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反映了春秋战国哪一次战斗

注意:哪一次

夫椒之战
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在吴楚争霸战争中,吴王夫差率军在夫椒(今江苏太湖中洞庭山)大败越军的作战。
这年,越王勾践闻吴王夫差为报父仇,正加紧训练军队,准备攻越,遂不听大夫范蠡的劝阻,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吴。吴王闻报,悉发精兵击越。两军战于夫椒。越军战败,损失惨重,仅剩5000余人,退守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吴军乘胜追击,占领会稽城(今浙江绍兴),包围会稽山。越王无奈,采纳大夫范蠡、文种建议,派文种以美女、财宝贿赂吴太宰伯演,请其劝吴王夫差准许越国附属于吴。伍员请吴王勿许。此时,夫差急于北上与齐争霸,不纳伍员之言,遂与越讲和,并率军回国。
点评:夫椒之战,吴王夫差虽然获胜,但许越议和,没有乘胜一举灭越,为以后越国的发展及继而攻灭吴国埋下了隐患。
吴王夫差盉 春秋
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前476年)
吴王夫差盉肩部有一条弧形的提梁。整个提梁是一条龙,龙体中空,是由无数条小龙相互纠缠交结的形式组成,称为透雕交龙纹,腹部呈扁圆形,饰变形的龙纹。腹的一侧有一个短而曲折的龙头流,圜底下置三个兽蹄形足,足的上部是变形兽面纹。
盉的肩上有一周铭文,铭文大意是吴王夫差用诸侯敬献给他的青铜,为一位女子铸了这件盉。
此盉是至今为止发现的吴王夫差唯一的一件青铜礼器。
吴王夫差矛
历史:春秋
矛,中国古代用于直刺,扎挑格斗的冷兵器。由矛头和矛柄组成。矛头多以金属制作,矛柄多采用木、竹和藤等材料制作,也有用金属材料的。矛长通常为1.8-2.7米,有的达4米多。矛头一般长40厘米,有的达80多厘米。早期的矛头为石头或兽骨,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青铜和铁制矛头。
春秋后期。刺击兵器。器身与剑身相似而稍短,中线起脊,脊上有血槽,两面血槽后端各铸一兽首。骹中空,骹口扁园。通体满是菱形几何暗纹。基部有错金铭文两行八字,记器为吴王夫差自做。冶铸精良,花纹优雅,保存完好可与越王勾践媲美。1983年湖北江陵马山出土。
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故事
公元前496年,吴王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吴王也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两年,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这时谋臣文种劝住了他,说:“吴国大臣伯嚭 贪财好色,可以派人去贿赂他。”勾践听从了文种的建议,就派他带着美女西施和珍宝贿赂伯嚭,伯嚭答应带西施和文种去见吴王。
文种见了吴王,献上西施,说:“越王愿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请您能饶恕他。”伯嚭也在一旁帮文种说话。伍子胥站出来大声反对道:“人常说‘治病要除根’,勾践深谋远虑,文种、范蠡精明强干,这次放了他们,他们回去后就会想办法报仇的!”这时的夫差以为越国已经不足为患,又看上了西施的美色,就不听伍子胥的劝告,答应了越国的投降,把军队撤回了吴国。
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
勾践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门外的士兵问他:“你忘了三年的耻辱了吗?”他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范蠡管理军事,他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布。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
再说吴王夫差自从战胜越国后,以为没有了后顾之忧,从此沉迷于西施的美色,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他又狂妄自大,不顾人民的困苦,经常出兵与其它国家打伏。他还听信伯嚭的谗言,杀了忠臣伍子胥。这时的吴国,貌似强大,实际上已经是走下坡路了。
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越王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一举打败吴兵,杀了太子友。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估计一下子灭不了吴国,就同意了。公元前473年,勾践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这时的吴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抵挡不住越国军队,屡战屡败。最后,夫差又派人向勾践求和,范蠡坚决主张要灭掉吴国。夫差见求和不成,才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剑自杀了。
启示:夫差放虎归山,又沉迷于骄奢淫欲的生活,而越王勾践发奋图强,吴国的失败早已注定。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其间的含辛茹苦,值得大家细细体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0-26
越王勾践带着夫人和大臣范蠡去吴国服苦役。越王给阖闾看坟,给夫差喂马,还给夫差脱鞋,服侍夫差上厕所。夫差的几匹马被勾践喂得滚瓜溜圆,夫差出去游猎时,勾践要跪伏在马下,让夫差踩着他的脊梁上马。勾践三人受尽嘲笑和羞辱。为图复国大计,勾践顽强地忍耐着吴国对他的精神和肉体折磨,对吴王夫差表现得恭敬驯服。�

夫差生病了,勾践每天都去看望,夫差怕死,自己总觉得病势不轻。有一天,勾践又去看望夫差,偏赶上夫差心情特别沮丧,见勾践进来,就拿他撒气说:“出去出去!不用你假仁假义的来看我,你恨我快点儿死是不?盼我死了你好回国,休想!”吓得勾践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此时夫差要大便,挥着手让勾践出去。勾践却要观察夫差的粪便,并当着夫差的面,用手指沾了点儿粪便放在嘴里尝了尝,夫差急忙说:“你这是干什么?”不料勾践却马上跪在地上说:“恭喜大王贺喜大王,你的病就要好了。”夫差说:“你怎么知道?”勾践说:“不治之症粪便是苦的,可治之症粪便是甜的,适才我尝大王的粪便,就是为了察看病情,用不了几天大王的病就会好了。”夫差将信将疑地说:“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勾践说:“当年,周武王患病卧床不起,把神医成仲子从高山上请下来,周武王问成仲子他的病是否很沉重,成仲子让武王把他的儿子们都叫来,为武王尝便,武王十几个儿子,没有一个愿意尝,只有幼子姬诵用鼻子闻了闻,成仲子问他什么味儿?姬诵说又腥又臭。王子们退出去了,武王问成仲子,尝便能知病情吗?成仲子对武王说,不治症便苦可治症便甜,大王幼子可立呀!”夫差真的相信了,十分感动地说:“我的儿子也未必如此,你真比我的儿子还强啊!”没过几天,夫差的病真的好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10-26
吴越争霸

http://baike.baidu.com/view/48576.html?wtp=tt

解释: 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出处:《左传·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第3个回答  2008-10-26
越王勾践打吴王夫差,有个故事就是卧薪尝胆这里面的,战役的名不知道
第4个回答  2008-10-26
吴越争霸,卧薪尝胆的故事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