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的主要景观有哪些?

如题所述

泰山,古称岱山,也称岱宗,春秋时改称今名,因地处东部,又称东岳。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因古人以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古之帝王每每要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告天地,故有“五岳独尊”之说。其山势突兀峻拔,景色壮丽,有众多的名胜古迹。

泰山的主要景观有岱宗坊、王母池、红门宫、万仙楼、斗母宫、柏洞、壶天阁、回马岭、中天门、云步桥、对松山、五大夫松、升仙坊、南天门、无字碑、经石峪刻经、鸳鸯碑、纪泰山铭、碧霞元君祠、日观峰、王皇顶、后石坞、黑龙潭、普照寺等。

岱宗坊是由东路步行登泰山的起点,为四柱三洞式石坊,全部选用优质花岗岩砌筑,上覆石瓦,单檐挑角。坊东西两侧为岱宗坊游园,人们多在此休憩。

王母池,古称瑶池,也叫群玉庵,位于岱宗坊北面,再转折向东不远处,王母池传为王母约会群仙的地方。这是一组依山傍水,高下相间,玲珑紧凑的古代建筑群。唐代诗人李白在《游泰山》诗中也有“朝饮王母池,暮投天门阙”的诗句。

现存多为明清建筑,三进式院落,平面呈长方形。从前院到后院逐步登高。内中有王母池,池西为王母泉,泉水清澈、甘洌,经年不涸。

红门宫因其西北悬崖有两块并列如门的红石而得名,登上台阶映入眼帘的是4座石坊,前后相连,故有小坊群之称。第一座牌坊为一天门坊,初建于明代,清康熙年间重修。

其后紧连着就是孔子登临处石坊,再后是天阶坊和瞻岩初步两座石坊。它以飞云阁为中心,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为弥勒院,西为元君庙。另建有更衣亭,乃是帝王登山换銮更衣之处。

万仙楼旧称望仙楼,坐落在红门宫以北,为一跨盘道楼阁式建筑。门洞高4.4米,上层楼阁3间,重梁起架,九脊歇山顶,覆黄色琉璃瓦。门洞之阴上刻“谢恩处”3字,传为旧时帝王登山,地方官员送驾至此谢恩返回之处。

斗母宫坐落在泰山龙泉峰下,东临溪水,原为供祀“先天斗母大圣元君”,传说是北斗众星之母的道观,后改为佛门的尼姑庙院。斗母宫分南北三层院落。中、北两院各有大殿3间,宫中有殿宇、楼阁、亭榭、庑廊等房屋数十间。整个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

宫门西向,门口枕石上有琢雕精细、形象逼真的石狮子一对。南院寄云楼建于1914年。北院正殿为送子观音殿3间,东轩为听泉山房,凭牖远眺,可观泰山著名胜景三潭叠瀑。宫前一棵明代古槐,犹似卧龙翘首,故名卧龙槐。此处景致静中有动,别具一格。

柏洞在斗母宫北面,盘道两侧山崖上布满古柏,连绵上千米,使人犹如进入了一个由柏树组成的隧道之中,故有此称。

这里古柏茂盛,荫翳蔽日,人行其间,虽在盛夏烈日之下,也觉清爽可人,多在此休憩。

壶天阁在柏洞北面,始建于明代,原名升仙阁,清乾隆年间扩建后改今名。所谓“壶天”即道家所称的仙境。门洞两旁镌有对联:

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造极顶千层尚多福地。

阁楼为重檐歇山式,黄色琉璃瓦覆盖。阁北为元君殿,阁西有倚山亭。

回马岭位于壶天阁西侧,旧称石关,也叫瑞仙岩。盘路上立有石坊,上书“A马岭”3个朱红大字。使人意识到登山至此,道路险峻,马已不能上,只可徒步攀登了。这里重峦叠嶂,峰回路转,形势险要。

中天门位于泰山中、西两路交汇处,也叫二天门。高踞于黄岘岭之上,为泰山主峰屏障。中天门石坊立于十二连盘和倒三盘的结合处,旁有巨石仆卧如虎,因名伏虎石,石壁上有清吴大A大篆“虎”字,古朴雄健。

云步桥位于中天门上,因石桥飞架在云雾缭绕的断崖之上,人行至此如在云中漫步,故名。云桥高悬如虹,百丈崖瀑布似白练倾泻而下,是为“云桥飞瀑”,乃泰山十大自然景观之一。

五大夫松石坊下有巨石一块,上刻“飞来石”3个大字,是明万历三十一年也就是1584年在一次狂风暴雨中,从山上滚落下来的。

山坡上有古松一棵,状若伞盖,长枝下垂如拱身行礼迎接宾客,故名望人松,也称迎客松,相传为秦时古松,已成为泰山标记之一。东北悬崖上刻有清乾隆皇帝《朝阳洞诗》,俗称万丈碑,为泰山最大的摩崖石刻。

