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完成年度目标仅三成、半年销量创新低,何时翻盘?

如题所述

在半年度销量险些再次跌破200万辆的前提下,“月销环比连涨”又能说明什么?


2023年已经过半,上汽集团和其他汽车业上市公司一样,前不久刚刚发布了6月产销快报。在上汽集团的官微海报上,对自己的评价是“月销环比连涨”;但假设将时间线稍微拉长,这不仅是近三年来的最低,同时也让人担忧,上汽集团昔日的辉煌恐怕将一去不返。

截至7月10日,共有13家机构对上汽集团给出评级,其中买入评级7家,增持评级6家,过去90天机构目标均价为19.49元/股。

回看上汽集团过往的股价表现,很大程度上与产销水平保持着十分接近的走势。那么,当上汽集团在2023上半年接连创下近年股价、销量新低后,面对下半年,上汽集团能否逆风翻盘、实现逆转?

1 疫情三年以来的最差表现

产销快报显示,2023年6月上汽集团销售40.57万辆,同比下跌16.1%,环比增长1.23%。正像其官微所称,进入2023年,上汽集团实现了“月销环比连涨”。

「图片来源于上汽集团产销快报」

但实际上,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在6月市场分析中指出,受春节过早、促销潮、国六B切换等因素影响,以及一系列利好车市的政策出台,今年1-6月车市本来也出现了“本世纪以来从未出现过的逐月环比增长走势”。上汽集团的表现只能算是在年内跟上了大盘。

然而,从近三年的上半年累计销量情况来看,上汽集团创下了新低。

产销快报显示,上汽集团2023上半年累计销量为207.16万辆,虽然在半年的节点上勉强迈过了200万辆的门槛,但无论是7.28%的同比跌幅、半年度累计销量两连降,还是面对全年600万辆目标,仅为34.53%的完成率,都让人为其捏一把汗。

作为支撑集团整体销量的四大核心板块,上汽集团旗下两大处于转型期的合资公司纷纷放慢了节奏,代表着自主品牌的上汽乘用车和曾经的“神车”板块上汽通用五菱,也在6月告别了之前的连续上涨,单月销量同比分别下跌12.35%、6.67%。

与此同时,上汽集团近年来十分看重的海外市场三大板块当中,上汽正大与上汽通用五菱印尼累计销量仍未能达到上年同期水平,处于负增长区间。海外板块中唯一一个保持正增长的名爵印度,近期也在遭受各种不利传闻困扰。

2 疫情前的辉煌一去不返?

与创新低的销量表现相比,2023上半年上汽集团在资本市场的走势,以及已经披露的一季报,更是让人担忧,跨过三年疫情阴霾,上汽集团的昔日辉煌恐怕将一去不复返了。

首先是资本市场上的表现。2023上半年,上汽集团股价下跌1.67%,在《汽车K线》统计在册的19家乘用车上市公司当中位列第11位。虽说这也算是一个中等偏上的水平,但要知道,实际上除蔚来汽车美股外,其余排在上汽集团前面的乘用车企业,2023上半年的股价都实现了上涨。

反观上汽集团,上半年连续4个月股价下跌,更在5月创下了13.09元/股的近7年股价新低。与曾经在2018年达到的32.29元/股,已经显得遥不可及。

和股价相比,更令人担忧的,是上汽集团的经营情况。

纵观近6年上汽集团一季报,除2020年第一季度首次受疫情冲击导致营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归母净利润”)骤然下跌外,2023年第一季度,上汽集团再次走上了两连跌的轨迹。

而假设抛开2020年第一季度的特殊时期,在其余5年里,上汽集团告别了2018年同期的巅峰之后便是一路下跌、一蹶不振。

《汽车K线》曾在上汽集团2022年报与2023一季报分析文章中指出,导致上汽集团败走2022、创下近12年来最低利润,以及2023年开局下滑加剧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仍然过于依赖合资公司的产销和利润贡献,没能实现合资公司与自主品牌的平衡发展。同时面对全行业整体回暖的大势,上汽集团并没有跟上节奏。

3 View of Autoskline

无论是销量、业绩还是股价表现,当整个行业在告别疫情冲击后逐步回血,上汽集团却接连创出近年新低。那么我们应当由此对上汽集团失去信心吗?

从周度股价表现可以发现,上汽集团连续7周股价上涨,并且在7月后,不断向15元/股的关口逼近,虽然尚不及开篇机构给出的目标均价,但无论是走势还是股价本身,都向投资者展现出了积极的信号。

更为提升信心的,是上汽集团在6月中旬发布公告,计划以不低于10亿元且不超过20亿元的资金回购公司股票。此举直接推动上汽集团的股价在随后一个交易日突破14元/股。

紧接着,上汽集团再发公告,计划出资60亿元参设基金,投向半导体产业链。一系列操作,让上汽集团的股价,在6月下旬持续上涨。

除了在资本市场回血,上汽集团还在人事方面换血。2023上半年,上汽大众总经理、上汽通用总经理与副总经理、上汽奥迪营销总经理、上汽大众营销事业部总监、上汽名爵欧洲公司CEO等关键岗位全面发生了人事更迭。不仅如此,在上汽集团第三届职工代表大会上,智己汽车、上汽乘用车、飞凡汽车等多个板块的一把手签下“军令状”,彰显出借新能源破局的决心。

而有关上汽集团新能源也传来了最新消息。7月11日晚间,有媒体爆料称奥迪或购买上汽纯电平台技术。假设这一传闻成真,那显然将直接为智己汽车带来极大的品牌形象提升,对于一整个上半年累计销量都没能突破万辆的智己汽车,以及背后的上汽集团,都将带来显著的关注度。

所以回到开头的问题,面对近三年最低的累计销量,以及仅仅不足35%的年度目标完成率,“月销环比连涨”显得苍白无力,却也是当下上汽集团跟住大盘、没有掉队的实际表现。

这也让人感慨,自从汽车业营收、盈利水平龙头的头衔被其他公司夺走后,仅剩产销规模第一头衔的上汽集团,跟上大盘都显得如此艰难,那TA又将何时才能翻盘?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K线,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