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大家能帮个忙,提供一些关于宾语研究的资料

一个朋友,就读对外汉语的,在的一篇论文,是关于考察宾语的位置及移位,希望大家能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多多益善,分数不是问题

希望对你有帮助

汉语语序研究要略
众所周知,由于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汉语的语序比一些印欧语的语序更为重要。有关语序的一系列问题,早在五十年代有关主客语的讨论中已经有过争论和研究。八十年代以来,有关语序问题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
1.汉语语序的性质。“语序”,有的书上叫“词序”,早在三十年代,张世禄就提出了“凭语序建立范畴,集范畴而构成体系”的观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各家对语序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了。申小龙认为,句子成分次序的安排变化总是以句中一个相对稳定的支点来观察的,这一支点一般是句子的主要动词。动词作为句子结构的语义核心,它所联系的第一层次是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它们对于确立一个句子的逻辑结构是必不可少的项,可以称之为论元,而状语、定语则是句子结构的非论元成分。所以对汉语语序的研究应该从论元和非论元两个层次上考察。同时他又认为,从汉语句子组织的特点来看,所谓语序的概念要扩大。汉语是一种注重内容的语言,汉语语法的语序概念应扩大到词组的铺排律上,研究语序可以从广义的角度研究。申氏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成分,这是同他一贯提倡的文化语言学的一系列观点一脉相承的。
赵振才认为,对汉语句子的语序调动单靠结构分析是难以阐释清楚的,必须进行高层次的分析,才能了解语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动。比如,当汉语句子的宾语是表达未知信息时,一般出现于句末,当汉语句子的宾语是表达已知信息时,常常出现于句首(《汉语简单句的语序与强调》,《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年3期)。 赵氏的分析实际上是从语用的角度着眼的,尽管分析不够深入,但提出的问题还是很有启发性。美国的李纳和汤姆逊也有类似的看法,他们认为在汉语中,用SVO 语序表达的事情,是中性的,而用SOV语序表达的是跟预期相反的情况。 比如“他已经做完功课了”是中性的,一般的陈述。而“他功课已经做完了”则是用于特定的目的,也许是父亲在向母亲解释为什么孩子在看电视而不是做功课(台湾文鹤语言研究丛刊1982年(3),黄宣范译, 译名为《汉语语法》)。李纳和汤姆逊在分析汉语语序变化原因时,把句子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分析,无疑是很有见地的。
陆丙甫在他的硕士论文中已提出了应该把语序这一形式因素分化抽象出来加以深入分析。在与胡裕树先生合写的《关于制约汉语语序的一些因素》(《烟台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中对语序的性质,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该文认为,语序应该是功能类别的序列,或者说是“功能块”的序列,通常分析一个语言结构体中的语序时,其中直接处理的基本单位最多是七个左右,因此用“块”作为语序分析的基本单位是比较合适的。
在所有有关语序性质的研究中,最富于开创性和指导意义的就是文炼、胡附的《汉语语序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国语文》1984年3 期)。两位先生认为,语言单位的排列要受许多条件的限制,人们最容易注意到的是意义上的限制,心理学家则注意长度的限制。如果从语法角度看,也有许多值得重视的问题。他们主要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1.名词的位置与动词的性质有关。比如“我们”“讨论”“问题”有三种语序可以选择,而“我们”“讨论”“怎么样”却只有两种语序可供选择。所以,逐个地研究动词,加以归类,找出语序安排的规律来,是大有可为的。2.语序的安排与虚词的使用有关。在这方面,过去的一些语法著作已注意到了,可是,有关实词的次序安排与虚词使用的关系,现在似乎反而不如《马氏文通》那样重视。看来,过去的语法著作中,还有许多值得继承的内容。3.语序包括语法的、语义的和语用的。这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比如在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1987年版)中,是这样阐释的:“你看我”和“我看你”的含义不同,是由于在“A看B”的格式中代入了不同的词,句法关系并没有变。这里的语序改变是语义上的。“你哥哥来了吗”和“来了吗,你哥哥?”有不同的色彩,后者是因为说话人的情绪紧张,行为本身最先浮现在意识里,所以先说出来。