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乐器的起源(有数量有质量)!

各位,如果是从雅虎知识堂那里粘过来的就别想拿分了= =,那个我看过。

我要这些资料是用来写论文的。

比如,中国古代的一些乐器是根据狩猎的器具改过来的,比如“埙”(应该这么写吧)就是以前狩猎用的发声器材,用来吓动物的。
然后欧洲的乐器是怎么怎么样,最好是演变史之类的……

一定要突出说明差异~各位,小弟,拜托了~急~
不要从雅虎知识堂那里粘过来啊...= =
最好是能说明文化差异的...

  乐器起源与发展说

  乐器是人类早在原始时期已拥有的文明财富之一。围绕乐器的来历,自古以来中外均有许多传说和神话,并长期被据为

  >乐器的起源</B>与发展之说。如中国许多古书记载:“女娲作箫”、“女娲作笙”、“伏羲作箫”、“伏羲作琴”、“庖犠氏作瑟”、“倕作钟”、“伶伦入昆伦山采竹为笛”、“黄帝命伶伦铸十二钟”、“黄帝杀虁以其皮为鼓”等

  所述均为公元前四、五千年前的事,尚未或刚刚进入铜器时代,不可能有笙簧和铸钟等工艺很复杂的产品。那时的人对绝对音高可能有些概念,但对乐律未见有多少认识,象上述那些复杂的旋律性乐器不可能出现那么早。那些传说中的人物,是否实有其人,至今史学上仍存疑待探索。所述乐器实有其物,但任何人不可能一下子造出那样完美的乐器。乐器都是逐步演进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乐器,是无疑的。据考,中国在远古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前),已有一些土鼓、磬、钟铃、骨哨、苇龠、埙等。可能还有苓、管、篪、笙。至夏商(公元前21世纪前至前11世纪),除此前的乐器得到发展,如出现定音的编钟、编磬,以及鼗、言(大箫)、笙等,说明已有初浅的音高音程概念。到周代,见于记载的乐器约近70种(有重名的),出现了对乐器分类的“八音”,有了琴、瑟等拨弦乐器

  国外如希腊神话,也有许多有关乐器的传说。说诸神之神墨丘利(Mercury)创造了弦乐器,说他有一次在尼罗河畔散步,脚触一物而发出美妙的声音,他拾起一看这声音是发自一个龟壳内一条干缩的筋,由此受到启发而发明了利拉琴(Lyre)。又说潘神(Pan)创制了管乐器潘排箫(Panpipes),经过是他爱上一位水泽女神许任克斯(Syrinx),追她直到一条河边,她因无救而由保护神把她变成芦苇,潘神就截取芦苇制成排箫(希腊语即称Syrinx),以长久持有和在恋念时吹奏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乐器起源得到厘清。据欧洲乐器学者考证,现代小提琴类弦乐器、竖琴、定音鼓等许多重要乐器,其始祖均出自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的拉巴布(Rabab)、利拉和纳嘎拉(Naqara)等乐器

  ;
  神话是人类文化史的开卷篇。世界上的神话永远是美丽诱人而又神秘难解的谜。至今,类似某神或某传奇人物创造某种乐器的神话传说,在世界许多地方的民间仍然不断流传。这些美丽的神话传说,具有文学价值,也潜藏一定的史料素材

  在许多神话传说以至近现代的有些音乐史书和论著中,把
  乐器的起源</B>与音乐的起源紧紧联系在一起,随之而有种种起源说。另一种说法是,乐器起源于人类劳动和生活。因为乐器虽属音乐工具,两者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但乐器不同属于意识形态的音乐,而自始和劳动或生活用具有血缘关系

  乐器的起源</B>和人类本身在进化过程中创制劳动工具的历史有密切联系。工具和乐器均可看作是人类器官的延伸。人类在能制造工具而区别于其它动物之前,在很长时期中已会捡起一些树杆、石头和兽骨之类的天然物充作工具。这些天然物也可能被作为最原始的乐器,表达某种情绪或信号

  这种推断从现在有些地区的原始部落中,可得到一些对照。如多哥北部有人双手各持一块较小的石块,在若干较大的石块上击节;澳大利亚土著常数人围坐于地,各持一段树杆敲地发声;埃塞俄比亚和新几内亚居民常以两掌有节奏地拍击下面挖空的地面击节;索罗门群岛岛民常把大片树皮复盖在一个坑口,供舞蹈时脚跺发声伴奏。前苏联在70年代出土一批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猛犸骨,上面有敲打磨擦痕迹,经专家鉴定为被克罗马努人在万余年前用作乐器

