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

我们下周二要讲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各位哥哥姐姐有没有什么故事呀?不用太长,不用太复杂,也不要太深奥,也不能太短了
谢谢大家

春秋战国时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流传至今,也有许多
成语典故跟这一时期的人物有关,除了
以下故事,你还知道吗

燕王喜二十八年(公元前227年),燕
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 .荆轲出发时,太
子及宾客都穿白衣戴白帽到易水边为他饯行
.高渐离击筑,荆轲慷慨悲壮地唱到:"风
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唱完
上车离去,头也不回一下,表示了他义无反
顾的决心.
燕太子丹曾与秦王政一起为人质,两人
同甘共苦,但随着泰国的势力日盛,便对燕
国开始轻视.燕太子丹怨恨秦王政不念友情,
傲然无礼,与鞠武共谋报复秦王之事.鞠武
劝太子丹西约三晋,南连齐楚.而太子丹认
为这乃长久之计,不如找人行刺秦王.鞠武
推荐田光,田光说自己已老,不能胜任,他
推荐荆轲后自刎而死.太子丹与荆轲纵论天
下形势,再三请求荆轲担任刺杀秦王的重任,
荆轲答应了.太子丹于是尊荆轲为上卿,派
其出使秦国,乘机刺杀秦王政.荆轲到了秦
国,买通秦王宠臣中庶子豪嘉,以得秦王在
咸阳宫召见.荆轲献呈燕国地图,展开地图
时,卷在里面的匕首露了出来.荆轲左手抓
住秦王衣袖,右手持匕首刺去.秦王急退,
匕首将秦王衣袖划断,秦王所佩之剑长,惶
恐之中未能拔出,绕殿柱而跑,荆轲紧追不
舍.群臣惊愕,不知如何是好.秦王绕柱奔
逃,将长剑移至背后,拔出,猛刺荆轲,断
其左腿.荆轲负伤,便 将匕首掷出,未中.
秦王又击了荆轲八剑.荆轲倚柱长笑,大骂
秦王,后被杀.(803倪娟侦供稿)
:

杜牧在诗《题乌江亭 》中写道"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南宋词人李清照也在《夏日绝句》
中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无疑,这
是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不肯过江东一事的高度评价.
曾有人说,或许项羽少那么一点霸气,少那么一点高傲,就能渡过乌
江,待他日东山再起,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是的,项羽
有这个能力.他破釜沉舟,一举解巨鹿之围.楚汉相争之际,更是显示了
自己的卓越军事才能,刘邦曾趁项羽在齐地苦战彭城空虚之时,纠合56万
人马,迅速攻占彭城,项羽得知这一消息后,命令其部将继续平定齐地而
亲率3万精兵星夜回城.当时刘邦正陶醉于胜利的喜悦之中,结果56万大
军在楚军的猛攻下一败涂地,他的父亲太公及妻子吕雉全部作了楚的俘虏.� (802黄燕提供)
如果项羽只是单纯地作为一名战将,无疑是当时最杰出的人才,他临危不乱,行事果断,可是他却具有不善于用人,轻信多疑的致命弱点,而又不幸地带着这个致命伤坐上了楚军统率宝座.自古君王将相多疑,像秦始皇,李斯,曹操,朱由检,一个个都整天疑神鬼担心别人夺取他的皇位,他的地位,他的兵权,项羽当然也如此,因为轻信多疑,盲目听信谣言,范增因平白无故地受到项羽猜忌而悲愤出走,因为不善用人,难得的良将像韩信,陈平,还有英布纷纷从项羽的麾下转而投向刘邦.
