个成分的基础上引申出的。

(三)表示承接关系。如: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表承接时,前后两个成分有时间上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

(四)表示转折关系。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五)表示假设关系。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六)表示修饰关系。如: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七)表示因果关系。如: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论语》)

(八)表示目的关系。如: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助词。

(一)相当于“以”,表范围。如: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系辞》)

(二)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岂”。如: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4.动词。同“如”,好像,如同。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荆人夜涉》)

5.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动词:

    (一)做。如: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

    (二)成为。如: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鸿门宴》)

    (三)担任。如: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记王忠肃公翱事》)

    (四)是,算是。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

    (五)通"谓"。可译为"说"。如: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2.介词:

    (一)表被动。如: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

    焦仲卿妻刘氏,为促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二)给,替。如:

    疱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介词后面省略宾语"之","为之具言所闻"即给桃花园中的人详细地说出所听说的事情。(《桃花源记》

    (三)向,对。如:

    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

    (四)因为。如: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答司马谏议书》

    3.语气词:位于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可译为"呢"。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何辞为?(《鸿门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