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真情作文300到500字左右

人间真情作文300到500字左右

人间处处有真情--乡情依然在
在忙碌与无谓的喟叹中,日子从耳鬓衣袖间轻轻滑过。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高楼林立,灯光闪烁,商店的橱窗里翻新着各季的时装,人群如蚁,擦肩而过的是陌生的面孔。城市每天都在喧嚣中行进着,延续着文明与文化,而那种生命的亲和与信赖,自然的濡染和相融,却渐行渐远。

生活在绿油油的庄稼和红砖房子里,曾以为这就是我的世界,我的天堂。无忧无虑,快快乐乐地在这片无雨的天空下成长。送走了花季,迎来了雨季,而我也踏上了异地求学的征程。站在城市的一隅,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车辆,感觉自己很渺小,很微不足道。有时,一天的风波歇息,浓重的夜色慢慢聚拢身边,而我的孤独感就像窗外慢慢降临的夜幕,越来越浓。不愿开灯,只静静地坐在寂寞里,便渴望着远村那一声狗吠,那一塘蛙鸣,那一阵蛐叫,自天边荡来,幽幽地撩起我心谷里的思念,日思夜想的故乡便渐行渐近,越发变得丰盈和清晰。

村庄不大,却因为有水有草,有房有炊烟,有会讲故事的老人,有憨厚爽朗的乡亲,有会扎鸟笼、逮蝈蝈的孩子,而显得那么生动,那么有趣。因此也才融成我生命里永难忘怀的记忆。在高高下下的村落跑来跑去,而不会敲错别家门扉。每一家房屋虽然相似,却也因为一些不同而被我们分辨得清清楚楚。这家的牵牛花爬满木杖,那家的红辣椒垂挂檐头。每家的小园都侍弄得井井有条,各色各样的蔬菜分垄耕种,蔓莞而升,扑楞楞地开出一片细碎的花。小园铺满绿色,溢出的原是生活的真味和希望。

小小的村庄在山水的滋润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绿树与柴草的清香。而这里乡亲天性的纯朴和善良,让大地的生灵也愿与之相栖相随。每年春暖,燕子翩翩飞来,在农家的屋檐下衔泥筑窝,那一幅画面和谐动人:廊下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很平常的晚饭,而燕子就在头顶呢喃着,有时也会从人的身边斜掠飞过,留下一道美丽的剪影。平静恬淡的生活,使生命的质地更加纯净透明。

如今,面对这偌大的城市,喧嚣的人群,越发想念自己的故乡。想念那里的恬静和淳朴,想念那里的清爽和干净。于是,隐隐地泛起一丝丝遗憾,为什么珍藏的种种,当时直道是寻常,蓦然回首时,泪水才充溢了眼眶?
全是开头 慢慢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0-29
当孩子遭人误解时

《挫折教育的55各细节》

小亮和小辉是同班同学,又是同桌,平常两人形影不离,好得像一个人似的。

但是,一天课外活动时,两人发生了口角,还动起手来。班主任老师赶紧把他们俩劝开。看到小辉脸上的手指抓印,老师批评了小亮,小亮很委屈,明明是小辉先动手打他,老师为何批评自己。

回到家,小亮把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妈妈。

听了儿子的诉说,妈妈气得牙都肿了起来,越想越不是味儿,气愤地说:“这老师也真是的,是非不分!”这之后她逢人便说:“两个孩子打架这是难免的,可是,老师却训了我们孩子一顿,那个孩子也打了我们的孩子,一句也没批评他。您说这老师做的对吗?我真想到学校找老师评理去!”从此,小亮对老师再也没有好感了。

做父母的经常会听到孩子对自己说:“爸爸(妈妈),今天上课我没说话,是我的同桌说话,老师却批评了我。”“上语文课老师让我回答问题,我明明回答对了,老师却说我回答错了。”“我们班老师总是偏向男生。”天下的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孩子,在孩子受到委屈时,一些父母也难以忍受,替自己的孩子“打抱不平”,表现出不为孩子出气绝不罢休的气势。实际上,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并没好处。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位在我们心目中很有权威、很受尊敬、很受喜欢的人,他所说的话、讲的道理,我们往往乐意接受,不费劲儿就能记在脑子里;相反,那些和自己有矛盾的人或是抱有成见的人讲话时,我们往往难以认真地听进去,对这种人的观点和意见难以接受,和这种人在一起,就会感到不自在、不愉快。孩子每天都要和老师在一起,学习的知识要靠老师传授给孩子。试想,如果父母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必然会加剧孩子与老师的矛盾,使孩子的不愉快心情进一步加重。孩子带着这种心情学习,自然不会有什么好成绩。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当人们想报复他人时,血压会明显上升;而原谅他人时,血压则显著下降。因此,父母要让儿童养成心胸开阔的、宽容他人的好习惯。

其实,孩子的认识、观点、看法不一定都对,他们说的话有时带有片面性。即使孩子说的是正确的,父母也要学会开导孩子。如果父母总是支持孩子的立场,时间长了会造成孩子遇事总是斤斤计较,强调个人利益。

当然,我们也并不是提倡教孩子无限度的忍耐,而是要培养孩子心胸宽广的品性,在同学、朋友、老师面前不计较个人得失。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观点不一定正确,就算自己的观点正确,别人也不一定非得赞同。

一次,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在街上看到一个买布的人和卖布的人在吵架。买布的大声说:“三八二十三,你为什么收我二十四个钱?”

颜回上前劝架,说:“是三八二十四,你算错了,别吵了。”

那人指着颜回的鼻子说:“你算老几?我就听孔夫子的,咱们找他评理去!”

颜回问:“如果你错了怎么办?”

那人回答:“我把脑袋给你。如果你错了怎么办?”

颜回说:“我就把帽子输给你。”

于是,两人一起去找孔子。孔子问明情况后,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嘛,颜回,你输了,把帽子给人家吧!”

颜回心想,老师一定是老糊涂了。虽然不情愿,颜回还是把帽子递给了那人,那人拿了帽子高兴地走了。

接着,孔子对颜回说:“说你输了,只是输了一顶帽子;说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说是帽子重要还是人命重要?”

颜回恍然大悟,“扑通”跪在孔子面前,恭敬地说:“老师重大义而轻小是非,学生惭愧万分!”

孔子淡淡地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这是孔子教被人误解的颜回宽容他人的典型事例。

事实上,这种宽容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明知是对方无理,或者是对方错了,却不争不斗反而认输,虽然自己被人误解吃点儿小亏,但使别人不受大损,这种宽容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现在的孩子大都以自我为中心,不管发生什么事,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如果别人做错事,他会抓住别人的缺点不放;要是自己做事被人误解,心里就会愤愤不平。作为父母,当自己的孩子果真遭到他人的误解时,也不必兴师问罪,要教育孩子以宽容的心去看待已经发生的事,养成一种善待他人的好习惯,这也是一种保护心理健康的习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