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大学生的攀比现象?

现在很多大学生出去逛街,动不动就买买,最后的时候消费也是很大,各种的攀比,这样真的好吗?

一些为了满足自身虚荣心的攀比行为当然是非常不好的,不仅会对自己喝家庭带来更大的压力,如果不能好好管理自己的攀比心理,还会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后果。

攀比心理是消费心理的一种。具体是指脱离自己实际收入水平而盲目攀高的消费心理。在正常情况下,消费者满足自己消费需要的程度,决取于他们的经济收入水平。但有时由于受一定时期社会消费水平日渐增高、“大款”人物高消费的示范效应及消费者本人“面子消费”心理的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互相激活,导致互相攀比。

这种心理极易造成追逐消费热点、负债超前消费乃至抢购等怪现象,将消费行为导入误区。根据产生的作用不同,攀比心理分为正性攀比和负性攀比。

大学里,由于攀比心理的肆意恒生,出现了很多攀比行为,比如网贷就是今年来一个和大学生攀比现象密切相关的一个新生行业。负性攀比指那些消极的、伴随有情绪性心理障碍的比较,会使个体陷入思维的死角,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极端的自我肯定或者否定。负性攀比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理性分析,只是一味地沉溺于攀比中无法自拔,对人对己都很不利。很多大学生选择网贷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负性攀比心理,这是不可取的一种行为。

正性攀比指正面的积极的比较,是在理性意识驱使下的正当竞争,往往能够引发个体积极的竞争欲望,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这正是我们需要推崇的,因为正性攀比可以让大学生更加主动地向优秀的人看齐,进而提升自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11
买得起不会给父母增加负担的其实除了风气和心理状态要不得也没有其他好说的,最怕的是认不清自己的经济水平的那种,为了攀比不惜欠下一大笔外债,最后让父母辛苦去还,一点儿也体会不到父母的辛苦,我觉得这种就纯粹是惯的,只顾自己一时享受其他的都看不见。
第2个回答  2019-06-11
我觉得攀比现象总归是不好的。我们应该买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如果我们的家庭条件不是太好的话,还因为攀比,给家庭造成更严重的家庭负担。这不应该令我们反思吗?父母挣钱也是很不容易啊。所以我们买那些特别需要的就好了,得告别攀比现象。
第3个回答  2019-06-11
这样的攀比当然不好。买东西还是要看自己的实际需求和自己的经济能力来购买东西。不要这样盲目的攀比。如果把这种精力放在学习上就好了,互相攀比学习成绩,这样也会对你自己有一个促进作用,对你的未来都是好的影响。我们可以在一些值得攀比地方来攀比,希望大家可以这样。
第4个回答  2019-06-11
现在社会攀比现象很多,生活中免不了攀比的现象,我觉得攀比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出于对别人的嫉妒,是为了满足自己虚荣心,但不要把攀比转化为恨,通过对比让自己变得更加出色就可以了。但为了攀比伸手问父母要钱就会有点过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