轻信多疑,妇人之仁,所以,即使正如一些人说的如果项羽少一些霸气,少一些高傲,渡过了乌江,也未必能东山再起,更何况项羽又拥有别人不所有的残暴,攻襄城之余,项羽屠杀全城,巨鹿一战,秦将章邯已率军投降,可仍下令坑杀20万秦军降卒,入咸阳,又杀秦降王,火烧秦宫室,劫掠妇女宝货.项羽如此残暴,百姓又怎能信服于他,纵使他有卓越的才能,纵使他能效仿勾践卧薪尝胆,试想如此 一个出尔反尔的"膘悍祸贼"到了江东,江东百姓还会真心辅佐他,依然替他出谋划策,他日伺机东山再起吗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事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这首诗一点不错.与其屈天下,不如惊天动地刎于乌江,让天地为之动容!�
我欣赏项羽,因为项羽的豪迈性格,我敬重项羽,因为项羽的傲气和霸气,我赞赏项羽,更因为李清照的点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项羽也算是其中折腰的一位英雄了,却是一位带有浓厚悲壮色彩的失败的英雄,用他自己的话说乃"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公元前663年,北方的山戎国(在今河北省东北部)侵略燕国.燕国的国君向齐国求救,齐国的国君齐桓公亲自率领大军去救助. 齐桓公的军队赶到燕国时,山戎国的军队已带着掠夺的财物,逃到东部的孤竹国去了.齐桓公命令军队继续追击敌人.山戎国和孤竹国的军队听说齐国的军队打来了,就吓得躲进了深山荒林中.齐桓公顺着敌人的踪迹攻进深山.最后,把敌人的军队打得四散逃奔.齐桓公取得了胜利,并把敌人掠夺的财物也夺了回来.当他们要返回齐国时,这时他们却迷了路.因为齐军来的时候是春天,山青水绿,道路容易辨认.而返回去时已是冬天,山野白雪皑皑,山路弯曲多变.所以,走着走着就辨不清方向了. 这时,齐桓公手下的谋士管仲说:"大王,狗,马都有辨认道路的本领.我们挑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边引路,就可以走出山谷."齐桓公立刻让人挑选了几匹老马,放开缰绳,让它们在前随意地走,军队跟在马的后边.没有多久,在马的带领下,齐国的军
队果然走出了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
路.(802吴海康推荐)
学习中转站 .3.
.2.历史大观园
◆油车港镇中学历史小报第一期 (2004.12.12)
主 办: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兴趣小组
主 编: 黄燕 徐发 徐强 王伟
创 刊 序
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灿烂文明史,如浩浩江水奔流不息.翻开历史长卷,大浪淘沙,留下多少千古佳话,风流人物.记住过去,才能更好地立足未来.
为了增强大家的学习兴趣,扩充历史知识,开拓历史视野,提高历史分析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创作了属于我们历史爱好者的刊物-----《历史小报》.虽然不成熟,不丰富,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历史学习有所帮助.
本小报共有四个版块,第一版为历史综合,介绍史学动态和史料信息;第二版为历史大观园,介绍历史典故和名人趣事;第三版为学习中转站,介绍学习方法和各类学习资料;第四版为煮酒论英雄,进行历史人物的评价.在此我们热切欢迎广大同学和老师为我们提供稿件,使本报的质量越来越好.
兴趣小组组长:徐发
古代中国(从先秦到1840):
一,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史记·陈涉世家》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后汉书·陈蕃传》
东汉名臣陈蕃少时独居一室而院内龌龊,薛勤批评他:"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 "陈蕃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事,安事一屋乎 "薛勤当即反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三,三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四,隋唐宋:公元581年-公元1271年
20: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反对因循保守,提出这一著名的"三不足"论断.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2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五,元明清:公元1271年-公元1840年
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2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对联》

.4. 煮酒论英雄
申无守大喜,方知庄王并非庸主
,庄王果然一改过去的做法,罢歌舞,亲政事,任用贤臣,诛杀奸佞,选拔良才,国人为他的所作所为欢声高呼.周匡王二年(公元前611年),楚庄王开始听政.周匡王王年(公元前608年),楚庄王亲率大军伐陈,宋,与晋师战于北林(今河南新郑),掳晋大夫解扬,晋师大败而返.周定王九年(公元前598年)春,楚庄王率军攻郑,夺取郑国的栎(今河南禹县).于是郑国转而成为楚国盟国.夏,楚庄王召集郑襄公,陈成公会盟于辰陵(今河南淮阳县西),郑,陈表示依附于楚国.后来,郑叛楚与晋结盟.周定王十年(公元前597年)春,楚庄王率军攻郑.楚军包围郑都.经过3个月的围攻,终于破城.郑又向楚投降言和.六月,晋军出发救郑.晋军到达黄河岸边时,知道郑已与楚媾和,中军统帅荀林父想率晋军还归,但副帅先榖不听从他的命令,独自带着中军渡过黄河,与楚军作战.经过一天交战,晋已溃不成军.楚军取得胜利后,楚庄王命令在黄河边上祭祀河神,修建先君神庙,报告战争的胜利,然后回国.楚庄王的霸权由此建立.
