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守株待兔”出自什么寓言故事?

如题所述

1、成语“守株待兔”出处:《韩非子•五蠹》——战国•韩•韩非

2、原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

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3、译文: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见有一只野兔从旁边的草丛里慌慌张张地

窜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墩子上,便倒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了。农民走过去一看:兔子死了。因为

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shé)了。农民高兴极了,他一点力气没花,就白捡了一只又肥

又大的野兔。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野兔,日子就好过了。从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气种地

了。每天,他把锄头放在身边,就躺在树墩子跟前,等待着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这树墩子

上来。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啊。农民当然没有再捡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因

为没能再次得到兔子,农民自己沦为了宋国的笑柄。

4、成语“守株待兔”含义: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不主动

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死守教条,墨

守成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18
  是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故事

  原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出自《韩非子·五蠹》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那个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野兔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现在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启示
这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兔子自己撞死在树墩子上,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宋国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一无所获。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我们一定不要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21
守株待兔的出处:战国韩非《韩非子五蠹》。

释义: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死守教条,墨守陈规。
第3个回答  2021-03-22
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
希望帮到你。
第4个回答  2021-07-17
韩非子。是的爱你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