这种语序的类别是语用上的,是为了在交际过程中适应具体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只有像“客来了”和“来客了”。“雨下了”和“下雨了”的差别,才属于句法上的。文炼、胡附的有关语序研究的观点和理论对汉语语序的深入研究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句子是以句法结构为基础的,但句子并不等于句法结构,句子往往在句法结构的基础上有所增添,有所变化。这种变动有的跟语义有关,有的跟语用有关。如果仅仅把语序限制在句法结构范围之内,许多现象自然是不可能解释清楚的。总之,语序不是一种自足的手段,必须联系许多方面加以综合考察,才能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
2.宾语和定语。在有关汉语语序的研究和讨论中,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注意。首先,就是如何看待动词前面的“object”。传统的观点认为,外动词既然是以带宾语作为广义的形态的,那么,它的宾语跑到任何地方去,都应该抓住,仍然应该把它当作宾语。比如像“钱花完了”这样的句子,仍然应该认为是主谓宾的句子,只是已经宾居句首了。这种观点后来已经没有多少支持者了。
朱德熙在《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中认为,主语不一定是施事,宾语也不一定是受事,不能把主语和宾语区分理解为施事和受事的对立。“玻璃擦了”是主谓结构,不能因为“玻璃”是受事,就说它是宾语提前了,“来客人了”是述宾结构,不能因为“客人”是施事,就说它主语挪后。主语、谓语是句法概念,施事、受事、与事等是语义概念,这两方面虽然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不能混同。他认为只有“他出国了,听说”这样的句子才可以认为是宾语前置了。陆俭明指出(《汉语口语句法里的易位现象》《中国语文》1980年2期), 所谓宾语前置的倒装句,并不是根据结构关系而是受了传统的意义分析、施受关系的影响。事实上相同的语法结构可以表示不同的语义关系,不同的语法结构关系也可以表示相同的语义关系。总的说来,朱、陆两位的看法是正确的。但是像“我们班上的学生名字我一个也叫不出来”这样的句子,陆俭明认为是主谓套主谓,连套四层(《汉语句法成分特有的套叠现象》,《中国语文》1990年第2期)。对此, 至今仍然存有不同的看法。吕叔相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曾经提出,“这事儿我现在脑子里一点印象也没有了”,“这事儿”“我”“现在”“脑子里”“一点印象”挨个儿当主语,会不会把一些有用的分别弄模糊了?
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认为,受事宾语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位于动词之前的,并不是所有位于动词之前的名词性成分都是主语。其条件是:1.宾语是个疑问代词,常同副词“都”“也”等配合;2.宾语前边有“一”,后边有表示否定的副词“不”或“没,没有”;3.有些宾语不是疑问词,但全句是列举的形式,分句中的宾语也能用在动词之前。以上三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遍指的意味,同时宾语是被强调的。对此,文炼、胡附两位先生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宾语用到动词前面,只是改变了宾语的位置,没有改变动词和宾语之间的结构关系。关于这个问题,李子云(《主谓谓语句》,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3期)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主语和谓语是句子结构第一层级中的两大部分。宾语则是谓语内部的结构成分。因此宾语位置的变更,只能限于谓语范围内,不能超越谓语领域。因此,他们都认为,谓语动词后面的受事,为了表达的需要有些可以移到动词前面,尽管位置改变了,但相互之间的结构关系仍然可以不变。
申小龙则认为(《〈左传〉主题句研究》,《中国语文》1986年第2期), 汉语句子的一些主脑成分在意念上可以看作是从谓语中的一个位置上移到句首作话题的。但叫“移位”只是一说明语义关系的一种方便说法。因为一旦移位,它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句子成分,而是根本改变了句子的类型。句子也不再是叙述性的,而是评论性的了。他认为,宾语的“移位”实质上反映了汉族人语言思维反映现实所取的不同角度。它是决定句型的一个根本的因素,“移位”必然导致句型的转化。
