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爬山虎的脚》是按什么顺序记序的

小学课文《爬山虎的脚》是按什么顺序记序的

《爬山虎的脚》是以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记叙的。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了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又讲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最后讲了爬山虎脚的特点。

课文先写爬山虎的叶子,从刚长出来到长大,叶子的颜色从嫩红变成嫩绿,长大后的叶子引人注目,并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

课文的重点部分是第3至5自然段,作者形象地把爬山虎茎上的卷须比作“脚”,非常生动地描写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向上攀爬的。它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它的形状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颜色如新叶。在第4自然段中,作者通过“触、变、巴、拉、紧贴”等一系列动词,清楚地写出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与墙的关系:它的脚要是没触着墙就会枯萎。

通过读文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爬山虎的观察细致入微,而且是连续观察了很长时间。

扩展资料:

《爬山虎的脚》赏析:

将《爬山虎的脚》作为小学课文,一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连续地观察事物的,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下来的。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读后使我们也产生了探究的愿望,激起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爬山虎的特点:

爬山虎生性随和,适应性强,喜阴、耐干旱,在一般土壤中都能生长。爬山虎占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大。一根茎粗2厘米的藤条,种植两年,墙面绿化覆盖面便可达30至50平方米。由于爬山虎的茎叶密集,覆盖在房屋墙面上,不仅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而且由于叶片与墙面之间的空气流动,还可以降低室内温度。它作为屏障,既能吸收环境中的噪音,又能吸附飞扬的尘土。爬山虎的卷须式吸盘还能吸去墙上的水分,有助于使潮湿的房屋变得干燥;而干燥的季节,又可以增加湿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爬山虎的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9
先总的写出了这种植物爬山虎,再分别写它的叶子,脚.
按从整体到局部顺序
第2个回答  2018-01-10
课文《爬山虎的脚》是按时间顺序和事情的发展顺序来记叙的。
《爬山虎的脚》是冀教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课文,也是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课文。作者叶圣陶。本文章介绍了爬山虎是如何爬墙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1-09
《爬山虎的脚》是按(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记序的
第4个回答  2018-01-09
按从整体到局部顺序.
先总的写出了这种植物爬山虎,再分别写它的叶子,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