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法的优缺点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一、问卷法的优点
1.收集数据快速:问卷法可以同时向大量被试发放问卷,快速地收集大量数据。
2.成本低廉:相比于其他数据收集方法,问卷法的成本较低,只需要纸张和印刷费用。
3.匿名性:问卷法可以保证被试的匿名性,使得被试更加自由地回答问题。
4.易于分析:问卷法得到的数据相对容易处理,可以通过统计软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5.灵活性:问卷法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适应不同的研究目的。
二、问卷法的缺点
1.信息不准确:问卷法存在着信息不准确的问题,因为被试可能会误解问题或者故意回答虚假信息。
2.样本偏差:由于问卷法的样本来自自愿回答者,存在着样本偏差的问题,可能不能代表整个受众群体。
3.回应率低:由于问卷法的自愿性质,被试可能不愿意回答问题,导致回应率低。
4.无法深入了解:问卷法只能收集被试的表面信息,无法深入了解被试的内心感受和思考。
5.设计难度大:问卷设计需要考虑问题的语言表达、选项设计和问题顺序等因素,难度较大。
问卷法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它具有收集数据快速、成本低廉的优点,但也存在信息不准确、样本偏差等缺点。在使用问卷法时,应该注意设计问题,提高回应率,同时结合其他数据收集方法,以获取更加准确的信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1-15
一)问卷法的特点和适用
问卷法和其他调查法一样,都是对现实情况的一种描述研究,而不像历史研究法以过去发生的事实为研究对象;都是搜集自然状态下的事实资料,而不像实验研究法那样对研究对象加以适当的控制以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
同为调查法,问卷与访谈有密切联系,它们都是通过调查对象的回答来了解情况和征询意见,但两者又有许多不同的特点:①问卷是标准化调查,即按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调查。而访谈则有标准化访问和非标准化访问两种情况;②问卷一般是间接调查,即研究者并不与被调查者直接见面,而由被调查者自己填写问卷。访谈则需要研究者与被调查者当面交谈;③问卷一般是书面调查,即研究者用书面提出问题,被调查者也用书面回答问题。访谈则是通过口头交谈来了解情况和征询意见;④问卷一般是抽样调查,即调查对象是通过抽样方法选取的。访谈对象则一般不是通过抽样选取的;⑤问卷一般是定量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访谈一般是定性调查,通常不存在从数量上推断总体的问题。
以上特点是从总体上说的,其实问卷中也有口头交谈和当面接触的,如访问问卷和电话问卷。然而问卷的主要方式是间接的书面调查。以下所讨论的也主要是间接的书面的问卷研究。
特点之中既包含着优点,也隐含着缺陷。问卷法与访谈等其他调查法相比较,具有以下一些优点:①以书面形式提出和回答问题,研究者不必与调查对象直接交流,节省时间、人力、财力,方便实用;②能够在比较大的范围内分发问卷,不受时空限制,可以根据需要抽取较大容量的样本,对于总体有较好的代表性;③如果研究设计和问卷编制得当,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搜集到关于研究对象的大量信息,效益较高;④结构性较强,标准化程度较高,便于统计和定量分析;⑤研究对象作答用时较短,且不署名,受环境干扰较小,可以了解真实的意见,比较客观。
问卷法的缺陷或局限是:①研究对象独立作答,如遇误解或歧义,研究者无法现场指导和说明,调查后发现问题也难于更改和补救,缺乏灵活性,也会影响研究的信度;②搜集的信息资料往往比较表面,不能采用当面“追问”等方法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内心真实思想,限制研究的深度;③研究者不能调控作答过程,研究对象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对有些问题不作回答,影响有效问卷的回收率和研究效度。
问卷法在考试研究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了解和认识现实情况,如了解统计报表不能反映的自学考试应考对象中在校生、打工者的比例,应考者的学习方式及不同方式的经费投入情况,学习中的主要困难,对于某些辅导材料的购买和使用情况,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二是了解和掌握有关群体对于考试改革举措的反应、意见、态度、要求和希望,如了解中学教师、家长、学生和管理人员对于高考科目改革的意见,对于会考形式变化的意见,自学考试应考者对于专业和课程调整的意见;三是调查了解社会对于考试工作的评价、意见和看法,如了解社会各界对于考试内容、形式和导向的评价,对于考风考纪的看法,对于自学考试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意见。
从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认真研究、试验,改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使它的作用完善起来”之后,我国的教育考试就走上了以“改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为主要议题的改革之旅。考试改革如同经济改革、教育改革一样,是一项需要不断设计、长期实施的系统工程,到今天还远没有完结。而在改革进程中,及时了解和掌握改革参与者、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各有关方面的动态、反应和意见,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照,对于改革的顺利进行和深入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以改进实际工作为主要目的的发展研究中,问卷调查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二)问卷的设计
问卷是问卷研究中搜集资料的工具。问卷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问卷调查的质量、回收率和有效性。
1、问卷的结构
问卷(除问卷的名称外)一般由卷首语、问题与回答方式、编码、结束语四部分组成。
卷首语。其功能相当于“自我介绍信”。内容一般包括:调查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对调查对象的希望和要求,填写问卷的说明,回复问卷的方式和时间,调查的匿名和保密原则,调查者名称等。卷首语的语气要诚恳、谦逊,文字要简明、通俗。卷首语放在问卷第一页的最上面,或者作为一封信(单独一页)放在问卷的前面。
问题和回答方式。这是问卷的主要构成部分,一般包括调查的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及其说明等内容。
编码。把问卷中的全部问题和各项答案转换为代号(如英文字母)和数字,以便运用计算机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处理。
结束语。通常是简短的几句话,对调查对象的合作表示感谢。
2、问题的种类和形式

问卷中的问题大体上可分为四类:
背景类问题。主要是调查对象本人与研究相关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收入等。它们是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的重要依据。
事实类问题(客观性问题)。指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各种事实和行为。如:“您所在助学单位的学员中来自农村的人数或比例”,“此次考试的及格人数或及格率”,“近三年间的毕业人数或毕业率”;“您参加自考后几年获得专科毕业证书”,“购买教辅材料、接受助学和参加考试各花费多少钱(答案中分别给出不等的数额区间)”;“为准备高考,除教材外,您阅读了多少本辅导材料(含习题册)”,“其中多少本是学校组织或老师建议购买的”等等,都属于事实或行为方面的问题。
意向类问题(主观性问题)。指人们的思想、态度、感情、愿望、意见等方面的问题。如:“您对于高考科目改革有什么看法”,“您认为自考的教材适于自学吗”,“您对于改进助学辅导工作有哪些建议”等等。
检验类问题。为检验回答是否真实、准确而设计的问题。
问卷中的问题有三种基本类型:开放型(结构型)、封闭型(非结构型)和混合型。开放型问题是指题目本身并不给出可供选择的答案,而由调查对象自由作答的那些问题(如果整个问卷全部由开放型问题组成,则称为开放式问卷)。封闭型问题是指问题本身给出几种答案,要求调查对象从中选择一种或多种答案作为自己的回答的那些问题。混合型问题是将封闭型问题与开放型问题适当结合所形成的问题。通常是提出一个封闭型问题,在调查对象选择答案后再提出追问性质的开放型问题。绝大多数的问卷,或者全部采用封闭型问题,或者以封闭型问题为主,再附以混合型和开放型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