(803王伟供稿)
周顷王五年(公元前614年)楚穆王死,其子旅即位,是为楚庄王.楚庄王开始即位的几年,不问国事,终日于宫中饮酒嬉戏,并下令:有敢谏劝者斩.大臣申无守问他说:"楚国的山上有一只大鸟,一连3年不飞不叫,这是一只什么鸟呢 "楚庄王答曰:"三年不飞,一飞冲天,3年不鸣,一鸣惊人."
历史知识竞赛答案
1.程长庚2. 3月12日,纪念孙中山先生;3
朱耷,朱耷4,"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5,新加坡6,八公山的豆腐,淮王鱼7,金字塔8,00,200 W)
9,1970;10,能,不能;11,上弦月;12,云雾;13,天安门广场14,故宫;15,永乐大钟;16,山海关;17,方苞,刘大櫆,姚鼐;18,晋朝;19,韩非;20,武)
21,魏晋南北朝;22,指南针;23,南京;24,邓稼先;25,汉成帝;26,阿基米德;27,夏;28,经,史,子,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周易》,《礼经》,《春秋》.
1.誉为"京剧鼻祖"的是谁 2,我国的植树节
定在每年什么时候 3,中国绘画史上的"八大山
人"是谁 中国古代有位书法家,画家自称自己为
"驴"的是谁 4,黄山四绝是 5,有"花园之
国"美称的是哪个国家 6,淮南物产两绝是
7,世界上最大的坟墓是什么 8,若某点以东为
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以北为
北半球,则该点地理经纬度是多少 9,我国第一
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号于哪年发射成功 10,在
地球上,向东能绕地球一圈吗 向北能绕地球一
圈吗 1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鱼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指的月相是
12,"蜀犬吠日"指的是四川盆地多什么 13,世
界上最大的广场是什么广场 14,世界上最大,最
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是 15,距今年代最久远,
且享有"钟王"称号的是 16,"天下第一关"指的是
17,桐城派是在清代很有影响的散文流派,主要代表"桐城三祖",分别指的是谁 18,附马是古代的一种官职简称,全称是附马都尉.后来,"附马"成了皇帝女婿的别称是在哪个朝代 19,世界上最早提出人口论的思想家是我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是谁 20,首创密封试卷的是谁 21,"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说的是我国什么时期的选官制度.22,"水手之友"指的是什么 23,"六朝古都"指的是哪里
24,"两弹元勋"指的是谁 25,"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中的"楚王"指的是谁 26,"给我一个稳固的支点,我就能把地球挪动"的科学家是谁 27,世界天文学史上最早的关于流星雨的记录,是在我国的哪朝 28,"四库"是指哪些 "四书" 是指哪些 "五经"是指哪些 (倪娟侦收集)
图书馆历史图书推荐
1.《中国历史故事集》
全书共有远古,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元,明,清十册.以故事的形式呈现了悠悠华夏文明的发展历史,看此册书,既了解了中国历史,又拓宽了视野,学习了许多课外历史知识和典故.同学们可以借来一读.
2.《中国古代十子精华丛书》
全书共分十册,主要介绍孔子,孟子,荀子,老子,管子,韩非子,庄子,公孙龙子的事迹和思想.
3.《中国传统道德中学读本》既有历史故事,又能提高道德修养.
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
说出夏,商,西周,东周,秦等王朝的起讫时间及建立者或都城.