其次就是如何看待定语的后置和前行。老一辈语言学家,如王力、黎锦熙、陈望道、史存直等人都认为汉语的定语是可以后置的,只有张志公认为,修饰语在前,被修饰语在后,不能颠倒,一颠倒就成了别的关系了。张静主编的《现代汉语》认为,定语的正常位置是在中心语之前,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时也可以移到中心语之后,或者移到动词谓语之前。定语后置或提前仍然是定语。张先生的所谓定语移到动词谓语之前,就是指“墙壁上,红的、绿的、黄的,贴满了标语。”潘晓东在《浅谈定语的易位现象》(《中国语文》1981年第4 期)和《从定语易位看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一致性》(《浙江语言学年刊》1984年)中也持相同的观点。他认为,“红的”“绿的”“黄的”之所以是定语是因为它们是体词性的,不可能修饰后面的动词,而且,这些成分回到宾语名词前作定语时,全句意思不变,反而更加显豁明白。他认为,定语之所以要前行是因为动词对宾语要求尽量靠拢一些。当宾语前有几个定语时,与中心语结合较松的那些定语就有可能被挤到前面去。而且,当说话者着意强调某个定语时,也会把它调到动词前面。
陆俭明在《关于定语易位问题》(《中国语文》1982年第3 期)中指出,虽然像“红的”“绿的”“黄的”这类结构的组成成分是体词性的,但这些结构本身却是非体词性的,跟一般所说的名词性联合成分不同,这些结构经常作状语。陆氏还指出:定语前行是以语义关系上来看“前行定语”与名词宾语有修饰关系,但是从语法结构关系上看,它们并不是宾语的定语成分。其实,早在1980年,陆俭明已总结出汉语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易位情况,并指出了易位句应具备的四个条件:1.易位句的语句重音一定在前置部分上,后移部分一定轻读;2.易位句的意义重心始终在前置成分上,后移部分永远不能成为强调的对象;3.易位句中被倒置的两个成分都可以复位,复位后句子意思不变;4.句末语气词决不在后移部分之后出现,一定紧跟在前置部分之后。陆氏的上述归纳同语言实际基本相符,对于确定语用交际中的易位句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邵敬敏的《从语序的三个平面看定语的移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认为严格区分语法、语义、 语用三个平面的语序变化是确定“定语”移位的前提,然而依靠移动位置这一语法成分的功能,采用“语法功能排他性的”鉴定法,来确定该成分移位后到底仍是定语还是已经改变了身份,从而证明只有很少一部分具有“排谓性”典型名词性结构在后置后仍然是定语,而所谓前置定语是不存在的,有的是状语,有的是主语。
3.多角度的探索。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的研究比较集中以外,有关语序问题探讨的范围是很广的。首先,同语序有关的有关汉语语言类型的问题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兴趣。李纳和汤姆逊在《Mandarin Chinese》一书及其他一些文章中根据Greenlerg的观点,结合自己的分析, 认为国语是一种既具有SVO特征也具有SOV特征的语言。 国语正在逐渐从SVO语言转变为SOV语言。有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文炼、 胡附在《汉语语序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指出,有些学者显然是把Greenlerg 的理论绝对化了,而且在方法上也违背了他的原意。并且从修饰语的位置、后置词的使用和句末语气词表疑问等三个方面作了古今比较,从而无可辩驳地否定了戴浩一、李纳、汤姆逊的这一有关汉语语言类型学的论点。
其次,一些学者对汉语语序中的一些具体的问题,从微观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较具代表性的有,张伯江的《关于动趋式带宾语的几种语序》(《中国语文》1991年第3期)、 廖秋忠的《现代汉语并列名词性成分的顺序》(《中国语文》1992年第3期)、 方梅的《宾语与动量词语的次序问题》(《中国语文》1995年第1期)。 张文分析了动趋式带宾语的四种语序,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以及语用、交际的角度对这些不同的语序的表达差异进行了考察;还讨论了与此有关的“了”的隐现及其原因,引入新信息和旧信息同语序的关系,并对各种语序格式在使用中的强制性和倾向性规律作出了解释。廖文在对前人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汉语并列性成分排列次序的十一条原则,即:重要性原则、时间先后原则、熟悉程度原则、显著性原则、积极态度原则、立足点原则、单一方向原则、同类原则、对应原则、礼貌原则、由简至繁原则。廖文认为,排序原则是多方面的,有心理——认知的,有社会——文化的,有语用——语境的,要想充分解释所有这些原则,必须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考察。廖文的研究无疑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语序排列制约因素的认识。方文考察制约语素的因素主要从“N ”的指称性质入手,引入了与指称有关的两对概念,即有指与无指,定指与不定指。此外还从新信息与旧信息,已然与未然,名词性成分的长度等角度进行了研究。最后还作了历时的动态比较分析。作者认为,“动、动量、名”与“动、名、动量”有着不同的表意功用,前者的使用频率有增高的趋势,适用面越来越广。
