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玩具堆成山,你都是如何处理这些玩具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2-26

为了让宝宝玩的开心、玩的聪明,爸爸妈妈买起玩具来真是毫不手软。但是你可能想不到,益智启蒙、给孩子带来快乐的玩具,也可能藏有致命的隐患。比如不久前,就有这么件让人心痛的事情——

1岁3个月大的小姑娘玉琳,误吞了6颗9岁哥哥的磁铁玩具——“巴克球”,导致肠道穿孔、肠粘连、腹腔化脓以致生命垂危。这种名叫巴克球的磁铁玩具,被誉为“磁王”。很多颗巴克球能依靠自身强大的吸力,凹出各种想要的3D造型。但是如果不小心吞食了,它强大的吸力就会在肠道内造成严重伤害,比如堵塞甚至穿透胃、肠,引起血液中毒甚至死亡。虽然很多产品说明上标有适合14周岁以上人群使用,但这些信息往往被埋在产品信息很不显眼的地方。加上“开发智力、刺激左右脑、提升动手能力”的一大堆噱头,还真挺让人动心的。而它小颗粒+夺目的色彩,非常容易被孩子捡起误吞,隐患也就这样埋下了。除了巴克球,藏有各种隐患的玩具还真不少。如果你们家里有这些,就一定要小心。

带娃真的是一项特别累的活,没经历过的人不会了解那种要虚脱的身心俱疲的感受。前几天朋友说她帮嫂子看了一天孩子,累得晚上躺床上一觉睡到大天亮,我还开玩笑看你有孩子了怎么办。但只有宝妈懂那种感受,关键现在很多妈妈连个整觉都没睡过。其实带娃累不累取决于宝妈会不会带,做到下面几点让你轻松带娃!一、晚上喂奶有绝招,孩子喂饱不闹饿对于第一次当妈妈每天夜里被孩子饿得吵醒是种什么样的体验?恐怕很多宝妈都苦不堪言。还有很多宝妈表示,自从有了孩子从未睡过一个好觉。宝妈都知道宝宝晚上哭闹是饿了,所以要从根源解决问题。二、抱孩子方式要正确,哄睡效果更加好不知道什么时候摇晃孩子成了哄睡神器,有些家长就经常抱着宝宝摇摇晃晃的,可家长不知道这对你家宝宝的大脑伤害很大,说不定你家宝宝睡得快就是你摇晃晕的。尤其你养成习惯,宝宝也适应了,你不摇晃他就不睡,时间久了睡觉越来越难哄。孕妈最好一开始就让孩子躺在床上困了自然入睡,一点一点养成习惯之后睡觉就方便很多。

在这个流感高发季节,全家一起抗病毒至关重要。最近有很多来咨询我的宝妈,我都共同有推荐一个食疗方,全家平时都可以吃。那就是金桔蜜饯!它不仅美味好吃,有行气解郁,消食化痰,有生津利咽醒酒的作用,常吃金桔还可增强机体的抗寒能力,防治感冒。家里常备一罐金桔蜜饯,不用担心老人孩子喉咙不适。1.金桔洗净,用淡盐水浸泡半小时左右,晾干至无水;2.将金桔对半切开去核,放进瓶子里腌渍三天,瓶子要先洗净晾干,不能有水份,不然金桔会变质;放的时候一层金桔一层糖,糖会往下跑,没关系的,到一定要一层层放,放到顶层的时候可以多放点糖(砂糖、冰糖都可以,冰糖要先碾碎),盖紧盖子放三天,期间金桔在糖的作用下会出汁水,可以适当放倒瓶子,让上层的浸泡在水里;3.三天以后就可以开煮了,连同汁水一起倒进不锈钢锅里(一定要不锈钢的,不能用铁!!)大火煮沸五分钟就可以关火了,沥干汁水放进平底的烤盘平摊开,然后晒干(想要快点的,进烤箱烤干也可以,90℃烤至少2-3小时),太阳风干会比烤干的好吃。