  人类制造工具和乐器,开始只是对天然物质作些简单的加工。北欧和秘鲁等地发现有石器时代用动物股骨做的哨笛;20世纪中国在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约七千年前的百余件骨哨,是用禽类肢骨加工制成;其它还有多处这类发现,包括用海螺做的号,均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器物。据考这些原始管乐器,可能是用于诱捕鸟兽或发信号的。那时也出现了一些对天然材料经较复杂加工的乐器,河姆渡出土只有一个吹孔的陶埙。有人推测,弦乐器发始于猎弓;鼓类起源于绷紧晾晒的兽皮;簧管乐器始出于一端压扁的芦苇管。但这些都是易朽物质,其始源皆无从考察,只是在世界的有些地区,尚能见到当今的类似原始乐器

  乐器的发源,哪类早、哪类晚,历来也有种种不同观点。这里也和前节所述的不同乐器概念及历史观有关。音乐学者往往是从纯艺术角度,来区别是否乐器,并把<B
  >乐器的起源</B>和音乐的起源紧密相联,对乐器在正式用于音乐艺术以前的历史则不予考虑。现代的乐器研究者把所有发声器具均列为乐器来研究。从乐器的全部发展史来看,其起源何者在先、何者在后,是和人类生产力和智力的发展水平不可分割的。据考古发现,迄今证明,制作和使用均较简单的打击乐器当始发在先;利用某些芦苇、海螺、兽角等制作较易而发声较难的气鸣乐器(通常所称的管乐器)可能稍后;制作和使用更难的弦鸣乐器当出现较晚。这只是大体的推测,具体的乐器起源孰先孰后,并非依类排列的。如体鸣乐器和气鸣乐器中的旋律性乐器,即出现较晚。这种推断,和中国史书记载也基本吻合(见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FONT></P>
  <P><FONT STYLE="FONT-SIZE: 18px">   
  乐器的发展,与音乐艺术的发展有密切的甚至从属关系,但是同样也须臾离不开生产力发展这个基础。在铜器时代之前,根本不可能有象铜钟(但有陶钟)、铜号(但有兽角号和螺号)这些乐器;多数始发自阿拉伯和埃及等地的管弦乐器,之所以在欧洲形成现代乐器,这和文艺复兴尤其是产业革命推动科技的迅速发展不可分割,许多重要的现代乐器都产生在那个时期。形形色色的电子乐器,也只可能诞生于电子技术兴起的20世纪。</FONT></P>
  <P><FONT STYLE="FONT-SIZE: 18px">   
  但是作为音乐艺术的工具,乐器具有与其它物品不同的特性。就是乐器的演变和发展,不能超出艺术实践特定的范畴,不能象其它产品那样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日新月异。这也并非说乐器是不变的,任何乐器都是变化发展的,只是它的演变过程往往间以相当长的相对稳定期。这是由于发展和掌握某种乐器的演奏技巧以及积累起丰富的作品,都须有较长的时间。这种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并被演奏者和广大欣赏者所接受的技巧、乐曲以及乐器,保持数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基本不变,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往往由于对某种乐器的尺寸或音质等方面作了不适当的改变,而使下了长期苦功练就一手高超技巧的演奏者无所适从,或不为有传统音乐感的听众所接受。</FONT></P>
  <P><FONT STYLE="FONT-SIZE: 18px">   
  当然,乐器也是不断在演进的,并且乐器的改进和创新,往往对音乐艺术的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和重大作用。如那些原来只能发几个粗犷不准的音、吹起很费劲、无法转调的原始自然号,若非经近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予以改造而成为各种现代号,是根本无法用于各种乐队的。由于乐器的变革具有这种与音乐艺术不可分割的特性,历史上许多重大的改进,往往是音乐家先有种种要求,并且多数是由通晓演奏技艺的乐器匠师或与音乐家密切结合完成。有些还是音乐家亲手改进或创制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0-29
3000多年前的殷商奴隶社会时期,那时的乐器有钟、磬、陶埙、石埙、骨埙、铜鼓等10余种。当时已进入青铜器时代,有些乐器不仅编排成组,而且制作相当精美,如编钟、编磬等。

到了周朝有记载的乐器是70种,在《诗经》中记载的有29种,其中打击乐器21种、吹管乐器6种、弦乐器2种。

在春秋战国时期,乐器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如湖北随县出土的65枚编钟、32枚石编磬,还有鼓、琴、瑟、排萧、竹笛等。

封建社会时期,秦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我国各民族交往频繁,对外联系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沟通也日益增强,如“丝绸之路”的开通,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西域各国的不少乐器,这时期的乐器有箜篌、曲项琵琶、五弦琵琶、筚篥、方响、锣、钹、腰鼓等,并在民间广为流传。

在隋、唐、五代时期,我国与外部联系继续发展,各族音乐文化进一步融合。唐代是丝绸之路的繁荣时期,那个时候,出现了作竹片拉弦的轧筝和奚琴,而且弹拨乐器盛行。唐代的乐器约有300种,当时的唐乐,对东方的朝鲜和日本音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宋、元、清的近代史上,随着歌舞音乐的成熟、说唱音乐的兴起和戏曲艺术的形成与发展,中国民族乐器有了创造性的进步,如三弦、二胡、板胡、云锣、京胡和坠胡等,南亚的唢呐及扬琴也传入中国。