什么是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 它们起到什么作用
礼乐文明是在哪个朝代确立的 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力由什么决定
春秋时期出现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知道吗
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有哪些原因 什么是尊王攘夷和葵丘会盟
"废井田,开阡陌"是战国时期哪国的什么变法 这一变法的内容和意义是
百家争鸣中孔子,孟子,老子,墨子,韩非子,孙子有哪些主张和思想
说说秦朝的建立者和时间.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巩固中央集权国家的措施
秦朝的疆域四至你知道吗 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历史作为
10,"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11,你知道春秋和战国名称的由来吗 你知道吴越争霸的历史典故吗
12,你知道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包含了哪些历史典故和历史人物
13,秦朝得以统一天下和灭亡的主要原因各有哪些 (李老师提供)
李贽《藏书·卷二目录》中盛赞他为"千古一帝";章太炎《秦政记》说"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李白的《秦王扫六合》这样歌颂秦始皇的统一事业:"秦主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他们都高度评价秦始皇的功绩,肯定其对历史的作用,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另一些人则咒骂秦始皇"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以暴虐为天下始"(贾谊《新书·过秦论》);"始皇暴虐,至子而亡"(《贞观政要》卷八);"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海内愁困无聊"(引自陈登原《国史旧闻》).他们都指斥秦始皇统治的残酷,是暴君.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由于评论者的立场和出发点不同,也都有其片面性.我们的观点是: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他的功绩是主要方面,但不能因此掩盖罪恶;他的罪恶是深重的,但也不应因此抹煞其巨大的历史功绩.
秦始皇的最重要历史功绩,在于完成了统一事业,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秦始皇的贡献还在于奠定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基础.秦统一后实行的各种政策和措施,有的不仅影响至以后二千年的封建社会,而且及于现在,如文字的统一就是一例.秦始皇采取的各种统一措施和制度,对当时的历史发展来说,是一种大胆的革新,表现其政治眼光较为远大.从秦代制定的一些制度大部分为后来所继承,可以证明:这些制度和措施是适应当时历史形势的.
但秦始皇还是一个稀世的暴君.他不仅穷侈极欲,大兴土木,奴役百姓,还颁布严刑酷法,实施暴政;就是施行的一些有利于统一的措施,虽然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社会发展,而在当时则成了一场浩劫,如修长城,经年累月征发数十万人进行着极为沉重劳动.它反映了秦始皇的作为都是建立在对广大劳动人民残酷剥削和压榨之上的,而这种剥削和压榨远远超过社会所能承担的程度,致使社会简单的再生产都难以维持下去,所以就连对历史发展有利的一些措施,也给当时的人民造成灾难.(803沈佳文供稿)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2155013.html?si=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0-09
