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到底是一门什么学问?

如题所述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活动的进行有明确的目的、系统的内容和严格的组织。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促进学生身心法阵,品德培养的过程。大致分为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五个基本阶段。
教学过程具有其内在的客观的基本规律。
第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以间接经验为主,学习间接经验要与获得直接经验相结合,坚持直接经验一间接经验的统一。
第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习质量的检查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才能产生内化的效果;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第三,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要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第四,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和发展有为他们的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要坚持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为了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矛盾,教学中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直观性原则:即教学中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与手段。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启发性原则:即教师的讲授应“少而精”,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 巩固性原则:即教师在讲授新知识的过程中,首先要使学生真正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要抓好学生的复习环节和运用环节,教学生复习和记忆的方法,提高复习和记忆的效果。 循序渐进原则:即教师要按照教材系统性进行教学,在注重系统性的同时抓重点和难点,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 因材施教原则:即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和个别差异,运用多种方式教学,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特长。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即教师要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在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培养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教学规律及由此指定的原则是教育本质属性中客观存在的,我们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必须以此为依据,确定方法论,才能确保教学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即教学有法可依,所以说教育是一门科学。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具体的情况,依据教育的规律和原则,选择或创造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又体现了教育在科学性大背景下的艺术性。 例如,在一堂英语教学课中,有的老师语言表述能力较好,习惯运用语言创设情景,利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思考,激发兴趣;有的老师则习惯于利用直观教具来展示问题,比如彩纸片裁剪,食物的等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擅长的教学方法,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