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釆莲曲》全诗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释义:

其一:

吴国美女越国娇娘楚王妃嫔一样美丽的采莲女们,竞相划动采莲船,湖水打湿了衣衫。来的时候莲花把她们迎进河口,采完之后明月把她们送回江边。

其二:

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采莲曲二首》唐代:王昌龄

其一: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其二: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注释:

1、采莲曲:古曲名。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劳动生活情态。

2、“吴姬”句:古时吴、越、楚三国(今长江中下游及浙江北部)盛尚采莲之戏,故此句谓采莲女皆美丽动人,如吴越国色,似楚王妃嫔。

3、浦(pǔ)口:江湖会合处。浦,水滨。

4、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5、芙蓉:指荷花。

6、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简介: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属陕西)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

这首诗是王昌龄被贬龙标时所做,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夏。有本事载,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一次,王昌龄独自一人在龙标城外游玩,在东溪的荷池,见当地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深深被气所吸引,遂作《采莲曲》


扩展资料:

这首诗写采莲姑娘之美,注意到了审美的艺术距离。诗人始终把莲娃置于水乡的本色风光——荷花荷叶之中,既和谐,又适度朦胧。若隐若显,似幻似真。这种蕴藉、空灵之美更容易燃起人们的企慕、期待之心,召唤人们去热烈地追求。

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尺幅兴波,层折起伏。由隐约能见,到“看”而“不见”,由目见到耳闻,到心有所觉,看、闻、觉分别诉之于目、耳、心,其情也逐渐走向纵深。

荷叶青翠,罗裙碧绿,用一“裁”字挽合。罗裙本来是巧手裁成,那亭亭荷盖,却也似乎是造化精心裁就。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裁”字在这里又得到了妙用。

这里,罗裙向荷叶借到了鲜活的颜色,荷叶向罗裙借得了生动的风韵。芙蓉如何向脸而开?“开”字用得奇,也用得切。采莲姑娘的粉红色的笑靥不正像两朵芙蓉在双颊绽开吗?这里,人有了芙蓉那样明艳的容颜,花有了人那甜蜜的情思。人面芙蓉,罗裙荷叶,相映生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采莲曲二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4

“王昌龄”的《釆莲曲》全诗的意思是: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采莲曲》原文: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画。一群采莲的少女,她们的裙子绿得像荷叶一样,红润的脸颊与盛开的荷花相映增美,人荷相杂使人难以分清,歌声由池中传来,才知道她们穿行在荷花丛中采莲呢!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17
“王昌龄”的《釆莲曲》全诗的意思是: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23
江南可釆莲,釆莲是什么意思: 莲其实原本就是莲花的意思,采莲,比喻采摘莲花。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江南可釆莲,釆的是什么: 江南可采莲,采的是莲叶
江南可采莲采的是什么: 「莲」这个字指的是荷花的果实,也就时莲蓬,莲子。中国自古就有采莲、食莲的传统。这首诗是一首流传于江南...
江南可釆莲这首诗共有几句话?: 江南(汉乐府①)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②,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江南何釆莲中的釆莲是什么意思?: 采莲,古代生产民俗。自古江南吴、楚、越之地,水道纵横、池塘遍布,多植莲藕。夏秋之际,少女多乘小舟出没...
第4个回答  2020-11-25
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里的脸庞开放。碧罗裙. 芙蓉面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辩认,老歌声才发觉群里有人来采莲。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