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故乡在哪,河南南阳还是湖北隆中?我要证据,谢谢了

诸葛亮的故乡在哪,河南南阳还是湖北隆中?
我们的语文课本上(苏教本),出师表写的是今湖北隆中西,我住在河南南阳,南阳有一个卧龙冈,难道是假的?古书上写的是南阳啊!我想搞清楚,要证据,谢谢大家!~

http://www.0898.net/2005/12/07/205132.html
2002年12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节选了两篇关于诸葛亮的古文:一是《隆中对》,二是《出师表》,如此集中地反映一个历史文化现象,在解放后的教材中还是第一次。可是,在教材使用中,人们却发现了许多问题。

首先,《隆中对》的题解中注明:“隆中,山名,在现在的襄樊。”这倒不错。其次,在《出师表》中对“躬耕于南阳”的解释是:“南阳,郡名,在现在湖北襄阳一带。”这倒让人纳闷了:湖北的襄阳在汉代属南郡,与南郡一水之隔的南阳郡辖37县,是并立的两个郡,南阳什么时候到南郡去了?第三,教材前边的彩页上,上边是岳飞书写的《前出师表》,下边是隆中的武侯祠牌坊,给人的感觉是岳飞书写《前出师表》是在隆中所为。岳飞在南阳武侯祠一气呵成的书法名篇《前出师表》,这可是没有争议的!更见“技巧”的是岳飞的这篇书法有头有尾,就是没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话,因为这是诸葛亮说的,如果有了这句话,躬耕地的“隆中说”岂不是动摇了?把这三处联系起来看,似乎存在一条明显的逻辑推理:《隆中对》应是在隆中的谈话(其实应该是《草庐对》),南阳又在襄阳,岳飞书法《前出师表》和古隆中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似乎真的是千古铁案了。

正当人们对国家颁布的通用教材何以出现如此错误问题而百思不得其解时,2003年7月18日《襄樊晚报》刊发了该报记者释喻的文章——《〈隆中对〉复出的背后》,该文用五个部分(起源、提案、奔波、成功、声音)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襄樊方面为使《隆中对》重上语文教材而五上北京“做工作”等一系列鲜为人知的内幕。文章还引用一学生家长的话说:“当我们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就不会再有襄阳、南阳之争了,毕竟在教科书上已经把这件事情说得很明白了。”他们“明白”了,我们却糊涂了——到底诸葛亮躬耕在南阳,还是襄阳?

南阳、襄阳的躬耕地之争,绝不是从兹而始,但为了争名人诸葛亮的“躬耕之地”,竟然不惜五上北京“做工作”,这种事情也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不知道诸葛亮地下有知,听到这样的事会哭还是会笑,抑或是哭笑不得。

诸葛躬耕在南阳

关于诸葛亮受刘备三顾之地的最初记述是在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出师北伐前所作的《出师表》中:“臣本布衣,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西晋陈寿在其所著的《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全文收录了诸葛亮的《出师表》。

至东晋时期,王隐所撰《蜀记》称隆中有诸葛亮“故宅”及习凿齿的《汉晋春秋》称隆中隶属南阳郡邓县,由此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南阳、襄阳躬耕地之争。自习凿齿肇始,南北朝时期不断有记载襄阳隆中与诸葛亮有关的文献,郦道元为《水经》作注时,根据东晋时期的王、习诸说,再加上自己的臆断,将诸葛亮的“家”、“宅”明确为躬耕之地,自此而后,诸葛亮躬耕襄阳隆中说正式形成。

此后唐、宋、元、明诸代,议者纷纷,争持南阳、襄阳者各执其说,互不相让,明代《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未知孰是,在书中既说襄阳三顾,复云南阳躬耕,云里雾里,让人不明就里。至清代时,双方争执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以至于当时在南阳任知府的顾嘉蘅作了这样一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虽意图息事宁人,但却并不能让双方心服。

1987年,国家决定发行“三顾茅庐”邮票,“三顾”事件发生于何处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引发了一场波及全国的学术之争。待到邮票问题尘埃落定,南阳方面小胜一局的情况下,却又出现了舆论大哗的“教科书事件”,本报曾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教科书事件中的南阳襄阳躬耕地之争,已经不再是一场学术之争,而是变成了一种利益之争。”

《隆中对》这个名称,其实本应作《草庐对》。陈寿整理《诸葛亮文集》的时候,用的还是《草庐对》这个名字,至南朝梁昭明太子《文选》收录此文时,惑于习凿齿《汉晋春秋》所言,定名《隆中对》。后世以讹传讹,而清代流传最广的古文读本《古文观止》也沿用了这个说法,这大概就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主要依据。

之所以会出现襄阳与南阳的“躬耕地”之争,是因为诸葛亮既曾生活在襄阳,又与南阳有着不解之缘,他是先随叔父到襄阳投奔刘表,又因叔父病亡自己不愿投靠刘表,转入南阳并躬耕于此,所以襄阳有诸葛故宅,南阳则为躬耕之地,三顾茅庐的事就发生在卧龙冈上。

隆中原本属南郡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明确无误地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所以,南阳的武侯祠应当是名正言顺的。襄阳方面则说,诸葛亮隐居隆中,而隆中当时属南阳郡的邓县。因此隐居隆中即躬耕南阳,隆中才是诸葛亮真正的隐居之地。这是南阳、襄阳两地争论的焦点。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汉代的南阳郡究竟包括不包括隆中?

