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未来发展有什么特点

如题所述

  四川省政府批复了《达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是“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达州,建成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为了方便市民了解达州城市发展前景,激发大家热爱达州、建设达州的热情,本网记者专程采访了《达州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委托单位——达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伟,请他就市民关注的热点、焦点话题进行全方位解读。
  2002版城市总体规划批准实施以来,达州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至2011年,达州市区的聚居人口约73万,用地规模达到了约5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已基本形成了“一河两岸、五大组团”。
  近年来,在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批准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成渝城镇群发展战略规划,四川省推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工作、大力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背景下,达州市也相应提出了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2002版达州城市总体规划由于编制时间较早,无法满足区域中心城市空间拓展的需要,不能很好地适应达州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需要,修编城市总规迫在眉睫。
  面对新情况、新变化对达州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新审视达州市的发展定位,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设施体系、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达州,建成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
  按照“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的要求,紧紧围绕达州市第三次党代会确立的“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定位,坚持“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发展思路,坚持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主基调,坚持产业立市、工业强市、开放活市、科教兴市、文旅靓市的发展路径,奋力推进“七个加快”,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与用地布局,以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创造宜居的生态环境空间、努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促进城市和城市产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达州城市生态环境和山水格局,尊重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同时,立足长远、着眼宏观,努力构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功能配套、运转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
  本次总规修编重点主要包括:准确把握城市定位,重新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城市规模和实施时序;优化城市功能与用地布局。拓展城市空间,调整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格局,重塑城市空间形态;创造宜居的生态环境空间。充分挖掘山水资源潜力,塑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突出山地城市的景观、风貌与生态特色;完善城市支撑系统。构建与城市空间结构相协调的道路交通网络体系,完善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置,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风貌特色,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把达州建设成为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达州城市规划区范围:通川区全部,达县的南外、幺塘、新兴、经开区、河市、金垭、石板、百节、斌郎、江阳、亭子、大垭、大风与福善,以及宣汉的红岭、君塘、庙安、柏树与洋烈,面积约1189平方公里。
  以西城为城市中心,以南城、老城为城市副中心。重点建设西城、南城、河市、亭子等片区,优化改造老城。在用地评定基础上,达州城市发展方向采取“南延西扩东跨,适度向北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近、中期主要向西扩张莲花湖、复兴、双龙一带,并向南延伸至河市与铜钵河,适度向北发展张家坝、韩家坝和魏兴。规划远期城市主要向东跨越雷音铺发展,即亭子片区。
  中心城区用地及人口规模:到2015年,达州城市建设用地为78.95平方公里,用地范围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到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为113.0平方公里,用地范围控制在130平方公里;到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为145.84平方公里,用地范围控制在16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在2015年为100万,在2020年为130万,在2030年为160万。
  达州市城镇化发展目标:2010-2015年城镇化率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2015年达到42.7%,城镇人口290-300万人;2015-2020年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8个百分点,2020年达到51.7%,城镇人口360-380万人;2020-2030年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6个百分点,2030年达到68%,城镇人口470-500万人。
  达州城市分为老城片区、西城片区、南城片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市片区和亭子片区等六个功能区。
  老城片区:规划到2030年建成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含张家坝、韩家坝),人口规模22万人。功能定位:城市商贸中心、区级行政中心、职业教育中心,以传统商贸、文化娱乐、职业教育与居住为主的综合发展区。
  