再次,结合逻辑和语音研究语序。胡裕树、陆丙甫《关于制约汉语语序的一些因素》一文首先提出了“语序应是功能类别的序列”,认为讲汉语语序主要是讲句法方面的语序现象。该文认为,逻辑中的“全称量项、特称量项、存在量项”对汉语的语序也是有影响的,量项的顺序对句子的是否合格,有时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在更多的情况下,在一定的条件下,量项顺序同深层格的顺序共同决定句子是否合格。该文又认为,节奏对汉语语序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双音节动词一般不大能带单音节的后置宾语,像“打扫街”“编写戏”之类都是不合格的。虽然2·1节奏极少用于动宾结构,却广泛用于偏正结构,如“长毛兔”“工作台”等等。再比如“复印文件”“出租汽车”是歧义的,而“复印件”和“出租车”则是单义的。总之,节奏问题也是一种广义的语序现象,它们主要反映了句法语序对节奏的限制、选择。当然,反过来节奏形式对语序也有一定的限制、选择作用。
综上所述,汉语语序的研究正在多层次多角度地深入开展,并且已经取得一系列成绩。但是由于语序这一现象涉及的问题很多,许多问题至今尚未被真正揭示清楚,还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努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18
朋友,这个是你要资料的网站http://duiwaihanyu.peixunzhaosheng.net/topic1490.shtml

刚刚忘记发给你了,你上去看看,那个你用的上。

HSK汉语水平考试(高等)语法大纲
甲级语法大纲
一、词类
(一). 名词
1. 一般名词:妈妈 教室 词典 自行车 水平 精神
2. 方位名词:里 外 上 下 前 后 中 左 右 东 西 南 北
复合方位名词: 里边 外边 上边 下边 前边 后边 旁边 中间 东边 西边 南边 北边
3. 时间名词:年 月 日 星期 小时 今天 去年
4. 名词重叠:年年 月月 天天 人人 家家
(二). 代词:
1.人称代词:你(您) 你们 我 我们 他(她) 他们(她们) 咱 咱们
2.疑问代词:谁 哪 哪里(哪儿) 什么 怎么 怎么样 几 多少
3.指示代词:这 这些 那 那些 这里(这儿) 那里(那儿) 这么 那么 这样 那样
4. 代词:各 每 有的 有些 别人 别的 它 它们
(三) 动词:
1. 一般动词:看 写 打 参观 爱 想 喜欢 希望 像 姓 在 进行
2. 动词重叠:想想 看看 学习学习 研究研究 说(一)说 试(一)试 听了听 走了走
3. 助动词:能 会 要 想 可能 可以 愿意 应该 得(dei)
(四) 形容词:
1. 一般形容词:大 红 多 错 全 安静 漂亮 男 女 老 少
2. 形容词重叠:高高 长长 好好 整整齐齐 干干净净 高高兴兴
(五) 数词:
1. 基数:零 0 一 十 百 千 万 二 两 半
2. 序数:二年级 331路 14楼6门15号 2月5号 第一
3. 概数:三四个 十几个 几十年 四十多人 两年多 两个多小时
4. 分数:百分数:三分之二(2/3) 百分之四十(40%)
5. 倍数:小数:五倍 七点八(7.8) 三点一四一六(3.1416)
(六) 量词:
1. 名量词:个 位 本 件 种 斤 公斤 克 间 棵 课 张 把 只 条 口 米 公尺
2. 名量词重叠:个个(都不错) 张张(笑脸) 条条(大路) 种种(事情)
3. 动量词:次 遍 回 下 口
(七) 副词:
1. 否定副词:不 没(有) 别
2. 时间副词: 正 刚 常 常常 已经 正在 总(是) 才(1) 就(1)
3. 范围副词:都(1) 只 一共
4. 程度副词:很 太 更 最 十分 非常 多(么)
5. 频度副词:又 再 还 也
(八) 介词:
1. 引出时间.处所.起点:当 在 从 离
2. 引出方向:向 往 朝
3. 引出对象 :对 跟 和 比 为 给
4. 引出目的. 原因:为 为了
5. 引出施事:把 被 叫 让
6. 表示排除和加合:除了 ……除了……以外
(九) 连词:
1. 连接词或词组:和 跟 或者 还是
2. 连接分句 :虽然 但是 要是 所以 可是 还是 但 而且 只好
(十) 助词 :
结构助词:的(1) 地 得
1. 动态助词:了 着 过 呢
2. 语气助词:吗 呢 吧 啊 了
3. 其他:等
(十一) 叹词: 啊 喂
(十二)象声词:哈哈
二、词组
(一) 按词组结构划分:
联合词组:工厂.商店和.学校 老师和学生 我和他 红的和绿的 去或者不去
1. 偏正词组:大操场 英文课本 一件衣服 努力(地) 工作 劳动的时候
2. 动宾词组:打电话 买东西 进教室 进行讨论 遇到困难
3. 动( 形) 补词组:听清楚 买不到 住几天 玩得很高兴 好的很 漂亮极了
4. 主谓词组:腿疼 石头冷 学习紧张 精神愉快
5. 介宾词组:在学校(学习) 向前(走) 位大家(服务) 把他(叫来)
6. “的”字词组:中文的 老师的 蓝的 用的 卖菜的 我的
(二) 按词组性质功能划分:
1. 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我的书 漂亮小姐 汉语水 一座桥 三本 那件
2. 动词词组:坐车 写完 看得懂 走出来 慢慢说 可以看 去参观
3. 形容词词组:很舒服 非常高兴 大一点儿 容易得很
三、句子成分
1. 名词.代词. 数词.名词词组作主语:同学们都到了。明天是星期天。外边有人找你。我们都是外国留学生。谁去看比赛?那是我的家。 十六是四的四倍。图书馆的书很多。一斤多少钱?这件合适吧?