“隆中”这一地名,较早出现于东晋王隐《蜀记》及习凿齿的《汉晋春秋》。《蜀记》曰:“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这里的“隆山”是否即今日隆中呢?并不一定。因为李兴谓“天子命我于沔之阳”,这个“阳”字值得研究。中国古代一般是山南水北曰阳,汉代也不例外。这里的“沔之阳”,指的应该是汉水以北,那就显然不是今日汉水以南的隆中了。

习凿齿的《汉晋春秋》讲得明确一些:“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然而,习凿齿“隆中属邓县”的说法,目前尚未从汉晋的史籍中找到根据。南阳郡之得名,基本上符合古代山南水北之意。《史记·秦本记》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初置南阳郡”。注引《正义》曰:“秦置南阳郡,在汉水以北。”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南阳人张衡曾表述自己的家乡为“陪京之南,居汉水之阳”。即是说,南阳在洛阳之南,居汉水以北。《晋书·地理志》记“荆州”时,曰:“六国时,其地为楚。及秦……以楚之汉北立南阳郡。”胡三省注《资治通鉴》也说:“秦置南阳郡,以南山之南,汉水之北也。”这些记载,都说明汉代的南阳郡是在汉水以北。而襄阳则隶属于南郡。据《秦会要订补》中的《名胜志》引习凿齿《襄阳记》曰“秦兼天下,自汉以南为南郡”。看来,秦汉时期的南阳郡和南郡是以汉水为界的。当然,这种以汉水为界的并不绝对。它只是就一个大的区域范围而言,即南阳郡的大部分地区在汉水以北。因为秦置南郡、南阳郡之初,以汉水为界,汉代已开始突破了这种界限,如南阳郡之武当、筑阳两县在汉水以西即是。然而就山都到襄阳东的百余里地而言,直到东汉末年,两郡仍以汉水为界。

若参照《中国历史地图集》,这个问题就更清楚了。汉水自武当县起,从西北向东南流。过了山都县(今湖北谷城南),则开始向东流。襄阳东地又折向南流。一般所说的汉水南北即是指从山都南到襄阳东这一百多里间。既然南阳郡和南郡在此以汉水为界,位于汉水以南的隆中怎么能属南阳郡的邓县呢?难道隆中竟成了“阿拉斯加”一样的“飞地”?

再从南郡和南阳郡建立的时间来看,南郡建于公元前278年(《史记·秦本记》载: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为南郡”),南阳郡则建于前272年。南郡的建立早于南阳郡六年,秦在汉水以南置南郡时,不可能独独留下一个隆中,六年以后再划归汉水以北之邓县。另外习凿齿自己关于襄阳、南阳的记载也多歧异之处。习凿齿既在《襄阳记》中说“秦兼天下,自汉以南为南郡”,未言汉代有所改易,又说隆中属汉北之邓县。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刘备至襄罪“擅兴”

刘备三顾诸葛草庐,那么诸葛亮的草庐或者说他的躬耕地,应当在什么地方呢?以古代将领领军之通制,应在刘备驻屯的新野城附近的某个地方。

我们可以从刘备与刘表的关系看躬耕地的所在。刘备来到荆州后,从军队到驻兵地乃至军粮的供给,无一不是从刘表手中得到的,事实上已经成为刘表麾下的部将,自然要处处受其节制。况且新野之地北有强敌曹操,南有“带甲十余万”的刘表,而刘备自己势单力薄,不敢轻举妄动,“备时羁旅,客主势殊”,只能老老实实地寄人篱下,为刘表防守荆州的北大门。

尽管刘表对刘备是“以上宾之礼待之”,然而并不信任他,此中主要的原因是刘表“惮其为人”。刘备自起兵以来的10多年里,始终没有争取到自己的固定地盘,掌握的军队数量也不多,他先后投靠过曹操、袁术、袁绍等人。由于他暗中培植个人政治势力并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时间不长,不是被人驱赶出去,就是他叛离对方。因之时人如曹操、孙策兄弟以及陆逊等人都骂他是“奸猾”之人,刘备朝三暮四,对他的为人刘表心里颇为清楚。而刘表在性格上又恰恰是个“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的心胸狭窄之人,所以他对刘备表面上虽然“厚待之”,但在内心里却是很不信任的,“然不能用”,“不甚信用”。