苏秦游说六国
苏秦始以连横游说秦惠王,失败,转而以合纵游说六国。整一年,歃血于洹水之上,功成名就,佩带六国相印,煊赫一时,为纵横家杰出的代表人物。继而奔齐,为燕昭王反间,车裂而死。
苏秦游说六国,以赵为主,以合纵相亲为目的。针对不同对象,顺应其心意,指陈其利害,或激或励,或羞或诱,成竹在胸,使六国合纵缔约,使秦人闭函谷关达十五年,足见其胸中韬略和研习《阴符》之功效。
于是苏秦去游说韩宣王说:“韩国北部有坚固的巩邑、城皋,西部有宜阳、商阪的要塞,东有宛、穰、洧水,南有陉山,区域纵横九百多里,武装部队有几十万,天下的强弓硬弩都是从韩国制造出来的。像溪子弩,以及少府制造的时力、距来,射程都在六百步以外。韩国士兵脚踏连弩而射,能连续发射一百箭,中间不停止。远处的敌人,可以射穿他们胸前的铠甲,穿透胸膛,近处的敌人,可以射透他们的心脏。韩国士兵使用的剑、�都是从冥山、棠溪、墨阳、合赙、邓师、宛冯、龙渊、太阿锻冶的,这些锋利的武器都能在陆上截断牛马,水上能劈天鹅、大雁,临阵对敌能斩断坚固的铠甲、铁衣,从臂套、盾牌到系在盾牌上的丝带,没有不具备的。凭着韩国士兵的勇敢,披着坚固的铠甲,拉着强劲的硬弩,佩戴着锋利的宝剑,即使以一当百,也不在话下。凭着韩国兵力的强劲和大王的贤明,却向西侍奉秦国,拱手而臣服,使国家蒙受耻辱而被天下人耻笑,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因此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啊。
“如果大王去侍奉秦国,秦国必定会向您索取宜阳、成皋。今年把土地献给他,明年又要索取割地。给他吧,却没有土地可给,不给吧,那么就会丢掉以前割地求好的功效而遭受后患。况且大王的土地是有限的,而秦国贪婪的索取是没有止境的,拿有限的土地,去换取无止境的索取,这就叫做拿钱购买怨恨,纠结灾祸。不用打仗,而土地就被割去了。我听说过一句俗话:‘宁做鸡的嘴,不做牛的肛门。’现在,如果向西拱手臣服,和做牛的肛门有什么不同呢?凭着大王的贤明,又拥有韩国强大的军队,却蒙受做牛后的丑名,我私下为大王感到羞耻啊。”
这时韩王突然变了脸色,捋起袖子,愤怒地瞪大眼睛,手按宝剑,仰望天空长长地叹息说:“我虽然没有出息,也决不能去侍奉秦国。现在您既然转告了赵王的指教,我愿意把整个国家托付给您,听从您的安排。”
苏秦又游说魏襄王说:“大王的国土,南边有鸿沟、陈地、汝南、许地、郾地、昆阳、召陵、舞阳、新都、新郪,东边有淮河、颍河、煮枣、无胥,西边有长城为界,北边有河外、卷地、衍地、酸枣,国土纵横千里。地方名义上虽然狭小,但是田间到处盖满房屋,连放牧牲畜的地方都没有了。人口稠密,车马众多,日夜行驰,络绎不绝,轰轰隆隆,好象有三军人马的声势。我私下估量大王的国势和楚国不相上下。可是那些主张连衡的人诱惑您侍奉秦国,伙同像虎狼一样凶恶的秦国侵扰整个天下,一旦魏国遭受秦国的危害,谁都不会顾及您的灾祸。依仗着秦国强大的势力,在内部劫持别国的君主,一切罪恶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魏,是天下强大的国家;王,是天下贤明的国君。现在您竟然有意向西面奉事秦国,自称是秦国东方的属国,为秦国建筑离宫,接受秦国的分封,采用秦国的冠服式样,春秋季节给秦国纳贡助祭,我私下为大王感到羞耻。
“我听说越王勾践仅用三千疲惫的士兵作战,就在干遂活捉了吴王夫差;周武王只用了三千士兵,三百辆蒙着皮革的战车,在牧野制服了商纣:难道他们是靠着兵多将广吗?实在是因为充分发挥出他们的威力。现在,我私下听说大王的军事力量,精锐部队二十万,裹着青色头巾的部队二十万,能冲锋陷阵的部队二十万,勤杂兵十万,战车六百辆,战马五千匹。这些实力超过越王勾践和周武王很远了,可是,如今您却听信群臣的建议,想以臣子的身份服事秦国。如果奉事秦国,必然要割让土地来表示自己的忠诚,因此,还没动用军队,国家却已亏损了。凡是群臣中妄言服事秦国的,都是奸妄之人,而不是忠臣。他们作为君主的臣子,却想割让自己国君的土地,以求得与秦国的友谊,偷取一时的功效而不顾后果,破坏国家的利益而成就私人的好处,对外凭借着强秦的势力,从内部劫持自己的国君,以达到割让土地的目的,希望大王仔细地审察这种情况。