2 .“的”字词组作主语: 红的好看,蓝的不好看。 学汉语的都希望去中国。 你买的贵,我买的便宜。
3 . 动词、动词词组作主语: 笑对人的身体有好处。 吃一点儿没关系。 爬山很有意思。
4. 形容词、形容词词组作主语: 暖和对他的身体有好处。 着急有什么用? 太冷了不好,太热了也不好。
5. 主谓词组作主语: 身体好很重要。 天气冷点儿没关系。 我学汉语是为了去中国旅游。 他不来也好。
(二)谓语 :
1.动词、动词词组作谓语: 他走了。 今天我们讨论语法问题。
小王可能不来了。 他们去参观工厂。
2.形容词、形容词词组作谓语: 我们班的学生多,他们班的学生少? 北京的夏天很热。 这个电影太好了。
3.名词、代词、数词或名词词组作谓语: 今天星期天。 你最近怎么样? 他十八(岁), 我二十(岁)。 我上海人,他北京人。
4.主谓词组作谓语: 她眼睛很漂亮。 这个电影我看过。
(三)宾语:
1.名词、代词、数词或名词词组作宾语: 我们都学习汉语。 教室在西边。 我还没见过她。 你找谁? 这是一千,不是一百。 她最近买了一辆新汽车。 我要一个。 他要那本。
2.“的”字词组作宾语: 我不喜欢酸的。 你要买什么样的?
3.动词、动词词组作宾语: 你要多注意休息。 这件事已经进行了认真研究。
4.形容词、形容词词组作宾语: 我喜欢安静。 这样做我觉得不怎么好。
5.主谓词组作宾语: 我希望你明年再来。 你觉得他怎么样?我看见小王去图书馆。
6.双宾语: 阿利送给老师一件礼物。他教我英语,我教他中文。
(四)定语
1.名词、代词、数词或名词词组作定语: 这是中文杂志。 晚上的会不开了。 前边的同学叫什么名字? 我爸爸是工人。 四的四倍是多少。 这件衣服是去年买的。 这些是我朋友的东西。 一辆辆汽车从门口开过。
2.形容词、形容词组作定语: 请给我一杯热茶。 昨天我们看一场非常精彩的演出。
3.动词、动词词组作定语: 今天参观的人真不少。 参加晚会的同学都来了。
4. 主谓词组作定语: 阿里写的汉字很整齐。 小王讲的故事很有意思。
(五)状语
1. 副词作状语: 我常常坐公共汽车。 他不知道我现在住的地方。
2. 形容词作状语: 他大喊一声。 他的书整齐地摆在桌子上。你应该好好地学习。
3. 名词、代词、数词或名词词组作状语: 请前边坐吧! 我们下午看展览。 我怎么回答他呢? 他把杯里的酒一口喝完了。书只能一本(一)本地读。 大家屋里坐。
4. 介宾词组作状语: 去机场要一直往前走。 他经常给我打电话。
王老师对人很热情。 我在中国认识了很多朋友。
5. 动词、动词词组作状语: 我要继续学下去。 他握着我的手说:“欢迎你再来!”
6. 主谓词组作状语: 孩子们手拉手跑过来。 他声音不大地说:“这件事先别告诉别人。
(六)补语
1. 结果补语: 请同学们写清楚。 大家把桌上的东西收拾好。衣服应该洗干净。 不要把电视搞坏了。 你们听懂了没有? 请把自己的东西拿走。 我把他送给朋友了。 他把自行车卖掉了。 他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说:“谢谢。”
2. 趋向补语:
(1)简单趋向补语:动+来/去:你们都进来吧。张文不在这儿,他回去了。你们都进屋来吧。(宾语在“来”之前)动+上(下、进、出、起、过、回):他跑上楼了。她走下楼了。
请把这张桌子搬进屋里。你把这些书搬出教室。飞机飞过大海。阿里买回一本新书。
(2)复合趋向补语:动+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过来、过去、起来):他走上来了。她走上去了。他从楼上走下来。你把画儿从墙上拿下去。他跑进图书馆去了。请你把书带回来。我得把汽车开回去。你把自行车骑过来。他笑着站起来。
3. 程度补语:
形+得很:今年冬天冷得很。他得了第一,高兴得很。
形+极了:这条河深极了。她看到这件礼物,喜欢极了。
形+得多:这条路近,那条路远得多。这间屋子小,那间屋子大得多。
形+多了:这篇课文容易多了。他的学习成绩差多了。
动+得+形:他写得好,我写得不好。她写得整齐,我写得不整齐。
4. 可能补语
肯定式:动+“得……”:这篇课文你们看得懂吗?我这样讲你们听得见吗?这些东西你拿得动吗?今天的作业我们写得完。
否定式:动+“不……”:这本书我们看不懂。他说的话我们听不见。这些书我拿不动。今天的作文我们写不完。
5. 数量补语:
(1) 时量补语:
A. 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你等一会儿。 她病了一年了。你等我们十分钟。今天我们上两小时汉语课。
B. 表示动作经历的时间:他大学毕业已经五年了。她儿子死了三年了。他们离开北京一个月了。我们来中国一年半了。
(2) 动量补语:这本书我看过两遍。请等一下儿。我找过他两次。你喝一口试试。
四、句子分类
(一) 单句
(1) 主谓句
A. 完全主谓句:我们学习汉语。他们是留学生。
B.不完全主谓句:即主语或谓语在一定语言环境中可不出现阿利不去北京,( )去上海了。——谁找他?——小王。
(2)非主谓句
A. 无主句: 下雨了。 冷极了! 请喝茶!
B. 独词句: 老张! 好! 什么? 谢谢!啊?
2.复句(举例见后)
(1) 不带关联词的复句:带关联词的复句
(二) 按谓语性质分类(“*”,参见“谓语”部分,不标号)
*1. 动词谓语句;小张学习,小王工作。咱们一起想个办法。 我们汉语水平提高了。他姓谢,叫谢文。他是工人。
*2. 形容词谓语句,谓语中不用“是”:今天很热。这件衣服漂亮极了。
*3. 名词谓语句:明天星期天。弟弟十三岁。他黄头发,蓝眼睛。你那儿的?我北京的。
*4. 主谓谓语句:他身体不太好。这个饭店服务员态度不好。烟我不抽了。这个电影我看过了。我衣服不想买了。这种事情我不太感兴趣。
(三)按用途分类:
1. 陈述句:阿里要回家了。你的汉语说得不错。
2. 疑问句: 你是新来的留学生吗?今天星期几?你是不是不喜欢这种颜色?你不高兴了?
3. 祈使句:别说了!请常常给我写信!教室里不要抽烟!
4. 感叹句:天气太冷了! 她长得多漂亮啊!
五、几种特殊句型
(一) “是”字句
肯定式:
1. 表示等同:他是我们的老师。他的生日四月四号。这儿是集合的地方。
2. 表示质料或特征:这种鞋是布的。我们学校是第一名。
3. 表示说明或归类:我是北京语言学院的学生。她是老师,他是工人。我们都是明天走,我是上午,他是下午。我是为了大家,为了集体。
4. 表存在:图书馆东边是操场。桌子上是书和报。
5. 表示领有:小王是一只手。这张桌子是三条腿。
否定式:小王的哥哥不是工人。辅导的时间不是下午,是晚上。
(二)“有”字句
肯定式:
1. 表示领有:我有一件新衣服。他有一个姐姐。
2. 表示包含、列举:一年有十二个月。参加晚会的有工人、农民、干部。
3. 表示存在:屋里有两张桌子。学校门口有很多汽车。
4. 表示评价、达到:他很有办法。他有三十多岁。
5. 表示发生、出现: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个孩子有进步了。
否定式:他没有钱。教室里没有人。
(三) 存现句
1. 表示存在:墙上挂着一张画儿。车上挤满了人。
2. 表示出现:东边开过来一辆汽车。那边跑过来一个小孩。
3. 表示消失:上午搬走了几把椅子。那个学校死了一个学生。
(四) 连动式
1. 表示动作的连续:他们吃过晚饭散步去了。十点钟,他就上床睡觉了。
2. 表示动作的目的:下午我们去商店买东西。你要那么多纸干什么?
3. 表示动作的方式等:我明天坐飞机去广州。他用铅笔写字。
4. 表示动作的结果:他看了那封信高兴极了。他出门丢了十块钱。
5. 前一个动词为“有”或“没有”:我有事找你。他没有时间休息。
(五) 兼语句
1. 表使令意义的兼语句:晚上我请你吃饭。老师让我再读一遍课文。小王叫我去他家玩玩儿。
2. 表爱憎意义的兼语句:领导经常表扬他工作认真。教师批评他学习不努力。
3. 表称谓或认定意义的兼语句:我们都说他是好学生。他收我做学生。
4. 前一个动词是“有”、“没有”的兼语句:有人找你。有个服务员态度非常好。机场上有架飞机飞走了。今天没有人来参观。
(六)“是……的”
当某一动作已过去实现或已完成, 要强调动作的时间、处所、方式等,就用这种格式:阿里是一年前来中国的。他是从农村来的。小王是坐火车去的。
否定式:“不是……的”:他不是昨天到的。 他不是从上海来的。他不是坐飞机来的。
(七)被动句
1. 有标志的被动句
(1) 主+“被/叫/让”+宾+动+其他成分: 我的自行车让小王骑走了。我的辞典阿里借走了。活儿都被他们干完了。
(2) 主+“被/叫/让”+动+其他成分: 画被买走了。门被推开了。小周被批评了一顿。
2. 意义上的被动句:信写好了。练习作完了。面包吃了一半。
(八) 比较句
1. “比”字句:这座山比那座山高。马比牛跑得快。上海比北京热。
否定式:上海没有北京热。广州的天气不比上海冷。她今天不比我来得晚。
2. 跟(和、同)……一样:她的年纪跟我一样。他长得跟他哥哥一样。她穿得和从前一样。
否定式:跟……不一样:他长得跟他哥哥不一样。这件衣服跟那件不一样大。
3. 有(没有)……这么(那么): 弟弟快有哥哥这么高了。我说汉语没有他那么好。北京水果没有广州那么多。
(九)“把”字句
1. 主+“把”+宾+动+“一/了”+动:你把你的意见说(一)说。(请)你把这儿的情况介绍介绍吧。他今天把过去的信件又看了看。
2. 主+“把”+宾+动+补语(1):我把信寄走了。她把衣服洗得很干净。你把今天的报拿来。
六、提问的方法
(一) 用语气助词“吗”提问:今天是星期一吗? 那个商店远吗?你的身体好吗?老张是北京人吗?晚上睡的好吗?