建安十二年春夏之际,曹操北征乌桓,这时“刘备说表袭许,表不从”。曹操率军北上亲征,趁其后方兵力空虚,刘备建议攻打许都,应该说这个建议是正确的,但是刘表对他怀有戒心,并未采纳。为笼络刘备,刘表有时把他请到襄阳来“宴会”一番,做做“外貌儒雅”的表示,以安抚其心,让刘备防守好北大门,但对其始终是采取不信任的态度,“重任之则恐不制,轻之则刘备不为用”,所以刘表不能不对之多加防范。随着刘备在新野驻屯日久,影响逐渐扩大,刘表对他的戒心就更大了,“表疑其心,阴御之”,对其警惕性更高了,不会允许刘备随意到自己政治和军事重地襄阳来的。而刘备对刘表的此种态度不会没有觉察,无奈自己正处于走投无路之时,没有办法。

秦汉时期有普遍实行的著名军法——“擅兴法”,此法规定:率兵将领未经皇帝或上级主将的命令擅自发兵,或是将领擅自出界、离部,都要受到军法的严厉制裁。《汉书·功臣表》载:“侯李寿坐为卫尉居守,擅出长安界,送海西侯至高桥……诛。”李寿乃京师宿卫军官,未经允许擅自离开长安城送客,依军法被处以死刑。又《汉书·王尊传》载:“护羌转军校尉王尊,于押运军粮途中,遭羌族军队包围,尊以千余骑突羌贼,功未列上,坐擅离部属,会赦免归家。”可见军法规定了对将领擅自出界和离部是要严惩不贷的。

汉末军阀混战乃至三国鼎立时期,军阀们对各自的率兵将领和士兵都控制得极为严格,因之也都在坚持实行“擅兴法”和“士亡法”。曹操“时天下草创,多捕逃,故重士亡法,罪及妻子”;孙权“时法:谋叛,刑三族”。实施此法的目的不外乎牢固掌握将领和军队,把握战机,以取得战争胜利。

寄人篱下的刘备自然懂得违反“擅兴法”的结果,只能忠于职守,在刘表指定的驻军范围内活动,不敢越雷池一步,没有刘表的命令他是不敢擅自兴兵或外出的。建安七年“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建安八年刘表“使(备)拒夏侯�、于禁等于博望”。说明刘备的军事行动是受刘表节制的,没有刘表的命令他绝不能擅自行动。

从新野到襄阳(今湖北襄樊市)直线距离有一百多华里,古代军将最方便的交通工具莫过于骑马。刘备三顾诸葛草庐,兴师动众,惊动乡里,刘表对此不会没有耳闻,这肯定会触犯他的“疑忌”之心,而且刘备的举动一旦超出新野地界,擅离部属,就违反了“擅兴法”。刘备绝不会冒此风险,到襄阳的隆中去访求诸葛亮的。因此诸葛亮的躬耕地不可能在襄阳隆中。

掩映于苍松翠柏中的南阳武侯祠,是诸葛亮当年曾经结庐居住、荷锄躬耕的地方。全国目前尚保存九处武侯祠,南阳武侯祠仅次于成都的武侯祠而位居第二,位于南阳市区的卧龙冈上。据说从晋代开始,南阳人就在卧龙冈上建祠修院,对诸葛亮进行纪念。以后历经兵火,屡建屡毁,直到清康熙年间才又按照原貌再次重建。

在元、明、清历朝的《南阳府志》中称:“卧龙冈在南阳府西七里,起自嵩山之南,绵亘数百里,至此截然而止,回旋如巢,然草庐在其内……其下平如掌,即侯躬耕处。”这一段文字描述了卧龙冈的地理形势,它绵亘数百里,宛若一条回旋的巨龙。显然,这里是风水宝地,因号曰“卧龙冈”,诸葛亮则选择于此躬耕陇亩,并因地而“藏修发迹”,人称“伏龙”或“卧龙”。明《地理志》曰:“时人喻孔明为卧龙,因号其冈云。”明代将领俞大猷在《重建诸葛亭记》称:“昔诸葛亮先生躬耕南阳时,人以‘伏龙’称之,故名曰其所居之冈曰卧龙冈,是山因先生而得名也。”不论是人因地而得名或山因先生而得名,都说明诸葛亮在南阳卧龙冈居住过,卧龙冈即武侯躬耕之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5-30
史学界大多数学者的共识:诸葛亮躬耕地就在今天的湖北襄樊市城西13公里的隆中。
————————

