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容易有高原反应?哪些人不能去高原地区?

如题所述

容易有高原反应人群:平原人快速进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时大约50%~75%的人出现急性高原病,本病的发生老年人低于青年人,女性低于男性。

急性高原病的发生率与男性的体重指数(体重/身高2)呈正相关(p<0.05),与女性的体重指数无关,说明肥胖男性易感性大。特别不能去的人群:肥胖男性最好不要去。

扩展资料:

高原适应不全的速度和程度决定高原病发生的急缓和临床表现。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分为3种类型,即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彼此可互相交叉或并存。慢性高原病(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又称Monge病,较少见。

主要发生在久居高原或少数世居海拔4000m以上的人。有慢性高原反应、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血压改变和高原心脏病4种临床类型。急、慢性高原反应是急、慢性高原病的最轻型。

1、急性高原反应(acute high-altitude reaction)

很常见。未适应者一天内进入高原地区后6~24小时发病,出现双额部疼痛、心悸、胸闷、气短、厌食、恶心和呕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与饮酒过量时表现相似。

有些病例出现口唇和甲床发绀。通常在高原停留24~48小时后症状缓解,数天后症状消失。少数可发展成高原肺水肿和(或)高原脑水肿。

(1)由平原快速进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海拔更高地区,在数小时或1~3天内发病。

(2)有下列表现之一或一种以上者应考虑本病:

①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胸痛、失眠、嗜睡、食欲减退、腹胀、手足发麻等症状,经检查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者。评价症状的程度主要依据头痛及(或)呕吐的程度(轻、中、重度),并结合其他症状。

②休息时仅表现轻度症状如心慌、气短、胸闷、胸痛等,但活动后症状特别显著者。

③有下列体征者,如脉搏显著增快、血压轻度或中度升高(也有偏低),口唇及(或)手指发绀,眼睑或面部水肿等。

(3)经吸氧,或适应1~2周,或转入低处后上述症状或体征明显减轻或消失者。

2、慢性高原反应(chrollic high altitude reaction)

是急性高原反应持续3个月以上症状不消失者,表现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心悸、气短、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手足麻木和颜面水肿,有时发生心律失常或短暂性昏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高原反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1

“高原反应‘强壮者大于瘦小者;男性大于女性;年轻人大于老年人’

以下3类人应慎入高原:心、肝、肺、肾、脑等器官有病变的人;高血压、严重贫血者;孕妇及哺乳期的妇女。因为这些人群对高原环境的适应能力差,突发急性高原病的可能很大,并且这种高原病还会加重自身心、肝、肾、肺等重要器官的负担,使病情加重。

另外,孕妇突然进入高原地区,也存在流产等健康风险。

有七类人群,不适合高原游

1. 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显著心率失常、静脉脉率在100次/分以上、严重高血压病和各种血液病患者。

2. 患有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扩张、哮喘、间质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其他各种呼吸功能不全、活动性肺结核者。

3. 患有癔病、癫痫、严重神经衰弱、脑血管疾病者。

4. 重症胃肠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活动期、慢性活动性肝炎、肾功能不全者。

5. 糖尿病未控制及其他严重内分泌系统功能不全者。

6. 曾有过高原心脏病、严重高原昏迷、高原肺水肿病史者,以及曾有症状明显的高原反应、高原高血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病史者。

7. 高度近视或病理性近视者,因低氧可诱发视网膜剥离导致失明。

扩展资料

如果高原病“撞上”感冒,就很危险了。何青峰说,一旦呼吸道感染,即使是轻微感冒,都有可能导致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两种急症而夺命。

就算是在平原感冒,也最好痊愈一个月后再去高原。因为高原环境会影响机体的抗高原反应能力,这些损害通常需要一个月才能完全恢复。

健康人群至少要进行心电图检查和血常规的检查,看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的隐患,以及是否贫血。如果存在上述问题,在高原环境很容易诱发心律失常或缺氧。中年以上的旅游者,最好还是查一下是否有高血压、冠心病,如果有,最好不要轻易高原游。

