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最有钱城市出炉,是不是在越有钱的城市越难生存?

一线城市的背后,其实也是否存在很多心酸?

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是越来越迅速了。从之前的人均GDP在世界排名不高的情况下,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就大力发展经济。支持国民创办企业,发展经济。使得现在我们国家的人均GDP在世界排名中稳定前列。这期间的艰辛和艰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不是说想让他上涨就能够上涨的。经济发展的背后是无数人无私奉献的努力,才能够创造出如此辉煌的成绩。我国十大最有钱的城市出炉之后,带来的也就是无数年轻人的向往。他们感觉只有在大城市工作学习才能够算的上成功。但是,这样做哪有那么容易啊。这些城市的背后是这座城市的劳动人民一双手一双手铸造出来的,不是因为他叫上海就是有钱的。不是因为他叫北京就是有钱的。在这样的城市去生活,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很大的实力的,

才能够在这样的城市站住脚。打个比方来说,上海的平均消费一直就是我国的第一,一个月人均消费要达到六七千块钱。这是什么概念呢。这就是放在三四线城市的普通员工两个月的工资,能够让一家人度过三四个月的生活的,

在上海,一个人一个月就没了,这是什么感觉,这就让我想到了,在成功的背后必定会有辛勤的付出,你想要在这些城市生活,就要付出千倍。万倍的努力,才能够生活的下去,你觉得你的实力足够让你在这十个城市生活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8

越有钱的城市,代表其生活水平越高,也就是说这背后的经济支出越多。
举一个比较小的例子,大家逛街大都会买一份小吃边吃边逛的吧,这份小吃在县城如果卖5元,那么在市里就可能卖7、8元,单从这份小吃就可以管中窥豹。
举一个比较大的例子——香港住房。香港的经济繁荣程度不必多说,可大家是否知道香港的地价之高,居世界前三。大家可曾听说过香港的“棺材房”、“笼子屋”


棺材房,每1.4平米月租1450港币左右,折合人民币大约1283元。


笼子房3平米月租2400元左右。
香港的经济发达,但他的生活水平之高也是令人惊叹。

第2个回答  2019-07-28
我觉得在最有钱的城市里面,还不一定是最难生存的。
咱们讨论的问题是“难不难生存”,请注意“生存”两个字。
反倒是在这样有钱的城市里面生存是不难的,但是想生活的好是难的。
所谓生存,就是你要在这种城市找到一个吃口饭的工作,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这种城市,比如北上广深,做最底层的服务工作,月薪也能达到6000-10000,这样的薪水你养活自己绝对没有问题。只是没有什么生活品质。可能吃的最粗糙的便当,住着又小又简陋的小房间。如果想每月有一些积蓄,可能不太敢交很多的朋友。
为什么说大城市里容易生存呢?原因有下面几点:
1.这样的城市对大多数人来讲比较公平。
不像小城市岗位只有那么一点点,但是人却比岗位还多,僧多粥少。
大城市因为需要的岗位多,而且由于企业逐利心比较强,需要的岗位技能要求还比较高,所以必须真的找到相应的人才,有相应的工作能力才能够适应企业需要的岗位。所以仅仅靠裙带关系站稳脚跟儿的情况并不那么明显,毕竟不是所有的裙带关系都真的有适应这个岗位的工作能力,满足企业逐利最大化的要求的。这时有真本事的人,就容易在大城市里出头。
2.这种大城市机会真的是多。
有一些工作机会,在小城市是不可能有的,这种工作岗位和机会只在大城市里面有。
所以如果你对自己有信心,而且肯吃苦耐劳,相信你有一天在这个城市里面肯定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但是你想生活得好确实非常难的,比如你希望能够有固定的住所,孩子能够上比较好的学校。这个就很难了。你需要去和有钱人抢资源。没有钱怎么能抢到这些资源呢?
在这种城市里面,有不少低廉的劳动力经常会看到有钱人的生活,很容易觉得心里不平衡,所以他们能真正在这种城市留下来生活的不多。
但这种城市却是非常需要优秀的底层劳动力的。比如吃苦耐劳,心灵手巧的技师,技工,服务人员。所以在这里生存真的不难,难在你要有上面的这两点特质。
所以如果咱们仅仅讨论是否容易生存的话,在有钱的城市里生存的几率会更高,反倒在小城市你有可能因为没有关系就很难生存。
而且最重要的是在小城市里阶层固定很难有出头的机会,只有到了大城市你才能有各种各样的机会去出头,去跳跃阶层。
第3个回答  2019-07-28
压力山大的是家庭背景普通的年轻人。如果你家境普通,而才华也一般,那么就属于压力最大的一类。当然,在一线城市,年轻人也从来都没有轻松过。但现在的情形,对那些家境普通(无论才华普不普通)的年轻人,城市给他们的机会更加窄仄了。他们想要在大城市活得还不错,需要更加倍的努力才行。

这是我们需要正视的一个实情转变,这个实情,会影响到我们讨论的侧重点——比如原来侧重说大城市的机会多,现在可能要侧重说年轻人的调适。

第二个问题是,要正视逃离“大城市”是个伪命题,真正逃离的只有“超大城市”。

大量的讨论文章,直接冠以“我劝你死活都要留在大城市”的论调,其实都是伪命题。年轻人从北京(楼盘)“逃离”到武汉(楼盘),从深圳“逃离”到东莞(楼盘),从上海(楼盘)“逃离”到成都,这不叫逃离“大城市”,因为武汉、东莞、成都,不但是“大城市”,而且是“特大城市”,你只是从“超大城市”去了“特大城市”,连特大都没有跑出去,何谈逃离“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也就是说,这里面存在着非常不严谨的理解。

要说逃离,真正进入我们讨论范畴的“逃离”,仅仅是年轻人对“北上广深”那几个“超大城市”的“逃离”。更为广泛的故事是,中国660多座城市中,年轻人依然是挤破头的想进入“特大城市”、“大城市”。即便是对北上广深的“逃离”,也并未成为一种无比严峻的挑战。当然,情况比以前是越来越压力大了,这是需要正视的实情转变之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7-28

其实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有相应的弊端和优势。大城市工作压力大,消费水平高,如果不是本地人,还要租房,考虑房租问题,住的地方离公司可能还很远,要花一到两个小时在地铁上之类的,但相应工资水平也会比小城市高,接触到的人群层次也是不一样的,发展前景肯定比小城市好了不止一点。在小城市,就要承担起工作机会少,工资低,特别是找对口工作更不容易,而且小城市里的人相对来说思想更保守,一些新奇的创业想法在小城市发展比较难,但相应来说竞争对手也少。小城市物价低,城市越小民风可能更淳朴,但也不排除意外的存在....说了这么多,更重要的是看每个人的志向不一样,性格也不一样,所以发展的倾向性也不同,要学习分析生活现状中的优缺点,考虑一下自己想要什么,还有什么是想要竭力避免的,没有人比你自己更清楚你想要的是什么。大城市压力比较大,竞争也比较大。小城市压力小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