诸葛亮躬耕何处
长期以来,关于诸葛亮的躬耕地一直有“襄阳说”和“南阳说”两种说法。“襄阳说”认为是在襄阳西南的隆中,也就是今天湖北襄樊市城西的古隆中;“南阳说”认为是在南阳的卧龙冈,也就是今天河南南阳市西郊的卧龙冈。两种观点相持不下,争论旷日持久,以致成了一桩历史上的“悬案”。

对于这个问题,西晋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的正文中写得并不清楚,只说诸葛亮在其叔父诸葛玄去世后,“躬耕陇亩”。南朝宋裴松之注释时,引用了东晋史学家习凿齿《汉晋春秋》的记载:“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这就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隆中”这个具体地名和它的方位。然而,《诸葛亮传》收录的《出师表》中,又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数语。那么,“隆中”和“南阳”这两个地名的关系如何?后人由于历史地理知识不足,往往混淆不清。这是造成“襄阳说”和“南阳说”两说并存的根本原因。

罗贯中在写作《三国演义》时,对诸葛亮的躬耕地写得有些含糊。小说第三十六回,徐庶走马荐诸葛时,对刘备介绍道:“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这来源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后面又说:“(诸葛)玄卒,亮与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所居之地有一冈,名卧龙冈,因自号为‘卧龙先生’。”这又来源于《出师表》;只是其中的“卧龙冈”并非来源于史籍,而是由于诸葛亮被人称为“卧龙”,后人便将其隐居之地的山冈叫作“卧龙冈”,这叫“山以人名”;《三国演义》说先有“卧龙冈”,然后诸葛亮自号“卧龙先生”,恰恰颠倒了因果关系。到了第五十二回,罗贯中又让诸葛亮自称“吾乃南阳诸葛孔明也”,这是一个明显的错误。因为古人自称,总是用其籍贯,所以诸葛亮只能自称“琅琊诸葛亮”(琅琊系王国名,属徐州,治所在今山东临沂,东汉时王国相当于郡)。但这样一来,却使得许多普通读者更加感到模糊不清。

《三国演义》问世三百多年之后,清代襄阳人顾嘉衡到南阳就任知府,襄阳人、南阳人都要他给个说法,这是一个两难问题。作为襄阳人,他在感情上肯定倾向襄阳;但他在南阳做官,又不能得罪南阳人。怎么办呢?于是,他在南阳卧龙冈题写了这样一幅对联: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他的才气暂时回避了眼前的难题,但这只是一个模棱两可的处理,并没有给出一个答案。诸葛亮躬耕地究竟是在襄阳还是南阳?问题依然存在。

时间到了公元1990年,由于《三国演义》特种邮票第二组中有一张是“三顾茅庐”,围绕这组邮票在何处首发,襄樊、南阳又展开了激烈争论,两地分别举办了学术讨论会,出版了论文集。最后国家邮票发行部门决定:两地均可自办首发式,总算暂时化解了矛盾。但争论并未停止。2003年烽烟再起:襄樊的父母官为了使已被删除了十余年的《隆中对》重现语文教材,几年间数度进京,终于在这一年让它重登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中语文教材,其中对篇名有如下注解:“隆中,山名,在现在的湖北襄樊。”另外在《出师表》中对“南阳”一词注解为:“南阳,郡名,在现在的湖北襄阳一带。”这一注解在南阳掀起轩然大波,南阳市为此举行了“捍卫历史,尊重史实,诸葛亮南阳躬耕地万人签名活动”。

我认为,要解答这个问题,有两个关键之处。

第一,同一地方,古今名称可能不同。东汉时的南阳郡,是荆州的一个大郡,下辖
37个县,治所在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其辖区比今天的南阳市大得多。“隆中”则是一个小地名(估计是乡邑名),位于南阳郡和南郡的接壤地区,行政上属于南阳郡邓县(治所在今湖北襄樊北)管辖,而具体地理位置则在南郡襄阳县城西20里(今湖北省襄樊市城西13公里处)。事实上,《汉晋春秋》那句话,已经将二者的关系说得明明白白。南北朝时期著名历史地理学专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肯定了习凿齿的说法。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的变迁和人们政区概念的变化,后代一些人将东汉时的南阳郡与元代以后的南阳府(治所也是在今天的河南南阳)混为一谈,将《出师表》中“躬耕于南阳”一语,坐实为诸葛亮躬耕于今天的南阳市,使原本清楚的诸葛亮的躬耕地被弄得混淆不清。其实,“躬耕于南阳”用的是大地名,就像我今天说“我在四川工作”一样(四川省会成都的人、四川任何一个县的人,均可如此说),而具体的地点,还需具体落实。

