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如题所述

而创新能力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由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潜在心理品质。
  通过我对这节课的学习,我认为,创新的本质是进取,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激情;创新就要淘汰旧观念、旧技术、旧体制,培育新观念、新技术、新体制。创新能力是来自于不断发问的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创新能力在一定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可以训练出来、启发出来,甚至可以“逼出来”;创新最关键的条件是要解放自己的思想,不拘泥与常规的思维,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不断的突破,做到这样就一定达到创新。
  第一是让自己有机会观察到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和亲手作实验。
  爱因斯坦回忆说:“当我还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在父亲给我看一个罗盘的时候,就经历过种惊奇。这只指南针以如此确定的方式行动,这种经验给我一个深刻而持久的印象。”正是由于亲身的接触到真实现象,大脑中有了持久的印象,使我们对已知事物存在的思考,激发我们对未知事物的追求,培养我们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最好的动力。我们才有可能在现在的接触上,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思考,突破思维,做到创新。
  第二是养成勤奋刻苦和集中注意的能力。
  数学家华罗庚常说一句名言“天才出于勤奋,聪明再于积累”。他还说过:“在中学时,别人花一小时,我就花两小时。而到工作时,别人花一小时解决的问题,我有时就可能用更少的时间去解决了。”然而,
勤奋刻苦必须以能集中注意力为前提,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决定着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科学史上思想深邃的巨人都特别能集中注意力,牛顿曾在思考时误把怀表当作鸡蛋放进水里煮;奥托弗里希回忆说“爱因斯坦特别能集中注意力,我确信那是他成功的真正秘诀:他可以连续数小时以我们大多数人一次只能坚持几秒中的程度完全集中注意力。”由此可见,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对创新取得成功是多么的重要。
  第三是善于抓住机遇。
  人的创新能力是由两类素质构成的,一是上面讲的那些素质,
第二方面的素质是发现机遇和抓住机遇的能力。《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故事是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在南阳卧龙岗隐居时,诸葛亮肯定已具有非凡智力,然而若他未遇刘备,并抓住这个机遇毅然出山,他也不会创造出那段精彩的历史,被传颂至今。创新型人才还要善于抓住机遇和创造机遇。过去几十年中我见过许多学生,
他们都具备了很好的个人素质,
后来的成就却千差万别,
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是否善于抓住机遇。韩信是历史上最会用兵的人之一,他帮助刘邦以弱胜强,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极富戏剧性的一幕。如果萧何未追上,韩信就只有回家种田了,因为他已经在项羽和刘邦那里都试过,被拒了。那样一来,韩信的抱负和才能就无机会展现,他也就成为历史上失传的芸芸众生之一。这件事说明机遇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28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白石老人挥笔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米开朗琪罗、罗丹的手里,却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很多人为自己不能创造出新的事业和生活而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白石老人挥笔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米开朗琪罗、罗丹的手里,却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身陷囹圄,但就是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卜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单调又无过于沙漠,而雷赛布竞能在沙漠中造出苏伊士运河,将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

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词。我们是要在平凡中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因此,我们可以很客观地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大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那么,怎么才能进行“创造”呢?“产生新思想”是创造最重要的前提。只要你依循下面的步骤,就一定能产生新思想。

①最初的观念:你有一个问题要解决或有一件事要做;你想找一个更好的工作;你的房子需要重新装饰一下;你想把你们公司里的废料做成有用的副产品等等,这些都属于最初的观念。

②准备阶段:现在你要调查一下发展这个处在萌芽状态的观念的所有可能的方法。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那方面的资料,阅读有关书籍,记笔记,和别人交谈,提出问题。要善于接受新的事物。这些都是开动我们想像力的跳板。

③酝酿阶段:这一阶段应该让你的潜意识活动起来。散散步,睡个午觉,洗个澡,做做其他的工作或消遣消遣,把问题留到以后再解决。如作家埃德娜·弗伯一次说过的:“一个故事,要在它自己的汁液里慢慢炖上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成熟。”

④开窍阶段:这是创造过程的最高阶段,也是创造过程中最令人兴奋和愉快的阶段。脑子豁然开朗起来,一切东西都突然变得井井有条。以查尔斯·达尔文为例,他一直在为进化理论收集材料,然后有一天,当他坐在马车里旅行时,这些材料都突然一下子融为一体了。达尔文写道:“当解决问题的思想令人愉快地跳进我脑子里时,我的马车驶过的那块地方我还记得清清楚楚。”

⑤核实阶段:不管你的见识多么高明,但开窍时得到的启示并不一定靠得住。这时便要发挥理智和判断的作用。你的预感或灵感都要经过逻辑推理加以肯定或否定。你要回过头来尽可能客观地看待你的设想。然后征求别人的意见,对自己的设想加以修正,使之趋于完善。经过核实,你往往会得出更新更好的见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有意识地锻炼,培养开阔的思路,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下面是专家总结的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①相信自己有创造力。