“《周书》上说:‘草木滋长出微弱的嫩枝时,要不及时去掉它,到处滋长延伸了怎么办呢?细微嫩枝不及时砍掉它,等到长的粗壮了,就得用斧头了。’事前不考虑成熟,事后将有灾祸临头,那时对它将怎么办呢?大王果真能听从我的建议,六国联合相亲,专心合力,一个意志,就一定没有强秦侵害的祸患了。所以敝国的赵王派我来献上不成熟的策略,奉上详明的公约,全赖大王的指示号召大家了。”
魏王说:“我没有出息,从没听说过如此贤明的指教,如今您奉赵王的使命来指教我,我将严肃地率领全国民众听从您的安排。”
接着,苏秦又向东方游说齐宣王,说:“齐国南面有泰山,东面有琅邪山,西面有清河,北面有渤海,这可说是四面都有天险的国家了。齐国的土地纵横两千余里,武装部队几十万人,粮食堆积得象山丘一样高大。三军精良,联合起五家的兵卒,进攻如同锋芒之刀刃、良弓之矢那样勇猛捷速,打起仗来好象雷霆震怒一样猛烈,撤退好象风雨一样快地消散。自有战役以来,从未征调过泰山以南的军队,也不曾渡过清河,涉过渤海去征调这二部的士兵。光是临淄就有居民七万户,我私下估计,每户不少于三个男子,三七二十一万,用不着征集远处县邑的兵源,光是临淄的士兵本来就够二十一万了。临淄富有而殷实,这里的居民没有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下棋踢球的。临淄的街道上车子拥挤得车轴互相撞击,人多得肩膀相互磨擦,把衣襟连接起来,可以形成围幔,举起衣袖,可以成为遮幕,大家挥洒的汗水,就象下雨一样,家家殷实,人人富足,志向高远,意志飞扬。凭借着大王的贤明和齐国的强盛,天下没有那个国家能够比得上。如今您却要向西去奉事秦国,我私下替大王感到羞耻。
“况且韩、魏之所以非常畏惧秦国,是因为他们和秦国的边界相接壤,假如双方派出军队交战,不出十天,胜败存亡的局势就决定了。如果韩、魏战胜了秦国,那么自己的兵力要损失一半,四面的国境无法保卫;如果作战不能取胜,那么国家接着就陷入危亡的境地。这就是韩、魏把和秦国作战看得那么重要,而很轻易地想要向秦国臣服的原因。现在,秦国攻打齐国的情况就不同了,秦国背靠着韩、魏的土地,要经过卫国阳晋的要道,穿过齐国亢父的险塞,战车不能并驶,战马不能并行,只要有一百人守在险要之处,就是有一千人也不敢通过,即使秦国军队想要深入,就像狼一样疑虑重重,时常回顾,生怕韩、魏在后面暗算它。所以它虚张声势,恐吓威胁。它虽然骄横矜夸却不敢冒险进攻,那么秦国不能危害齐国的形势也就相当明了啦。
“不能深刻地估计到秦国根本对齐国无可奈何的实情,却想要向西而奉事秦国,这是群臣们策略上的错误。现在,齐国还没有向秦国臣服的丑名却有强大的国家实力,所以我希望大王稍微留心考虑一下,以便决定对策。”
齐王说:“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居住在偏僻遥远、紧靠大海、道路绝尽、地处东境的国家,从未听到过您高明的教诲。如今您奉赵王的使命来指教我,我将严肃地率领全国民众听从您的安排。”
于是,苏秦又向西南去游说楚威王,说:“楚国,是天下强大的国家;大王,是天下贤明的国王。楚国西边有黔中、巫郡,东边有夏州、海阳,南边有洞庭、苍梧,北边有径塞、郇阳,土地纵横五千多里,武装部队一百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存粮足够支用十年。这是建立霸业的资本啊。凭借着楚国的强大和大王的贤明,天下没有哪个国家能比得上。如今您却想向西侍奉秦国,那么,天下就再没有哪个诸侯不向西面拜服在秦国的章台宫下了。
“秦国最大的忧患没有比得上楚国的,楚国强大,那么秦国就会弱小;秦国强大,那么楚国就会弱小。从这种情势判断,两国不能同时并存。所以,我劝大王策划,不如合纵相亲,来孤立秦国。如果大王不采纳合纵政策,秦国一定会出动两支军队,一支从武关出击,一支直下黔中,那么鄢郢的局势就动摇了。
