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落水之后会不断的往下沉,为啥死后又浮出水面了?

如题所述

每到夏季,溺水就会成为高发事件。人溺水后会沉入水底,是因为此时人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人溺水一段时间以后,尸体就会浮出水面,这是因为此时人体的密度又小于水的密度了。所以,人在水中到底是下沉还是上浮,取决于人体密度和水的密度的比值。可是为什么会出现一会儿人体密度比水大,一会儿又比水小的情况呢?换句换说就是为什么人落水之后会不断的往下沉,死后又会浮出水面了呢?

一、人落水后不断下沉的原因

1、人的密度是略小于水的

通常情况下人的密度其实是略小于水的,只有黑人的密度略大于水,因此,相对来说,黑人学游泳会更难一些。

事实上,如果人能掌握一定技巧或者在落水后处于不动的状态,其实是不会下沉的。但是更多的情况下,不会游泳的人一旦落水会因为紧张而不停的动。我们平时走路的时候肢体动作会倾向于水平抬升和垂直下落,这是因为需要得到来自于垂直方向的支撑;但是在水里的时候,我们需要的应该是水平下压和垂直提升,在下压的时候增大向下作用的力,同理上升时减少向上作用的力,这样才能使人体不会下沉。但不会游泳的人落水后会下意识的用脚往下蹬或者用手向下按,这样就导致在后续出现抬手抬脚的动作,最后导致了加速下沉。

2、头部的密度大于臀部

因为人体的结构就是头部密度大于臀部,因此不会游泳的人在水里很难掌握好平衡。在溺水后我们的身体会被灌入大量的水,这会导致人体的重量大幅度增加,使原来略小于水的密度变成了远大于水的密度,结果自然就是因为重力大于受到的浮力而导使人体下沉。

二、人在溺水死亡后会浮出水面的原因

其实,溺亡者是不会马上浮上水面的。人体发生溺亡后,体内的腐烂细菌会开始慢慢得到分解,最先会被分解的是内脏,分解后会产生水以及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在腹腔、胸腔里产生聚集,使尸体发生膨胀,当膨胀发生到某个程度时,人体的密度也就变小了,所以会浮上水面。

综上,其实就算是不会游泳的人,落水后只要不让水进入到身体的内部,尽量保持不动的状态就不会沉到水底造成死亡的。近期这样的新闻其实有好几起,有位醉汉喝醉酒后不慎落水,结果就在水里飘浮了一夜。原因就是他在醉酒后失去了行为能力,落水却不自知,这反而救了他一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0
因为人体本身的密度比水大,落水之后重力原因会往下沉,淹死之后水进入身体开始浮肿,密度就会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死后就会浮在水面上。
第2个回答  2020-12-17
因为人的密度比水大,落水之后会往下沉,而死之后身体开始浮肿,密度就会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死后又浮出水面。
第3个回答  2020-12-20
重力的原因。重力的原因及引力的作用下,人死后会由于自身重量的减轻而浮出水面,这是一个很科学的方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