第二,同一地方,古今的隶属关系常常会有变化。只要认真理解《汉晋春秋》那句话,我们就可以明白,诸葛亮隐居躬耕之地在隆中,这本身是没有疑问的。只是隆中的行政隶属关系古今有所不同:东汉时隶属南阳郡邓县,其具体位置靠近襄阳;今天则隶属湖北省襄樊市。像这种隶属关系发生变化的情况,在历史上数不胜数。例如著名的汉中地区(大致相当于东汉三国时期的汉中郡),东汉三国时均属于益州(治所在今成都);西晋建立后,汉中郡改属梁州(治所在今陕西汉中);南宋时,汉中隶属四川宣抚使;而今天的汉中隶属陕西省。现在的一般读者把四川略等于东汉三国的益州,这并无大错;但如果说今天的汉中属于四川,那就闹笑话了。同样,今天一些省之间的若干毗邻地区,两千年来,其行政隶属关系也屡有变化。我们不能以今绳古,自我淆乱。

汉末的隆中行政上隶属南阳郡邓县,却靠近襄阳。这就类似于今天四川广元市北部的某个村,行政上隶属广元市(1985年以前则隶属绵阳地区);但在地理位置上,它距广元市区有六七十公里,距绵阳市区有二百几十公里,距四川省会成都则有大约四百公里,而距陕西宁强县只有二十公里。我们既不能否定它在行政上隶属四川省广元市,也不能否定它离陕西宁强更近的事实。

如上所说,不仅是我个人对这个“悬案”的解答,而且是史学界大多数学者的共识:诸葛亮躬耕地就在今天的湖北襄樊市城西13公里的隆中。尽管如此,我对持“南阳说”的同志仍然抱着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因为诸葛亮是全体中国人的骄傲,任何地方都有权力尊崇和宣传诸葛亮。

参考资料:中国国家地理

第2个回答  2020-09-10

以下内容是从网上找来的,各种史书、碑刻照片齐全,由于数量限制,全部删掉了……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遗存证据辑录》 丁小琪整理编辑

     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国家正史和地方史所记载的诸葛亮在南阳躬耕证据从未断过代,零零碎碎的史料遗存,为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和刘备三顾地廓清了历史真面目。现整理如下,供复岗工程设计建造师参阅。修复起来的碑刻,就是最珍贵的文物,多年以后也是珍贵的遗存,留给后世子孙。

      有关诸葛亮躬耕地的争辩持续了上千年。这场争辩本应属于历史科学的范畴,争论的目的是为廓清历史迷雾,还历史本来面目,但有些不守规则的城市却动用不可告人的手段,改完市名改街名,改完街名改山名,改完山名改镇名,改完镇名改教材,一路改下去,终于可以接近南阳了。

     国家最原始的正史陈寿的《三国志·诸葛亮传》5000余字,从头至尾,根本就没有“隆中”二字。此二字纯属后世的演义、春秋、野史之说,不足为证。

     先秦设南阳郡,西汉时叫南阳,东汉时叫南阳,三国时叫南阳,诸葛亮躬耕时叫南阳,诸葛亮出山后还叫南阳,今天依然叫南阳。而襄阳东汉时叫襄阳,三国时叫襄阳,今天还叫襄阳。南阳和襄阳相距270华里。既然诸葛亮上奏的官方文书《出师表》中写的是南阳,那一定就是南阳。所以,无论你改市名改山名改镇改教材,都更改不了这一事实”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躬耕地、刘备三顾地、《草庐对》策源地是三国时的南阳,更是今天的南阳,南阳的地名自古至今没变过。

      南阳在汉代的的历史地位从出土的大量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等文物就足可定位了。南阳是历史和人文都很完整的城市,诸葛亮当年躬耕的南阳,那是智者的选择。不是靠谁用手段去争抢的。

   下列六十多条史料,每一条都是铁证。

一、三国两晋时期的诸葛亮躬耕地、刘备三顾地证据遗存

   1. 三国正史陈寿《三国志》第548页卷三十五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诸葛亮的《出师表》第六自然段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躬耕在南阳铁证如山,这是诸葛亮出征前上书后主刘禅的奏表,官方文书,这是不争的史实!陈寿曾在蜀汉政权中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入晋后在平阳侯相任内完成了《诸葛亮集》的编纂工作。他是西晋著名史学专家。他笔下的诸葛亮才是货真价实的正史。

    2.黄权为诸葛亮修建的祭祀祠:亮初亡,人们怀念其功德,”遂因私祭于道陌上“。随后,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等共上表,求立庙”断其私祭,以崇正礼“,后主乃从之。黄权则是最早在南阳卧龙岗建诸葛庵祭祀的人。

     黄权是曹魏时期的南阳地方官淯阳侯,曾经在蜀汉工作过,刘备伐吴失败,黄权被迫降曹。在获悉诸葛亮去世的消息之后, 黄权和南阳的仁人志士们一起在诸葛亮曾经躬读生活的地方——南阳卧龙岗,为诸葛亮修建祭祀祠,就是最早的称谓”诸葛庵“,隆重祭祀这位为匡扶汉室殚精竭虑、担当大汉统一大业、壮志未酬身先死的伟大智圣诸葛亮。

