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大意是什么?

如题所述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大意为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

原文:

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空旷的山下了一场新鲜的雨,天气冷得似乎是秋天来到了一样。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洗衣服的女人们回来了让竹林变得喧闹,莲叶随着小船一起摇摆。白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王孙自可以久留。

扩展资料:

作品特色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山居秋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18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出自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
解释: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亦是诗人高尚情操的象征。
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