对松山又称万松山,或称松海,位于南天门下。这里两峰对峙,松生绝壁,云出其间,风起则松涛轰鸣。清乾隆皇帝至此,遂有“岱宗最佳处,对松真奇绝”的赞叹。

升仙坊,在南天门下“十八盘”的盘道中间。以此坊为界,坊南谓“慢十八”,坊北为“紧十八”,旧有过得此坊便可成仙之说。

此石坊始建于明代,系两柱一洞的跨路坊。在此处抬头仰望南天门,但见盘道陡峭,犹如天梯悬空,回视来路,青峰浮云,碧海涌波,宛若置身天街。

南天门坐落在登山盘道的尽处,又名三天门。翔凤、飞龙两峰雄峙东西,天门扼隘口而立,险中出奇,气度非凡。门分两层,下为拱形门洞,上为阁楼,名摩云阁。门西侧有元代杜仁杰撰、严忠范书写的《天门铭》石碑,铭词古雅,楷法端严。

无字碑矗立于泰山极顶处,高6米,宽1.3米,厚0.9米,重约170吨,由石灰岩琢磨而成。其形制自下而上渐次收分,顶部覆以方石一块,其上又叠置一小型雕柱,遥观如一通巨型经幢。

据清代学者顾炎武考证,此碑当系汉武帝封禅泰山时所立。当是汉武帝刘彻自认为“受命于天”,“功高莫名”,任何语言、文字都不足以充分表达其丰功伟绩而已。

经石峪刻经位于泰山中路东侧大罗汉崖山涧之中一块约3000平方米的石坪上,自东而西镌刻有47行经文,内容为北朝以来广为流行的《金刚经》。每个字径约50厘米,铭一两厘米,被后人尊之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经文隶书,字体圆润,气势雄奇,是我国重要的佛经刻石。

鸳鸯碑,又名双束碑,是泰山现存最早的唐代碑刻,内容为唐高宗至德宗年间六帝一后时期岱宗观修斋建醮文书,共27篇。其中仅武则天时期的就有9篇,并保留了武则天独撰的一些新字。这种造型新颖、集中刻石纪事的碑刻,为我国碑刻史迹所仅见。

纪泰山铭,雕镌在泰山极顶大观峰东侧,全文4段,24行,每行51字,共996字,连同额名正好1000字。这是唐玄宗李隆基于725年封禅泰山时亲自撰书,也是他封禅泰山的历史见证。铭文由隶书写成,形制端庄,书艺遒逸,文词典雅、气魄恢宏。

碧霞元君祠坐落在泰山极顶南面。建于宋代,明清均有增修。初名昭真祠,金称昭真观,明称碧霞元君庙或碧霞灵佑宫。祠内供奉主神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也称泰山玉女,俗称泰山老母

日观峰位于岱顶天柱峰东南,为观看日出的最佳去处。峰北有巨石探出,长近7米,名拱北石,又名探海石。

“旭日东方”乃岱顶之奇观,初始只见一红线,渐渐扩张,绚烂多彩,久之忽现弓形,须臾即呈半圆,转瞬跃出海面,顷刻间便光芒四射,普照人间。

玉皇顶也称天柱峰,是泰山的顶峰。因建有玉帝观,故名。极顶石周围有石栏杆,石上题有“极顶”两字。西北有“古登封台”碑,是古代帝王登高封禅的地方。

玉皇庙建于泰山极顶,为泰山上地势最高的建筑物。主殿内供明代铸玉皇大帝铜像。东有迎旭亭,西有望河亭。在亭内可东观海上日出,西望晚霞夕照。

后石坞在泰山之阴的山峪中,三壁环抱,被称为“岱阴奥区”,谓奥妙无穷之意。石坞石洞内泉水叮咚,寒冬形成的冰柱,如同玉圭,虽盛夏也不融化,故有“六月寒冰坚玉柱”之说。

此处多松柏,姿态各异,“石坞松涛”堪称佳景,且多怪石,嶙峋如笋,有“笋城”之称谓。

黑龙潭位于泰山东百丈崖之下。西溪之水曲折奔流来到这里骤然飞落绝涧,架空悬注,如飞虹闪电,飞驰而下,顿时云烟吞吐,晦明变幻。

潭边西溪石亭楹联一副:“龙跃九霄云腾致雨,潭深千尺水不扬波”,所言非常形象。潭上有长寿桥,状若彩虹;潭南有龙潭水库,晴日可观傲徕倒影。

普照寺在泰山的南麓,是山南保存最完整的禅寺。初建于六朝,后多有扩建,明清时均予以重修。

该寺依山建造,分上中下三重。以双重山门、大雄宝殿及摩松楼为中轴线,东西配以殿庑、禅房、花园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30

标志性祈福景观“泰山平安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