(二) 用“好吗、行吗、对吗、可以吗”等提问: 我们一起去旅行,好吗?自行车借我用用,行吗?这个字这样写,对吗?老师,我有事请几天假,可以吗?
(三) 用语气助词“吧”提问:小王不来了吧?你身体不太舒服吧?你是美国人吧?
(四) 用疑问语调表示疑问:你只学过一年汉语?这本书是你的?你认识她?
(五) 用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儿、多少、几、怎么、怎 么样”提问:谁是你们的汉语老师?你叫什么名字?你想去哪儿?你们班有多少人?你住几楼?请问,去车站怎么走?这个电影怎么样?
(六) 用“疑问代词的问句+呢”提问: 谁是他的女朋友呢?怎么才能见到王老师呢?哪儿去找他呢?他在什么地方呢?
(七) 用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相叠提问:你最近忙不忙?汽水你喝不喝?他的话你听得懂听不懂?晚上你看不看电视?(晚上你看电视不看?)你写(信)没写信?那个地方你去过没去过?今年的计划你们完得成完不成?电视机她送来没送来?屋子收拾得干净不干净?你是不是想家了?是不是你爱人来了?你喜欢吃橙子,是不是?
(八) 用“肯定形式+没有”提问: 你们吃过饭了没有? 他们去过北京没有?大家明白(了)没有?用疑问副词“多”提问这条路多长?你的孩子多大了?前面那座楼有多高?从这儿到机场有多远?
(九) 用语气助词“呢”提问:我们下星期去旅行,你呢?阿里,你的车票呢?要是他不同意呢?
(十一)用“(是)……还是”提问: 你吃米饭还是饺子?(是)你高,还是小张高?你(是)去还是不去?
七、数的表示法
(一) 年、月、日、星期表示法:1987年12月18日 3月5日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星期日、星期天
(二) 钟点表示法:两点(钟)(2:00)两点(过/零)五分(2:05)两点十五(分)(两点一刻)(2:15)两点半(2:30)两点四十五(分)(两点三刻/差一刻三点)(2:45)两点五十八分(差两分三点)(2:58)
(三) 钱的表示法:十五元八角六分(15.86元)七角六毛五 (7.65元)一万二千五百六十七元(12567元) 一万二(千) 一万零二
(四) 号码表示法:205(号)房间;332路汽车;我的电话是2017531;我穿25号鞋;
八、强调的方法
(一) 反问句:这个词不是学过了吗?我怎么知道?我没告诉你吗?你去还不应该吗?