     据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一489页记载:淯水南有独山,山南有黄权及其妻子的二冢。冢前有四碑,其中二碑,是魏明帝所立,后二碑是其子和他的故吏所立的。

       黄权在南阳为官是真是不虚的,有墓为证。黄权去世后就葬在了南阳独山南边,魏明帝曹睿还亲自为他树碑立传。那么,黄权在自己的属地上为自己最崇敬爱戴的旧上司诸葛亮修庵祭祀,也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

        据《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记载:“侯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蜀国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于道陌上……(蜀国)故将如黄权等先已在宛,其他族当多相依,故南阳有侯祠所谓诸葛庵者......。”由此可推知,南阳卧龙岗武侯祠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黄权任职南阳的三国曹魏时期。这是诸葛亮走后南阳人民对他最早的追忆,也是诸葛亮留给南阳人民最后的丰碑 。南阳人民世世代代都在祭奠怀念他。

    3. 诸葛亮撰写的《 黄牛庙记》:黄牛祠又称黄陵庙,黄牛庙,黄牛灵应庙。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座落于长江西陵峡南岸的黄牛岩山麓,下距长江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35公里,上距世界第一水电高坝——三峡大坝7公里。据《宜昌府志》记载: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三峡一带即流传有黄牛神助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此庙即为那时人们为祭祀黄牛神和大禹所建,称黄牛庙。

      三国时,诸葛亮率师入蜀时至此,见庙宇残破,诸葛亮感其”旧庙废去,使人太息”,乃出资复建,遂修复并撰《黄牛庙记》刻于碑石,至今尚存,手植的铁树,近二十年来多次开花。 此碑刻经历1800后至今仍存,是黄陵庙中最珍贵的文物,1956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诸葛亮撰文的《 黄牛庙记》:“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势不可却,计事善之。于是情好日密,相拉总师。趋蜀[道],履黄牛,因睹江山[之]胜,乱石排空,惊涛拍岸,敛巨石于江中,崔嵬巑岏,列作三峰。平治[洚]水,顺遵其道。呜呼,非神扶助于禹,人力奚能致此耶?仆纵步环览,乃见江左大山壁立,林鹿峰峦如画。熟视于大江重复石壁间,有神像[影]现焉,鬓发须眉,冠裳宛然,如采画者,前竖一旗旌,右驻一黄犊,犹有董工开导之势。古传所载,黄龙助禹开江治水,九载而功成,信不诬也。惜乎庙貌废去,使人太息。神有功助禹开江,不事凿斧,顺济舟航,当庙食兹土。仆复而兴之,再建其庙貌,目之曰黄牛庙,以显神功”。

     4.方城拐河出土的东晋官宦大儒顾和浴手敬书的《诸葛武侯躬耕歌》碑刻,《诸葛武侯躬耕歌》碑刻清代康熙年间在南阳方城拐河出土现世。详细记述了诸葛亮当年在南阳躬耕的生活细节,勾画出一个有血有肉、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而谋的出山前的贫民时期的诸葛亮形象。

      尽管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大地战事频繁,血流漂杵,但对诸葛亮躬耕在南阳的记载信息几乎没有断。

    5.晋李兴撰《祭文》在南阳祭祀诸葛亮

     李兴与陈寿是同学,都是川蜀人,因受父亲李密影响,对诸葛亮为人极为崇敬。曾任益州刺史罗尚的别驾。太安二年(公元303年),义阳蛮张昌在安陆一带聚众起义,李兴受罗尚之遣到宛刘弘处求救,北进南阳盆地。

     永兴元年(公元304年西晋惠帝时) ,刘弘奉诏从幽州奔方城(今河南方城县),然后进至宛县(今南阳市中心城区)、新野(今河南新野县),刘弘留任李兴为参军,经过反复较量,终于击败了张昌。刘弘以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的身份驻节宛(南阳郡治所在地)。也就在这期间,李兴为刘弘撰写了《祭诸葛丞相文》,《祭文》中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沔”指汉水,“沔之阳”,即指汉水以北,刘弘在沔北南阳举行祭祀诸葛亮的活动。这段记载与诸葛亮本人所述的躬耕受三顾地是一致的。

     李兴《祭诸葛丞相文》又名《诸葛亮故宅铭》原文如下: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

   6.西晋王隐在《蜀记》里也记述了此事: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曰:"……这个隆中在汉水北,可不是襄阳现隆中,襄阳隆中在汉水以南。汉水以北隆中的记载只有南阳卧龙岗."再次印证汉水南阳卧龙岗也叫隆中。

   7.”三顾桥“遗迹碑

    “三顾桥”在历史文献中屡有记载,如:康熙壬辰年编修的《龙岗志》中云:“三顾桥在南阳府城外西南三里许,离卧龙岗亦三里许,汉昭烈帝三顾草庐经此,因名。”