第2个回答  2017-12-26

孩子天性爱玩,家里有孩子的总是欢声笑语不断,为了逗孩子开心爸爸妈妈可是煞费苦心,经常买一堆玩具给他们,觉得益智又有趣。有钱就给孩子买一大堆玩具,然而真实效果还没玩具少的好。

玩具是宝宝童年必不可少的东西,不论是有钱人还是一般的家庭,只要家里有孩子的都会或多或少给宝宝买玩具,别人有自己也不能少。

明星们也不例外,生了孩子后的他们也是普通的父母,想给自己的孩子最好的,汪小菲晒出的家庭照就看出来他们家对宝宝的宠爱,玩具多的吓人!

很多人都说很羡慕,人家有钱有条件给孩子买,但是专家却说并不是玩具越多越好哦,玩具多了会影响孩子成长发育呢。

孩子玩具不宜多,多了会让孩子的专注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整天对着玩具玩个不停,而且玩具多了并不会益智,还会影响孩子智力发育!孩子玩具的数量保持在五个左右就可以了,宜精不宜多哦。

第3个回答  2017-12-26

父母的困惑

发给无忧君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家教严格的家庭,不会主动要求什么,我觉得是父母的教育方式的原因,什么东西都是他们自己觉得需要才买,根本不理会我的感受。直到现在我仍然不会要求什么,包括对自己、对别人都没什么要求。我家的经济条件比较好,但由于自己儿时的一些经历,所以对孩子的要求我向来是有求必应。开始儿子不停地要这要那,我们家玩具多得都无处下脚。前一段时间我还考虑要不要再答应儿子的要求给他买玩具,因为好多玩具他买回家就扔在一边根本不玩。可最近,儿子再也没有买玩具的要求了,“随便”变成了他的口头禅。我不知道儿子这是怎么了。难道和我小时候完全相反的满足方式却形成同样的后果?

无忧君来解惑

这一对母子在想法上是两个极端,说明了他们从自己童年的经历不同,得出了两种错误的观念。妈妈以为:满足需求就可以使欲望越来越强。童年的经验,的确对成人今后的判断事物的能力有所影响。比如:从小吃面食的北方人,长大了很少会馋米饭,因为他童年的生活中没有这个经验。这位母亲在童年时所缺的,并不是欲望的被满足,而是对自己需求表达,是对自己心声的倾听。

试想

有时候真的是父母不满足你的需求吗?很多事是你根本就没有说出口,其实只有主动表达、沟通才是亲子间互相了解的基石。

>任何需求都会因过多的满足而“腻”

有一句老话:如果你想毁掉一个孩子,那么你就总让他心想事成。孩子能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并从中获得一定的快感,这就会强化他对自己需求的表达,从而促使表达更加准确。一方面鼓励孩子学会表达自己内心的需求,而另一方面对于孩子的需求,家长要有所选择,满足孩子合理的需求。让孩子接受“延迟满足”;拒绝孩子时,语气要温柔,但态度要坚决,并将拒绝的理由告诉孩子,让孩子经历适当的拒绝。这样,需求与努力联系起来,孩子获得的满足感会更多。

满足孩子的要求一定要有“度”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其身心发展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其次是亲友、同学及朋友等。孩子明亮的双眼如同一部录像机,不断探索、观察周围人、事、物的变换,但因其心智无法分辨好坏善恶,所以大人对孩子肯定的程度,若无限纵容孩子的要求,会导致孩子性格自私、没有节制,造成负面的效果。

教育的路上酸甜苦辣,无忧君的宗旨是帮每一位家长分忧解难,实现育儿无忧!您有育儿方面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留言给我们哦!无忧君的怀抱一直为大家打开。

第4个回答  2017-12-26

了解更多有趣的育儿知识,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吧!

记得我们这代人小时候,一个陀螺、一把玻璃球,就能开开心心的玩一天,随着时代的进步,各式各样的玩具层出不穷。家长们苦恼的也不再是孩子没有玩具,而是玩具太多。积木、球、玩偶、游戏机等等,遍布家里的各个角落。

为什么家长会不停的给孩子买玩具呢?