在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由于连年的战乱和政府腐败,造成乐器发展停滞不前,许多乐器失传,但那个时候还出现了民间器乐家华彦君和一代二胡大师刘天华,他们为中国的民族乐器--二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西方乐器,一般人认为就是西洋管弦乐队中的乐器,如黑管、提琴、钢琴等。其实不然,西方乐器是一种泛指,除了中国乐器以外,世界各大洲都有自已的民族乐器,如:在亚洲有东亚、东南亚音乐所使用的乐器,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乐器发展史,如日本、朝鲜、印度、阿富汗等。另外非洲、拉丁美洲这些地区都有自己的一套乐器体系,同样有它自己的发展过程。

弦鸣乐器,弦乐器的问世要晚于其它乐器,而激发方式是先有“拨’和“击”,“擦”弦发现较晚。其发源地主要是西亚和埃及。

提琴的始祖是拉巴卜,传八欧洲后称雷贝克,还有说是从臂提利拉琴演变而来的。许多人认为小提琴是在意大利的北部所诞生的。在16世纪后期,意大利出现了两个著名的小提琴制作流派,一是克雷莫纳制琴派,一是布雷西亚制琴派。

1650--1750年是小提琴制作的黄金时代,出现了杰出的制作家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内里等人。18世自2音乐学院在欧洲相继出现,使小提琴需要量大增,从而促进了机器制琴业的发展。中国小提琴制造业建国后在国际上声誉越来越高,广州珠江钢琴集团公司管弦乐分公司(原广州乐器厂)的陈锦农制作的红棉牌小提琴,1980获美国第4届国际提琴制作比赛“音质金奖”,北京提琴厂戴洪祥所制小提琴获1983年德国卡塞尔斯波尔国际提琴制作比赛的“音质金奖”。

钢琴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与古希腊的一弦琴,15世纪由手拨式多弦乐器及槌击式多弦乐器而形成的两种乐器是现代钢琴的前身。1709年,德国琴师克里斯托福里创制了“可奏弱音与强音”的键盘乐器,从此奠定了现代钢琴的基石。以后,出现了英国(包括法国)的钢琴流派,1825年巴布科克创造了整块浇铸的金属框架及斜向交叉叠装置的琴弦设计,近代钢琴的各个关键部件就此定型。

气鸣乐器。欧洲管乐器大部分起源于中世纪传入的亚洲或埃及乐器。管乐器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尤其19世纪后期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以来,等到高度的发展,形成广泛流行于世的现代管乐器系列。

小号的起源最初以兽角、海螺作号,将管身加长以后,能吹出两个以上泛音。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以金属管取代,先为直筒式,为了增加泛音,管身不断加长,并解决演奏及携带方便,便将管身制成“s”形,称自然小号。以后小号为了能吹出半音,曾在中间开孔,或制成滑管,自由伸缩以改变音高。1815年出现了阀键小号,可以奏出完整的半音阶,从而完成了小号的全部改进。

电乐器,最早可以追溯到1904年,美国科学家通过旋转着的铁质齿轮对线圈进行电磁感应产生声源,随后以电合成方式形成多种音色,在原理上它是电子乐器的前身。60年以后,家用电子乐器具有了自动演奏功能。70年代末,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使电子乐器开始走向小型化、多功能化。
第2个回答  2008-11-05
3000多年前的殷商奴隶社会时期,那时的乐器有钟、磬、陶埙、石埙、骨埙、铜鼓等10余种。当时已进入青铜器时代,有些乐器不仅编排成组,而且制作相当精美,如编钟、编磬等。

到了周朝有记载的乐器是70种,在《诗经》中记载的有29种,其中打击乐器21种、吹管乐器6种、弦乐器2种。
在春秋战国时期,乐器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如湖北随县出土的65枚编钟、32枚石编磬,还有鼓、琴、瑟、排萧、竹笛等。
在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由于连年的战乱和政府腐败,造成乐器发展停滞不前,许多乐器失传,但那个时候还出现了民间器乐家华彦君和一代二胡大师刘天华,他们为中国的民族乐器--二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隋、唐、五代时期,我国与外部联系继续发展,各族音乐文化进一步融合。唐代是丝绸之路的繁荣时期,那个时候,出现了作竹片拉弦的轧筝和奚琴,而且弹拨乐器盛行。唐代的乐器约有300种,当时的唐乐,对东方的朝鲜和日本音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第3个回答  2008-11-01
收藏
第4个回答  2008-10-29
这问题不该问互联网,应该去书店买一本《东西方音乐简史》
咱这里说的东西大部分是个人理解,准确率真的不高,大部分摘抄过来的也东一头西一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