    令人惊喜的是2003年元月6日,在卧龙区棉花加工厂院内的建筑垃圾中发现了一块“三顾桥”残碑。碑文曰:“…..三顾口更有义焉,三顾者昔刘主顾草庐而谒诸葛者也,后来汉室所由兴亦始,不假此桥谒诸葛之路乎,虽谓先人之遗迹,即今人往来所利便也。但历年久远,倾危将至,谁忍坐视不为之此乎,口口是桥修以流芳于不穷……。"此碑虽残,发现于卧龙路三顾桥之侧,已显露出来的部分碑文足能说明问题,具有重大的历史和文物价值。

     三顾桥残碑是南阳诸葛亮研究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它确凿无疑地证明,历史上的“三顾桥”确实存在,它用实物证明了刘备“三顾茅庐”就发生在南阳卧龙岗。进而为诸葛亮自述“躬耕于南阳”提供了实物佐证。

  8.《诸葛武侯集》引注《诸葛氏谱》称:”亮为弟均,娶南阳林氏女为妇,期年,生子名望。“来自诸葛亮祖籍地的氏谱信息也有力的证明了诸葛亮兄弟躬耕于南阳的事实。

  9.《三国志 蜀书》卷39《董刘马陈董吕传》云:“九年,都护李平(字方正)坐诬罔启废;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吾以为鳞甲者但不当犯之耳,不图复有苏、张之事,出于不意。可使孝起知之。”——其中的“乡党”《辞源》释曰“犹乡里。”即同乡、乡亲之意。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十年,把南阳人氏蒋琬等认其为同乡、乡亲。

二.隋 唐 宋时期诸葛躬耕于南阳的证据

  9.隋开皇“断石幢”称孔明居南阳躬耕

    《中州杂俎》记载,诸葛亮“又尝居叶县之平山下,现存隋开皇二年断石幢云:‘此地有诸葛之旧坟墟,在高阳华里。’今山下少西有诸葛庙,东金鸡冢,疑冢即孔明父祖葬处.盖孔明琅琊避地而西,自其父祖已然,其居南阳则自孔明始也。此断石幢既为隋时物,则去三国时未远,言必得其真,故而书之。”

       据《叶县志.陵墓》称:“开皇断石幢系明代叶县县令牛凤在《改正诸葛武侯祠记》石碑中所记”。今平顶山卫东区妇幼保健站有诸葛庙遗址,东有诸葛庙街,《改正诸葛武侯祠记》的石碑,竖立在妇幼保健站院内,至今保存完好。`

      由上文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父辈(也可能是叔父)避地而西,曾迁徙南阳叶县之平山下居住,其父辈死后,诸葛亮即移居南阳躬耕。

10.唐代裴度撰写的成都武侯祠《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碑

     镌立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的《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是由裴度撰文,柳公绰书丹、鲁健镌刻的“三绝碑”矗立于成都武侯祠大门与二门之间东侧的碑亭中。被裴度称赞为“藏器在身,待时而动”的英才诸葛亮,碑文这样记述的“公是时也,躬耕南阳,自比管乐,,,,,,时称卧龙”,因刘备“三顾而许以驱驰”,于是,“翼扶刘氏,缵承旧服,结吴抗魏,拥蜀称汉”。——这是迄今肯定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最早的石刻记载之一。

     11.诸葛亮之《远涉帖》辑录在北宋风内院奉敕撰著的《宣和书谱》。《宣和书谱》卷十三“草书叙论”中提供了诸葛亮躬耕在南阳的有力证据:“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少孤,依从父玄。玄卒,亮躬耕南阳,高卧不仕。蜀先主三往见然后起。先主喜而谓其臣曰:吾之得亮,犹鱼之得水也。其王霸之略皆先定于胸中,卒如所期。尝自比管仲乐毅,识者许之。善画,亦喜作草字。虽不以书称,也得其遗迹必珍玩之。......今御府所藏草书《远涉帖》。”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远涉帖》系王羲之的临本。

        诸葛亮的《远涉帖》全文只有二十七个字:“师徒远涉,道路甚艰;自及褒斜,幸皆无恙。使回,驰此,不复云云。亮顿首。”

     诸葛亮在人生最后一场的战争中,带着侄子诸葛瑾次子诸葛乔上战场。他也许已经预感到了不久于人世,才写了这封简短却意味深长的家书,安抚哥哥诸葛瑾。这是诸葛亮写给家人的最后一封家书,也一定是诸葛瑾最后一次收到弟弟的家书了。不久,诸葛亮就病逝于五丈原。

