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里的无分别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无分别心,不容易简单解释清楚。
无分别心,是指去除分别当中的执著,并不是指不起分别。

能诠表的语言文字,与所诠表的实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人为设定的,是世俗所共许的。既然是设定的,就不存在必然的关系。但是世人常常执以为实。
比如说,别人骂我们是畜生,我们会生气,思考我哪里是畜生了?这就是有执著了。

也就是说,说火不会烧嘴,说食不会肚饱。道理似乎很好懂。但问题就是别人骂你,你就自己主动地往自己身上思考,或者反过来攻击对方。说明其中道理还没吃透,或者道理懂了,行为没能跟上。

别人骂我们,就像往我们吐痰,我们当真了,思考或还击,相当于是把痰吃了下去,这当然是非常错误的行为了。

当然,也不是说,凡有思考或还击,就是有执著。这样理解也是错误的。一定要是纯善的发心的情况下,你对于对方的骂根本就不在意,因为骂的内容根本是虚幻不实的,指不到你身上来。你完全是为了对方的利益,才予以适当回复,中间可以表现出嗔相,但是内心其实是没有一丁点的嗔心,只有满满的慈悲之心。凡夫基本上做不到的。

这种分别执著,体现在人类认识活动的种种方面。比如说思维定势,第一印象效应,乃至于视觉暂留效应等等。不客气地说,人类99.9%以上的认识活动,都是在分别执著当中。
比如说,我们学会语言以后,就很难再回到声音的本原状态。对方说苹果,我们直接就理解了意思,这当然没错。但是,你已经不能再返回到声音的本原状态,让苹果声音只是声音,不起苹果义,就像没学过语言一样。这就是微细的执著。本来学会了语言,应当是获得自在,声音当中的意思,你想现起就现起,想不现起就不现起,但是现在,我们明显做不到。这就是因果势力在起作用。我们在这个势力中无法得到自在,也不知道如何解脱。

视觉暂留也是一样,现代科学认为是视觉暂留,其实是错误的。对武林高手来说,通过锻炼,视觉暂留可以大大缩短。佛法直接指出,视觉暂留的根本原因就是分别执著。因为执著,那个执著相无法很快舍去,所以才会有视觉暂留效应。

视觉暂留如此,其他的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通也都存在分别执著。

佛家说,由分别而起的智慧,称之为假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理性。由无分别而起的智慧,称之为真智,也就是常说的般若智。

要想完全去除分别执著,达到无分别的分别,这是非常困难的,佛法称此为初地菩萨。
我们凡夫在应用时,只要能够明白其中道理,不要太过于执著,积极乐观,乐于助人,无论是入世还是出世,都是非常有益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3
你用现代的理论来理解,无论是男是女,是喝的和吃的,你眼里所有的一切,分解到最后,不都是同样的粒子和原子呢?所以看到的形形色色,却都是用同样的元素组成,没有任何差别。这就叫做“无分别”了。
但是佛教的“无分别”重点指的是对生命的态度,无论蚂蚁还是大象或是人,在佛的眼里都是一样的平等,没有任何区别,他对待蚂蚁的态度和对人的态度都是一样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13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就是说现象世界中的一切差别,都源于人们的这种分别心
第3个回答  2013-11-13
众生皆有佛性,不要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分别看待万事万物,这样只会增加自己的业力与习气。
第4个回答  2013-11-13
就是不分别好坏、善恶。不计较得失。
最后,泯灭主观和客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