应多带些药,比如感冒药、抗生素类药、利尿药、心脏急救药、皮肤过敏类药物,防止呼吸道哮喘类药物,以及预防高原紫外线灼伤类擦剂等。

参考资料:

人民网-身体越好高原反应越大吗 专家称此说法有科学依据

人民网-46岁副教授游敦煌因高原反应离世 7类人不宜高原游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5-06

韩红的一首《天路》,让我们知道了祖国的强大,使铁路通向了青藏高原,也增加了无数人想去那个令人心旷神怡的青藏高原去看看。比如西藏是多少人心中想去的地方,但是西藏是一个高原地区,海拔很高。很遗憾的告诉你们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7

容易有高原反应人群:平原人快速进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时大约50%~75%的人出现急性高原病,本病的发生老年人低于青年人,女性低于男性;急性高原病的发生率与男性的体重指数(体重/身高2)呈正相关(p<0.05),与女性的体重指数无关,说明肥胖男性易感性大。

特别不能去的人群:肥胖男性最好不要去。

高原反应解析

简介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急性高原病的国家。远在328年汉成帝大将军杜钦向当时的丞相王风上书,建议不派专使去克什米尔及阿富汗等地。因为去这些地方要穿过皮山山脉(今喀喇昆仑山口)的大头痛山和小头痛山,会引起剧烈的头痛、头晕及呕吐。这些症状同现代急性高原病的表现一致,足见当时已对高原病有了认识。

    急性高原病(acutealtitudesickness)是人体急进暴露于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病理性反应,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玻目前,关于急性高原病的命名和分型,国内外基本趋于统一。

病理原因

    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与上山速度、海拔高度、居住时间以及体质等有关。

    一般来讲,平原人快速进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时大约50%~75%的人出现急性高原病,但经3~10天的习服后症状逐渐消失。

    多数人认为,本病的发生老年人低于青年人,女性低于男性。

    急性高原病的发生率与男性的体重指数(体重/身高2)呈正相关(p<0.05),与女性的体重指数无关,说明肥胖男性易感性大。

进入高原特别注意事项

    上山前使用乙酰唑胺,地塞米松,刺五加,复方党参,舒必利等药对预防和减轻急性高原病的症状可能有效。

    初入高原时应多食碳水化合物类、多种维生素和易消化食品。高碳水化合物食品可提供葡萄糖和增强肺部弥散能力,以便在高原进行重体力劳动。

    未恢复前禁止饮酒。

总结

经多年研究发现,发现症状及早处理和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但是延误诊断和治疗者严重会导致死亡。所以凡是发现病状护理无法适应,请及时送往当地医院治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7-06
因人而异,未上高原前很难遇知。身体弱者未必反应大,体魄健壮者未必无反应。每个人的反应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瘦人好于胖人,女士好于男士,矮个子好于高个子,年轻者好于年老者。容易有高原反应基本有以下几类人群:
1.肥胖者由于耗氧量较高,出现高山病的机会一般大于较瘦者。
2.平时有低血压的人容易出现高原反应。
3.低血糖的人容易发生高原反应。
4.老年人容易有高原反应。
5.亚健康人群更容易有高原反应。
进藏除了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外,对于健康的身体并无特殊要求,有严重呼吸气管、心脏、心血管、精神方面疾病的人不宜进藏,因此,对于有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支)气管炎、糖尿病、感冒的患者限制进藏。
在进藏前对身体做一次心肺方面的检查,确认是否患有以上几种严重疾病。
西藏一般宾馆或有一定规模的城镇都有医院或卫生院,轻微的高原反应建议通过自我调节来适应它,严重的可以看医生。出现高原反应后,应多休息,少活动,坚持进食,可服用一些缓解高原反应的药品,奥默蓝养片,红景天,西洋参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