♣教育目标的驱动

现在的玩具都讲究“寓教于乐”,在设计上包含着各式各样的学问:音乐、故事、古诗词、益智游戏等。许多家长认为,这样的玩具能够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

家长的想法是挺好,但是现实是怎样的呢?许多玩具都是空有亮丽的色彩、动听的声音,孩子需要做的仅仅是按下按钮。然后,玩具在旁边唱啊跳啊,孩子却自己玩自己的,并不需要孩子自己动手或动脑。

有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我们日常的东西,如空盒子、木制的勺子、锅碗瓢盆、空燕麦的容器、爸爸妈妈的鞋子等等,在孩子眼中反倒更有趣。”,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家长的攀比心理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家长都有一个这样的心理:我家孩子不能比别人家的孩子差,别人孩子有的,我的孩子也要有,还要比别人的更高级。

只要孩子回家说:“今天又看到xxx有了新玩具,自己也想要”,妈妈立马就会买给孩子。其实有些时候,孩子并不是真的喜欢那个玩具,他只是看到别人有,自己也想有一个罢了,当玩具真的买回来,孩子却不玩了,扔在家里变成了没用的垃圾。

♣对孩子有所亏欠,拿玩具来弥补

有些家长平时忙于工作,早出晚归,感觉给孩子的陪伴太少,有所亏欠。于是,就无止境地为孩子购买贵重的玩具,以此来弥补内心的缺憾。

斯坦福大学儿童发展研究和培训中心的专家Tom Limbert说:“父母特别是单亲父母,经常会买很多玩具,来弥补自己在陪伴孩子方面的缺失。”,这其实并不能起到什么弥补的作用,对孩子来说,再多的玩具也不比上父母的关怀。

玩具太多,反而对孩子有害!

♣阻碍孩子想象力的发挥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玩具设计都非常的人性化,可以说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孩子不用去想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各式各样的玩具就摆在眼前,随便挑吧!

而且,现在大多数的玩具都可以说是很“高科技”了,不需要动手,也不需要动脑,按下按钮,拿起遥控器就可以开始玩了。这样一来,孩子自然没有了发挥想象的空间。

♣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美国一项学龄前儿童玩具情况的研究显示,过多的玩具会损害孩子的认知能力,因为他们会在成堆的玩具面前无所适从,无法集中精力玩其中的任何一件。这也就是咱们平时所说的“挑花了眼”。

一位幼儿园老师曾经说过:“幼儿园的玩具不计其数,有的孩子面对一件玩具,刚拿起来,还没看明白是什么,就扔下了。因为他们面前还有更多的选择。于是,很多孩子就像狗熊掰棒子一样,掰一个、丢一个,玩一样、扔一样,结果什么也没玩明白。”。

♣导致感官超载

许多成年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逛街的时候,商场里的东西琳琅满目,我们反而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也不知道该看什么、该买什么,最后可能什么也没买成。

孩子和大人是一样的,如果家里的玩具泛滥,孩子也不知道该玩那个好。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感官超载”。

感官超载导致孩子无法分出精力去关注其他事情,他们被各种玩具缠身,难以对阅读、绘画和音乐产生兴趣,也没时间理会身边的小伙伴,无暇走出室外去亲近大自然。这样,自然是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不利的。

如果孩子身边没有那么多的玩具,会发生什么?

斯坦福大学的Limbert博士说,“没有太多玩具干扰的孩子,会想办法探索周围的环境,这就是他们的学习。他们会把厨房的锅碗瓢盆变成架子鼓、把奶奶的毛线球当足球踢、用一个空瓶子收集漂亮的花朵和池塘的蝌蚪、他们还会模仿成人去做饭、扫地、过家家......”,孩子有太多有意思的事情,需要花时间来观察和体验,而这些都是玩具给不了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