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为什么总是自视清高?

如题所述

文人的特征是目无旁者自视清高,放荡不守纲纪,借古讽今爱发牢骚,大事干不来小事不屑做。知乎上常听的一句话,“夏虫不可语冰”,这句话也成了很多自视清高的人的挡箭牌,轻蔑了他人还顺带标榜自己。但这都是一般的文人。

一般的文人从某种程度上,觉得自己有优于普通人的三观,三观不同就无法进行深入的谈话,没办法通过深入的谈话了解别人的内心,别人的遣词造句在他们看来都是俗气满满,逻辑破碎,于是选择轻视。

但倘若这些文人读了纳粹时期的优生学历史、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宗教大觉醒时代,便会发现这种自以为是的优越感与人种歧视无异。

随着读书的增多,你也许对这个世界有了一些偏见。劝你不妨继续读下去,当你读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自己的渺小。种子需要落在地上,卑微进土壤里,才能生根发芽。

真正学识渊博的人,反而在别人看来会返璞归真。因为他走过了以上所有的历程,清晰的知道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能对世界温柔以待。面对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市井平民,他都能不卑不亢,平和相处。

你在库里面前投三分,没有投进。

库里不会嘲笑你没投进,只会告诉你,你的姿势哪里不对。

知识是不会让人自满的,只有名和利才会。所以那些自视甚高的文人,大多是处于一个上摸不到天,下踩不到地的阶段而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15

有时候不是文人自恃清高,这个帽子是别人给安上的。鼻子翘到天上去,说自己清高的人,都是不自知的人,算不上文人,顶多是以为自己是文人,或希望自己能成为文人的人。

真正的文人是不会有自恃清高的想法的。因为他们就是很清高。你想一想,自己读书万卷,博才多学,下笔有神,唾珠咳玉,而世上俗气的人比比皆是,文人想的是唐诗宋词,文化大家,对这本名著那本名著的见解,而俗人想的是今天该吃什么,做多少饭,邻居朋友家出了什么有意思的事...

文人看书,深入了解社会人性多了,对世间很多事有着清晰透彻的了解。俗人看不透彻,难免叽叽喳喳,讨论纷杂。理解事物程度差太多,文人自然有些“瞧不起”俗人。

文人所想的和俗人差太多,他们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文人说的许多话,俗人没有兴趣也听不懂。所以文人就与俗人划清界限,少接触,而一些俗人看不惯了,觉得你为什么不喜欢和我们交流,这么清高?其实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说实话,我还挺崇拜文人所谓自命清高的样子的,前提是,要是真正的文人。

第2个回答  2018-01-15

因为在文人眼中,自己所懂得的文学内涵和道理都是比较多的,他们在清高自傲的过程中,总是希望可以找到一个知音,能够让自己在找到一些良师益友的时候,更好的展现自己本身的文化特质。在文人的心里面,他们并不会与社会上的凡人苟同,因为有的人根本不懂文化,或者不能明白他们所出作品的一些内涵意义,在这种对牛弹琴的苦楚当中,文人雅士就会喜欢寻找志同道合的人跟自己一起探讨这些具有深意的东西。

在很多文人的三观里,他们想要做的就是用文字和思想去判断这个世界的正反,让自己能够处在一种独特的浪漫和优雅之中,去体会自身的完美指数,而文人墨客也会对很多事物都有感触,不管是一棵草还是一枝花,都能在他们的笔下生风, 因此这种能力会让文人变得无所畏惧,即使看到普通人对自己的惊讶,他们也会觉得那是粗俗而不懂得自己的感觉。

第3个回答  2018-01-15

1.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就成为中国传统的主流思想。作为维护统治阶级的有力工具,儒家主张的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倡导的是“知书,达礼”这一原则。目的是促进社会的爱学风气,以满足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要和百姓的开化。在此基础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种口号就出现了。

2.中国传统社会的阶级分层为士——农——工——商。这也是当时的社会鄙视链╮(╯▽╰)╭由于士大夫的地位要远远高于农业工作者,工商业工作者。而自隋朝创立科举制以来,想要入朝为官就必须读书,考试,择优录取。也就是说士大夫这一阶级都是由读书人转化而来的。故此读书人对农业工作者,工商业工作者有轻视,有些瞧不上的态度也就不难想象。

3.文学的基础在于思考和想象,一个文人大部分时间,都要用来沉浸在自我的虚拟世界之中,难免会对现实中的人和事有所疏漏,再者,随着文人读书量越多,他对世界的了解就越多,他眼中所看,心中所想就越来越超出寻常人,这也就导致了文人与常人相处时多有沉默,气氛不活跃等状况

4.恃才傲物是每个人的天性,而谦卑是需要后天学习才能获得的美德,清高,只是读书人处世的一种方式罢了

第4个回答  2018-01-15

“文人风骨”是中华文化传统的普遍现象。中华文化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与传承,更注重品性与人格的培养。受传统文化熏陶和塑造的文人,与普通大众相比,无异是人群中的佼佼者,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学识素养,而且具有相对“高尚”的品格修养。

文人自视清高,一方面源于他们的确比普通大众更优秀,至少从整体上来说如此,因而具有一种内心深处的优越性。另一方面,普通大众的一些低俗行为、重利轻义行为是他们所鄙视的。为了区别于普通大众,他们总是远离一些活动和人群,从而显得格格不入。

腹有诗书品自高。与普通大众相比,文人更注重内在的精神追求,他们是不屑于向金钱、权力低头的。在一般大众看来,很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意味。

由此,文人的自视清高,是其内在品格的自然显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