“我听说在未发生动乱之前,就应该治理它,在祸患没有降临之前,就要采取行动。要等到祸患临头,再去忧虑它,那就来不及了。所以希望大王能早作仔细的打算。大王果真能听从我的建议,我能山东使各国向您奉献四时的礼物,接受你英明的指教,把国家委托给您,奉献宗庙请您保护,训练士兵,磨砺兵器,听任大王的指挥。大王果真能采纳我这不成熟的计策,那么,韩、魏、齐、燕、赵、卫等国动听的音乐和美丽的女子,一定会充满您的后宫。燕国、代地所产的骆驼、良马一定会充满您的畜圈。所以,合纵成功了,楚国就能称王。连衡成功了,秦国就能称帝。如今您要放弃称王称霸的功业,蒙受侍奉别人的丑名,我私下认为大王这种做法不可取。
“秦,是虎狼一样凶恶的国家,还有吞并天下的野心。秦国也是天下各诸侯的共同仇敌。凡主张连衡的人都想分割各诸侯的土地奉献给秦国,这就叫做供养仇人和敬奉仇敌啊。做为人家的臣子,却要分割自己国君的土地,用来和如狼似虎的强秦相交往,侵扰天下,而自己的国家突然遭受秦国的侵害,他们却不顾及这些灾祸。对外依仗着强秦的威势,用来在内部劫持自己的君主,索取割地,是最大的叛逆,最大的不忠,没有比这更严重的罪过了。所以,合纵相亲,各诸侯就会割让土地奉事楚国,连衡成功,楚国就要割让土地奉事秦国,这两种策略相差太远了,这二者,大王要处于哪一方的立场呢?所以敝国赵王派我来奉献这不成熟的策略,奉上详明的公约,全靠大王晓喻众人了。”
楚王说:“我国西边和秦国接壤,秦国有夺取巴、蜀并吞汉中的野心。秦,是虎狼一样凶恶的国家,是不可以亲近的。韩、魏经常遭受秦国侵害的威胁,不可以和他们作深入地策划。假如和他们深入地策划,恐怕有叛逆的人泄露给秦国,以致计划还没施行,而国家就面临危险了。我自己估计,拿楚国对抗秦国,不一定取得胜利;在朝廷内和群臣谋划,他们又不可信赖。我躺在床上睡不安稳,吃东西也感觉不到香甜,心神恍恍惚惚,好像挂在空中的旗子,始终没有个着落。现在您打算使天下统一,团结诸侯,使处于危境的国家保存下来,我愿意恭恭敬敬地把整个国家托付给您,听从您的安排。”
于是,六国合纵成功,同心协力了。苏秦做了合纵联盟的盟长,并且担任了六国的国相。
参考资料:http://www.ld.nbcom.net/shiji/mulu/mululz.htm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2
“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期,廉颇是赵国有名的良将,他战功赫赫,被拜为上卿,蔺相如“完璧归”有功,被封为上大夫不久,又在渑池秦王与赵王相会的时候,维护了赵王的尊严,因此也被提升为上卿,且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对此不服,扬言说:“我要是见了他,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蔺相如知道后,就有意不与廉颇会面。别人以为蔺相如害怕廉颇,廉颇为此很得意。可是商相如却说:“我哪里会怕廉将军?不过,现在秦国倒是有点怕我们赵国,这主要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两个人在。如果我跟他互相攻击,那只能对秦国有益。我之所以避开廉将军,是以国事为重,把私人的恩怨丢一边儿了!”这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廉颇十分感动,便光着上身,背负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他羞愧地对商相如说:“我真是一个糊涂人,想不到你能这样地宽宏大量!”两个人终于结成誓同生死的朋友。
这个故事也称之为“将相和”。后人利用这个故事,对主动向认错、道歉,自情严厉责罚的人,就称其为“负荆情罪”。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9-29

春秋时期历史故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