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熟”的心理是怎样养成的?

如题所述

图片
图片
  一位熟人向陈先生推销保险,说每年交3000元,二十年后能返二十万。虽然陈先生很怀疑,但考虑到是熟人,而且说了好多次,碍于情面就买了一份。交了之后,他打电话咨询保险公司,才知道这份保险要交到80岁才可以全额退回。
   王阿姨房子要装修,担心找家装公司被“宰”,于是找一位熟人来装。结果,熟人不论是工钱,还是买来的东西,都比市场价高出了不少。但又因为是自己请的,也不好意思多说什么,结果一套房子装下来比预期多好几万。
  常言道:“人熟为宝”,讲的是熟人好办事。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上出现一些专门拿熟人下手谋取利益的行为,即“杀熟”。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熟人之间的牺牲情感关系的主动行为,其出现有一定原因。
  一方面,与人的特性有一定关系。在中国,找熟人意味着更保险、更方便,因为对方了解自身的情况,还能消除很多中间环节,少走弯路。在这种过度信任的情形下,往往会放松警惕,从而为别有用心的人“杀熟”提供了条件。即便自己发现情况不对,也会因害怕关系破裂,如“不帮这个忙,他会认为我不够意思”、“既然是我找来的,也不好意思讨价还价”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另一方面,传统社会物质匮乏,通讯不发达,满足自给自足的基本家庭生活需要就行了,而且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也使得人际交往范围有限,道德监督相对容易。然而,步入社会转型期,人们会去追求更好的生活目标,对物质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在“笑贫不笑娼”的理念甚嚣尘上时,人与人之间的功利性往往盖过了情感性,导致一部分人以情感为幌子来“杀熟”获利。
  “杀熟”不仅伤了感情,还会危及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以及人际关系安全感。所以,在面对“杀熟”行为时,要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一、只要心存疑虑,不管关系多好,该说的话还得说。这不仅是给对方一种警醒,也能避免自己遭受进一步损失。千万不要担心关系破裂,毕竟对方有错在先。
  二、不要怕啰嗦。比如当熟人借了你钱逾期未还时,要时时反复提醒他还钱,不要觉得难为情而难以启齿,因为这是你的正当权益。。
  三、必要时,不怕撕破脸皮。当对方为了满足一己私利,反复说服你,甚至说些“你不够意思”的话,进行所谓的“感情绑架”时,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立场,认为不值得买的坚决不买,不该借的坚决不借,哪怕不再往来也在所不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11
商家要对熟客杀熟行为的心理背后有很多因素。以下是可能造成这种行为的一些原因:

1. 收益优先原则:一些商家可能以收益为优先原则,视顾客为利润的来源。相比于吸引新客户,他们更愿意通过对熟客采取杀熟行为赚取更多的利润。

2. 认为熟客不会走:商家可能认为熟客会一直留在他们的商店,因为他们觉得此类顾客是老客户,不容易跑到竞争对手那里购物。这种想法导致商家相信他们可以提高价格而不会失去客户。

3. 对熟客得意忘形:一些商家可能因为过去所提供的服务和优惠而得到客户的信任和好评,因此他们可能会过于自信,并认为他们可以做出一些不恰当的商业决策而不会失去这些熟客。

4. 缺乏健全的道德原则:商家可能缺乏健全的市场道德,甚至认为善意的欺骗是为了达成商业目标的必要手段。

综合而言,商家之所以会采用杀熟行为,主要是出于为了商业求利的考虑。在这种商业模式中,商家往往采取涨价或减少服务质量等手段,以获取更多的利润,从而牺牲了长期的顾客关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