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有点“斜”?怎么个“斜”法呢?

如题所述

     从谷歌地球上看,故宫是斜的,不是正坐北朝南的子山午向,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人,现在的专家学者对此也是众说纷纭。多数认为“故宫的斜是为了坐向元上都”。笔者的观点是:从风水学上讲,这是子山午向兼壬山丙向3分,“丙子--丙午”分金,坐危星2度,向张星5度。撇开了孤虚、杀耀、差错、空亡,属于48珠宝旺相分金。北京的中轴线以此延伸。 “分金坐度” 是风水学上的关键和核心,几千年来,风水术在中国是一直被王公贵族乃至平民百姓所崇尚的学说,故宫的建筑肯定是依照中国风水术所建造的,其他所有解释都是附庸之说。

     我国风水学三合派的“分金坐度”与现代科学鉴定的“磁偏角”基本吻合。正常情况下,在我国磁偏角最大值可达6度,一般情况下为2--3度。“分金坐度”的48珠宝就是地磁子午的偏左或右2.5度。本人认为48珠宝分金,事实上是矫正了磁偏角,以求子山午向或其他山向的地球正向。在我国磁偏角是向西偏的,故宫建筑是以地磁的正子午朝东偏2.5度,“丙子--丙午”分金,正好是地球的正子午。可见古人风水学的伟大之处,通过东偏2.5度,九五之尊才真正坐在了地球正南北向的位置之上,从而包揽宇宙,统领万方。《罗经透解》曰:“24山向,四维八干正中一度为大空亡,地支两边各一度为小空亡,大凶,分金架线绝不可相侵,地支山向正中1度为孤虚、杀耀、差错,亦不可用之。”故宫 “子山午向”属于地支向,岂有坐正子午之理!今天我们所测到的南北极是地磁的南北极,并非地球的南北极,古人通过罗盘的2.5度分金给与了矫正。所以正确的中国古代建筑都是斜的,没有正向,可见,所持“故宫的斜是为了坐向元上都”之说,纯属无稽之谈。殊不知,故宫的歪斜是中国古代风水术使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4

长篇大论又是贴图又是考证,又是天文又是地理的。又是精确度的,都是扯淡。避开正方向的煞。避开正方向的煞。避开正方向的煞。这是风水学常识。这是风水学常识。这是风水学常识。常识不需要长篇大论。常识不需要长篇大论。常识不需要长篇大论。找个现代修的公墓,看看公墓整体,每个墓穴,哪个是正的?是正南正北的?现代科技跨越什么磁偏角了吧。找个卖墓穴的销售问问。找个风水先生问问。你再去看看西安、南京城墙,也都是斜的。而且斜的角度还各不相同。什么元上都、什么技术条件。。。搞笑。再给你们讲个常识:元代皇宫被朱元璋连根拆了。现在故宫修建于明永乐年间,基于朱棣的燕王府基础。元代皇宫在故宫往北,压根就不在现在故宫的位置。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1-03

故宫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它里面总共有8703间屋子,可以说它就像一个“围城”一样,通过四周的围墙,把如此众多的宫殿都包围在其中。

  可是问题来了,万一北京下大暴雨,积水了怎么办呢?一积水,岂不是那么多的宫殿都要被“泡”在水里排不出去?

  各位可别觉得北京城好像下雨比较少,不会积水,历史上可是有很多次的哦,比如明英宗时期,就是现在热播的《女医明妃传》里男主角朱祁镇那个时候,北京就下过连天的暴雨,历史上记载那次大暴雨造成北京城大积水,几乎把北京城九门都给淹了。再比如说最近的2012年7月的那次北京大暴雨,几乎造成整个城市的大瘫痪。

  可是,还真神了,历史上无论哪次“水灾”,故宫都幸免于难,没有任何的积水。

其实原因很简单,一个是因为故宫建的确实有点“斜”;一个就是因为故宫非常发达的排水系统。其实故宫的建造完全是建筑师们顺应自然规律的结果,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咱们北京城的地势来建的,北京北依燕山,东临渤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而故宫的建造也依据这个标准,也是建的“北高南低”。

  据相关专家测绘得出:故宫的北门神武门地平标高46.05米,南门午门地平标高44.28米,差约2米。

  就是这高差的2米,让故宫呈一个“斜坡”,万一真下暴雨了,雨水可以顺势流下,同时故宫宫内铺设了无数的沟道,这样利于雨水能及时的排出宫外,我们现在见的内金水河就是其中的典型。

所以啊,故宫从来没有遭过“水灾”的原因,很重要的,就是因为它本身真的有点“斜”。最后,不得不给当年的设计者和建造者们点100个赞,简直太完美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