(二)连……也(都)……:我去的地方很少,连广州也没去过,她连走也走不动了。他最近很忙,连星期天都不休息。连八岁的孩子都参加了这次比赛。
九、动作的态
(一) 完成态
1. 完成态用动态词“了”表示:午饭我只吃了一碗面条。我给朋友写了一封长信。
2. 动态助词“了”只与动作的完成有关,与动作发生的时间无关,可以用于过去,也可以用于将来和经常性动作:明天吃了早饭我们一起去公园。每天我下了课就回宿舍。
3. 否定式是在谓语动词前加上副词“没(有)”,一般不能再用动态助词“了”:星期天我没(有)去看电影。昨天我没给朋友写信。
(二) 变化态
1. 已经发生变化,用句尾语气助词“了”:天冷了,你要多穿(一)点儿衣服。她的病好了。大家都不说话了。风停了,雨住了。我现在是大学生了。
2. 将要发生变化, 用语气助词“了”或 “要……了” “就要……了” “快要……了”“快……了”:上课了,快去教室。 要下雨了。宴会就要开始了。快要考试了,每天她都睡得很晚。新年快到了。
(三) 持续态
用动态助词“着”表示,否定式用“没(有)……着”
1. 表示状态的持续:灯一直亮着。她穿这一件新衣服。雨不停的下。我们慢慢的在操场上走着。
2. 否定式一般是在动词前加副词“没(有)”窗户开着吗?——没(有)开着。——开着呢。
(四) 进行态
用“正”、“正在”、“在”、“呢”、“正(在)……呢”、“在……呢”表示
1. 正在+动/形:同学们正在准备考试。小张正在给朋友写信。她正在不高兴,老师进来了。
2. 在+动:孩子们在睡觉,你小声点儿!请您等一会儿,他们在开会。
“把”字句的教学为例。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把”字句(请把门关上,大风把树吹倒了,我把他打了一顿……),传统语法对“把”字句的语义解释是表示“处置”,这种句式的一般结构是“主语S+把+宾语O+动词结构VP”,如果考虑到最典型的“把”字句,我们就会发现这种句式的线形描述还不是最典型的;据崔希亮的研究,有93.9%的“把”字句动词结构是由动补结构组成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把”字句的一种典型句式“主语S+把+宾语O+动词结构VP+补语C”。教学中如果让学生明白了“把”字句的这种原理,无疑会对他们的语言内化产生一种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这种对“把”字句句法语义规律的描述需要汉语教师具有扎实的语言学理论基础,需要汉语教师及时追踪汉语言研究得出的一些结论.2004年参加北京语言大学组织的“新世纪对外汉语教学——海内外的互动与互补”讨论会,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周质平教授认为汉语教师作为操练员有三个层次:不知而言、知而言、知而不言,他认为不知而言是汉语教师的最低层次,知而不言则是最高层次。这种概括或许失之绝对,但却是一个强调汉语教师应该具有扎实语言功底的例子。华文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不允许授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过多的语言学的理论知识,但作为教学组织者,应该熟练掌握相关的语言学理论知识,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如汉语中的“了”、“的”等项目的教学。因此,以汉语作为母语或熟练语言的华文教师应该在具体教学中培养另一种能力——科研能力,对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而这种具体解决方案的提出需要一些语言学理论做前提,如在区别“以后”和“后来”这两个词语时可以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视角着眼。目前,学术界基本已经承认语言学研究形成了形式主义(formalism)、功能认知主义(functional-cognitivism)和类型学(linguistic typology)三分天下的格局,由于每一种流派语言观和理想信念的不同,不同流派的研究者在分析语言现象时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有时也迥然不同。这种语言观、理想信念和分析手段、方法的不同,成为了不同教学方法产生的重要理据;换句话说,某种流派的语言学理论会对教学法产生直接的指导或促进作用。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创始人,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符号之间靠“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得以运转;后期的布龙菲尔德则在此基础上强调对语言的结构系统进行全面的描写,并利用刺激——反应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解释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过程,认为语言是一种习惯。因此,结构主义语言学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有严重的重视语言结构而忽视语言意义的倾向。语言教学法中的直接法(direct method)和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重视模仿操练,先听说后读写,以句子或句型为教学单位,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语教学,让学生形成习惯等)就是直接以这种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形成的语言教学法。目前我们在教学中还常常看到这两种教学法的影子。以N.Chomsky为代表的形式主义语言学一方面强烈批评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结构主义不能解释“语言是什么”的问题,认为人类语言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普遍语法之外的参数不同),另一方面则把结构主义语言学推到了极端(把语言的研究建立在严格的逻辑推导基础上,把语言研究限定在核心结构研究的范围内,从而认为人类语言的规则是一个有限的集合)。受这种学说产生的语言教学法是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70年代的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交际法强调教学过程的交际化,提出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教学中以话语为基本教学单位。这种教学法的理念已经非常接近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在汉语教学中已经广为使用。作为交际法的继续发展,目前方兴未艾的“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也是以功能-认知主义为语言学基础的。“任务型”教学法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这种教学法在美国、原则认为汉语中的句子其实遵循着一种顺序性规律:“2008年8月22日”遵循从大到小排列的时间顺序原则,“我吃了饭再去打电话”遵循先后的时间顺序原则。根据这种时间顺序原则,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对“我上楼睡觉”能说而“我睡觉上楼”不能说做出简洁明了的解释,也能对“猴子在马背上跳”和“猴子跳在马背上”的不同做出通俗易懂的说明。
例如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的语言都遵循S(主语)-V(动词)-O(宾语)语序(如汉语)或S(主语)-O(宾语)-V(动词)语序(如日语),这种研究成果对我们的汉语教学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
理解汉语言的语义系统、词汇中包含的文化含义(如“知青”、“红娘”、“旗袍”等),特别是语用上的一些文化常识(称呼、问候、感谢、谦虚、尊敬、表扬、隐私、禁忌等)
第2个回答  2008-11-17
好难的问题啊!无能为力了 祝你好运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