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最难忘怀的四个人中,居然没

如题所述

2018年4月4日,在春风更比朔风寒的日子里,《中国诗词大会 第三季》落下帷幕,彭敏再一次和冠军宝座失之交臂,令场内外的观众无不扼腕叹息,直呼时也、运也、命也!同时也为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的快递小哥雷海为真诚喝彩!

《中国诗词大会》,自2016年2月12日(正月初五)开播第一季之后,到2018年,在万众期待中顺利举办至第三季,并胜利落下帷幕,为第四季的开播撒下了种子。
我因为从小喜欢传统文化,所以,对古诗词也是格外的垂青。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几乎观看了全部已经录播的三十场《中国诗词大赛》的比赛。在欣赏古诗词无边韵味的同时,整场《中国诗词大会》中还有几位选手和点评老师,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第四位,武亦姝。

这个才气逼人、清秀大方的小姑娘叫武亦姝,00后,除了毫不费力的夺取了《中国诗词大会 第二季》总冠军的宝座并拿到了至今为止《诗词大赛》的最高分317分外,还获得了2017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的荣誉称号。
这一切别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成绩,似乎对她而言都不算什么。我想了想,除了才气,最关键的是她的气度,好像这一切对她而言,都是探囊取物一般。就冲这份气度,她就应该列为第二位,但总有一些原因,会让我们情不自禁的让才气为它们让位,比如屡败屡战的奋斗精神和具有传奇色彩的佳话逸事。

她出场伊始,众多网友就为她的才气所折服,直接发出“这个00后的美少女,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这样的感叹。
武亦姝把陆游、苏轼和李白奉为自己的偶像。
在飞花令的争夺环节中,小姑娘才思敏捷、全程微笑,大有俾睨天下的态势。不得不让人感叹:这个才上高一的美少女,诗词量的积累,实在不是人能望其项背的。
第三位:陈更

陈更,北京大学理工女博士,上世纪九零后,陕西咸阳人。
对于陈更,参赛的时候 一身新知识女青年的装束,让人很容易对她心生好感。更主要的是,从她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沉稳和内敛,而不是才气。仿佛她的才气,早就凝练为本身的韵味,已经从属于她个人,不再独立,成为她的附庸。
但可惜的是,她最好的成绩,就是无数次的夺取擂主宝座,然后再被赶下宝座。更为戏剧性的是,总是让人感觉,她始终是被一个特定的男人给赶下去的,这样的效果,在诗词吟唱的衬托下,远比诗词更为精彩,更能夺人眼球。
她参加了全部三季《中国诗词大会》,积累了广泛的人气,但可惜的是,网络上关于她的讯息,却是不多。不由让人想起一个词:大家闺秀!
第二位:彭敏

彭敏,这位生于湖南的北大在读硕士,无可否认他拥有深厚的文学功底。
因为他不但连续两季夺得《中国诗词大会》的亚军,而且还是2015《中国成语大会》的总冠军和第三届汉字听写大会第四现场年度总冠军。这些还不算完,他还在2016年2月,出版了自己的励志散文集。而且更让人无语的,是他跨度巨大,驳杂的各种爱好:诗词曲赋、琴棋书画,关于传统文化中的文学方面,似乎没有他不感兴趣的。
因此,他被称为是新时代的“万能文艺青年”,和他的气场相当吻合。

他的出场,给我的感觉,带来的就是博学和儒雅,还有沉稳。符合我心中对于一个学者的全部关于气质的描述。他是坚定且不屈的,有着文人应有的风骨。而且他还是能够包容的,他以不到而立的年纪和无往而不利的气势,在接连挫折之后,能微笑着祝福异军突起的对手,然后郑重说出“一语成谶”这四个字,我是佩服的。
他的对待结局的态度,体现出了他的文化内涵和气度心胸。我一直想送给他四个字:虽败犹荣!,但苦于没有机会可以接触到他,那就在这篇文字中送给他。
彭敏和陈更,是我所喜欢并且印象深刻的两个人,两位才子佳人,我希望他们能有更好的结局。
第一位:康震

第一位,本应该是主持人董卿。但正是因为董卿是主持人,所以,尽管她所有场次的表现都无可挑剔,依然不能入选。我把第一位的位置,留给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康震教授。
在《中国诗词大会》之前,康震教授就是《百家讲坛》的著名讲师,但当时,还没有看到他神采飞扬、气势如虹、声振寰宇的风采气度。直到《中国诗词大会》,他担任《大会》的点评嘉宾的时候,似乎他身上沉睡的昂扬气势和雄浑才情才被充分释放。

康震教授无疑是一位学者兼具才子气质和诗人情怀的浪漫主义人士,他的表现往往会受到他情绪的左右,从中可以看到他的血性和秉性,我甚至一度怀疑,以他这样的特质,居然能够胜任办公室主任这样的一个职务!但当我看到他口灿莲花、博学通达和情绪激昂的点评的时候,我释然了。
作为一个中国人,没有人能抗拒文化的吸引,也没有人能真正抗拒一个赤诚且有崇高理想的才子。因此,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我为我们的民族感到自豪:我们,无愧于一个诗的国度,也无愧于文明古国的称号。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有着像康震教授这样的领军人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