  西城区:规划到2030年建成区面积约32平方公里,人口规模45万人。功能定位:全市中央商务区、行政文化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生产性服务基地,以行政管理、金融商务办公、总部经济、科技研发为主,配套文化教育、体育、医疗与居住的综合发展区。
  南城片区:规划到2030年建成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含小河咀、三里坪、梨树坪),人口规模28万人。功能定位:城市副中心与城市门户,以金融、商务办公、居住为主的综合发展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到2030年建成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功能定位:重点发展天然气能源化工、机械制造、冶金建材。
  河市片区:规划到2030年建成区面积约21平方公里,人口规模35万人。功能定位:能源化工产业区配套发展区,以会展、生活配套为主的综合发展区。规划搬迁河市机场至百节。
  亭子片区:规划到2030年建成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30万人。功能定位:未来达县行政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现代商贸、现代服务和现代居住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
  按照“一核、一圈、两翼、三轴”市域城镇空间布局,规划打造中部经济区、北部经济区、南部经济区三大经济增长极。
  “一核”:指达州主城区
  “一圈”:指以达州主城区为中心,大竹、宣汉、开江城区构成的半小时经济圈
  “两翼”:指渠县、万源市城区
  “三轴”:指沿达渝、达陕高速路发展轴,沿达万、达巴高速路发展轴,沿南大梁高速路发展轴。
  北部经济区: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限制发展污染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的产业。
  中部经济区:重点发展天然气能源化工、机械制造、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煤炭、建材、冶金等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金融、信息、咨询、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
  南部经济区:大力发展机械电子、苎麻纺织、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
  同时规划将福善、龙潭、樊哙、大竹河、旧院、石桥、普安、石桥铺、土溪和清河打造成10个旅游型城镇;
  将白沙、普光、南坝、胡家、三汇、临巴、琅琊、麻柳、渡市、石梯、石河、庙坝、团坝、柏林、任市、讲治16个打造成工贸型城镇;打造以集市贸易为主的农贸型城镇53个。
  以建设全国次级综合交通枢纽为契机,统筹推进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奠定达州在全国“五纵五横”骨干网络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中的优势地位,形成四川省通江达海的东通道,成渝地区北大门。
  铁路交通:加快建设高效、大运力的进出达州的铁路通道,把铁路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成达州至巴中铁路,规划建设达州至重庆、西安、万州、成都城际铁路。
  公路交通:着力构建“一纵四横”的高速公路主骨架,加速构建“五纵七横”次级干线公路,提高路网技术等级和服务水平。加强境内干线公路建设,大力实施县乡公路改造,提升县乡公路等级。一是高等级公路:建成达陕、达万、达巴、南大梁、达州至营山、通江至万源高速公路,实现达州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高速公路大通道全部贯通。同时,为强化达州中心城市环城快速交通联系及其与市域五个二级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规划建设完善“一环五射”的快速公路网络。二是次级干线公路:规划提高路网技术等级和服务水平,加快构建市域“五纵七横”次级干线公路网络。三是枢纽站场:建成国家运输枢纽客货站场9个,县级客货站场22个,构建跨区域的快速客货运输网络,形成多种运输方式协调配合,城市交通与城际交通紧密衔接的全国重要的次级综合交通枢纽。
  水运交通:大力实施渠江梯级开发,加快渠江航道升级改造,将渠江航道等级升为三级,州河航道等级升为四级道;加强达州、渠县等港口建设,力争将达州港建成年运输能力1200万吨港口。
  航空交通:适时搬迁达州河市机场至达县的百节镇,并开通更多航线。
  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采用自由式与方格网相结合的布局结构形式组织城市道路系统,形成以“三横五纵加一环”的城市快速路及片区联系性干路为主框架的城市道路交通骨架系统。
  “三横”:北横,西起外环路复兴北枢纽,经莲花湖片区后穿凤凰山与210国道相接后借道210国道南行并向西过州河大桥与巴达高速盘石出入口入城通道相接;中横,西起外环路碑儿梁枢纽向东经马踏洞上跨达州火车站后接金南大道至火车东站;南横,由外环路幺塘枢纽向东接工业大道并在木瓜铺东穿雷音铺后至亭子火车站。
  “五纵”:中纵线,北起莲花湖接金龙大道南延过化工园区后跨州河并沿城堵山侧至河市南至新达州铁路货站;西一纵,北起小河嘴州河大桥经通川路、朝阳路及新西河路至新达州铁路货站后与环城快速路相交;西二纵,北起外环路复兴枢纽向南经碑儿梁、幺塘、李家湾后与中纵线相接;东一纵,北起韩家坝与新达宣公路衔接并经张家坝后过明月江经南坝、杨柳垭、经开区后向南与外环快速路相交并与现状国道210线相接;东二纵,北接达万高速盘石入城线向南沿亭子西侧南延,串接亭子片区与主城区联系的两条快速通道。
  “一环”:指外环快速路,北起达巴高速魏兴出入口沿凤凰山西侧南下至复兴并沿铁山东麓向南至河市郑家坪后过州河并沿铜钵河北侧向东至徐家冲,并穿雷音铺后至亭子片区南缘,再向东可与达巴高带相接。通过外环快速路将渝达陕、巴达万及达营高速连接起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