激发创造力最大的绊脚石,是认为自己缺乏创造力。但是,即使是最伟大的创新点子,也并非是无迹可循、难以捉摸的。以电视游乐器发明人诺南·巴希奈为例,他的灵感即来自游戏与电视。这两项现代人最喜爱的东西,经他一结合,变成了价值1亿美元的点子。其实,这只不过是一个平凡的联想。

②多读些参考书。

增加你的一般知识的有效方法是每天在睡觉前看看科普读物。请记住:几乎所有真正有艺术创造力的人,都曾经努力扩大他们的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

③经常光顾工艺品商店。

从日新月异的文具、五金百货等造型上你也许会突然获得灵感或得到某些启示。它的那些商品的巧妙布局常常会展现出许多你从未想过的作品题材。

④培养你的想像力。

找一篇你从未读过的短篇小说,读完第一段,然后试着自己接下去把小说写完。写完后,再去读原小说的其余部分。你会发现你的文学想像力比你预料的要大得多。

⑤置身新领域。

一个年轻人请教管理专家彼德·杜拉克如何成为好主管。杜拉克回答:“学拉小提琴吧。”他的意思是,任何让你置身新领域,或迫使你摆脱原先安适怠惰的活动,都可能将你的想像力激发出来。最好的活动是磨练平时不常用的另外半边脑。有时这类活动会形成神奇的组合。

⑥对你的日常生活进行重新安排。

把那些原来不相连的事物安排在一起:晚会上不常在一起的人们。午餐中不放在一起吃的食物,房间里的物品,以及每天发生的事情。通过对这些习以为常的事情加以变动,你往往会发现一些新的、有趣的组合。

⑦抬头看看你每天经过的那些建筑物。

对于那些我们认为非常熟识的建筑物,却很少有人能描述一下它们的第二层是什么样子。你可以沿着你通常去商店、学校或办公室的路线走一次,再反向走一次,沿途仔细观察整个的建筑物,你会有与以往不同的感受。

⑧多一些思考。

静静地躺着是非常养神的,在这些大脑平静的时刻,你的潜意识的创造性思维将会异常活跃。你可以漫不经心地看着某些使人安详的景物:白色的云彩,龙飞凤舞的书法,一道道帆布上的油彩,风格鲜明的东方地毯,绿色的植物,或金色的阳光。

⑨从一个新的角度观察、考虑。

用望远镜或者放大镜重新观察和发现你周围的环境或事物,从一个高建筑物上观察你生活或工作的地方将会使你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感受。你是否这样问过自己:我们是谁?我们正在做什么?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通常只有过于破碎和内向的认识。换一个角度对它们进行看待,会使我们有一个更新和更广的认识。把诸如扩大、缩小、取代、重组、颠倒、合并等动词列一张表,设法把每一个动词都依次运用到你要解决的问题上,试试看是否行得通。

⑩随时准备好。

你最好随身带一本笔记本、一支钢笔或铅笔,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带一架微型盒式录音机或录音笔。新的念头一出现,便及时地把它写在纸上或录在磁带上。

科内尔大学的天文学家、作家卡尔·塞根每次一听到心灵的“敲门声”便记录下来。他不论走到哪里,都随身带着一台盒式录音机,“有时敲击声彬彬有礼,也有时敲击声急促而持久。”塞根说,“总的说来,我发现自己被卷入激情,处于一种兴奋状态,我会坐在飞机上,听整整一章的‘敲门声’。”

准备一个地方专门收集存放与每个不同的科目有关的思想记录。这个思想库可以是文件夹,写字台抽屉,甚至是空鞋盒。当你有了好的念头,便把它手下来放好。然后当你准备就绪,开始认真考虑的时候,你就会有许多过去的设想作为基础。就让时间来为你服务吧!启示往往是在半夜里不知不觉地溜进你的大脑的。如果你正在设法解决一个难题,你把解决问题的障碍写下来,然后把它们丢在一边去睡觉,不要再去想它们,让你的潜意识起作用。当你一觉醒来时,往往已经有了新的设想或解决办法。

要随时准备好笔,在灵感降临时,不要找不到笔,或者你找不到白纸,或者你缺少颜料,或者你忙得脱不开身。随时随地组织安排好自己的工作,不论灵感何时降临,你都能够从容应付!

化创意为行动。

所有的构思都必须付诸实行,才能真正具有价值。不要吝于将创意付诸行动。试试看哪些点子行得通,哪些行不通,然后你就会惊异,自己想像出来的点子,竟然对这个世界有所帮助。肯定自己的创造能力,并付诸实行,你也能够成为创意天才。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详情
    官方电话
第2个回答  2020-06-17
其实把该做的做到最好才能创新,而不是像上面两楼说的,看看听听想想就会创新。这是现在人们浮躁的具体表现,人云亦云,不可取,踏实才能有创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