  三 .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诸位大诗人所写的与卧龙岗诸葛亮有关的诗文

12 .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赞美“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3. 唐诗人胡曾《南阳》云:“孔明方此乐耕锄,蜀主不自垂三顾 ,争得先生出草庐。”
14. 唐诗圣杜甫《武侯庙》云:“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15.唐诗仙李白《南都行》“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
16. 唐 李白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17. 唐汪遵《咏南阳》 “陆困泥蟠未适从,岂妨耕稼隐高踪。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
18. 唐 白居易 《咏史》“鱼到南阳方得水 龙飞天汉便为霖 ...前后出师遗表在 令人一览泪沾襟 。”
19. 宋 王安石 《诸 葛 武 侯 》“武侯当此时,龙卧独摧藏...邂逅得所从,幅巾起南阳。”
20. 宋·汪应晦 《次韵武侯庙》—“武侯遗庙自丹青,霸业销磨但故城。 北魏中分盟血在,南阳三顾夙心明。君臣际会宜兴汉,吴蜀相资失借荆。 独致瓣香思祀典,西山回首暮云生。”
21. 宋 岳少保书武侯出师二表”碑刻草书,风骨神秀,洋洋洒洒,峭拔苍劲,龙飞蛇腾。
22. 元·王冕 —《秋晚即事》—“ 十年湖海挟飞仙,今日凭高思窅然。关北又添三尺雪,江南别是一般天。紫髯老将悬清梦,白面儿郎减少年。 说与南阳诸葛道,草庐虽好莫贪眠。”
23.明·唐寅 —《三顾草庐图》—“ 草庐三顾屈英雄,慷慨南阳起卧龙。 鼎足未安星又陨,阵图留与浪涛春。 ”
24. 明于谦 《过南阳挽孔明》“三面英雄正角持,孤臣生死系安危。”
25. 清 彭而述 《卧龙怀古 》“忧时还抱膝,遇主起南阳....躬耕原此处,更莫向襄阳。”
26. 清左宗棠 《题卧龙岗诸葛草庐》“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出处动关天下计,草庐我也过来人。”

四、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记载的南阳古称隆中,要刻碑:

   27. 中国辞书之祖《尔雅》的第11篇《尔雅·释山》中注解道:宛,中隆,山脊,冈。说的是八百里伏牛山到南阳这里戛然而止,在南阳盆地中间隆起,让南阳的地形中隆起岗,所以南阳古时称“隆中”,蜿蜒起伏的伏牛山余脉,酷似伏卧的巨龙,因此称“卧龙岗”。所谓”隆中“南阳卧龙岗也。诸葛亮也因此号称“卧龙”。即便是硬将诸葛亮《草庐对》篡改成《隆中对》,刘备三顾茅庐依然是是发生在南阳的事情!

五、元代正史关于诸葛亮躬耕南阳的记载

    28. 据元代官修历史地理志书《大元一通志》卷三“河南江北行省古迹”记载:”卧龙岗在南阳县境内,诸葛孔明躬耕之地“。

    29.元代儒学教授王谦在《汉丞相诸葛武侯庙碑》称:”距南阳治城西七里,而近有岗曰卧龙,俗以武侯隐居之所,前人卜地一区,起屋四楹,绘像而祠焉。“

   30. 元代翰林学士程钜夫撰写的《敕修南阳诸葛书院碑》称:”臣瑾按,南阳城西七里,有岗阜然隆起,曰卧龙岗,有井渊然淳深,曰诸葛井,相传汉丞相忠武侯故居,民岁祀之。“

  31. 据《元音》卷十记载:元朝人吴漳写《武侯庙》(《题南阳诸葛庙》)有诗云:”卧龙岗上拜荒祠,惆怅当年枉顾时。“

32.元代江西儒学提举杨维镇在《孔明自比管乐论》中称:“汉之诸葛孔明,方其躬耕南阳时,常自比管仲乐毅,人固谓其大言夸世耳,以余观之,其才业则过于管乐。”

33.元仁宗皇帝钦定南阳武侯祠。程钜夫写的《敕修南阳诸葛书院碑》称:“元武宗至大二年,河南平章政事何玮到南阳,率官员僚属到卧龙岗拜谒诸葛亮祠,”顾瞻徘徊,慨然兴怀“,即指示南阳地方官将祠扩修,并在祠东建孔子庙,庙后建诸葛书院,此工程于至大二年春动工,皇庆五年秋落成,计施工四年。完工后,河南向朝廷奏请命名。元仁宗于延祐四年(公元1315年)交中书平章政事与翰林院集议,给南阳卧龙岗诸葛亮祠正式命名为”武侯祠“。南阳卧龙岗武侯祠从此得到朝廷钦定的地位。程钜夫为翰林院学士,参与集体研究并撰《敕修南阳诸葛书院碑》碑文。

 六.明代官方正史关于诸葛亮躬耕地南阳的记载

     34.大明官修历史地理专著《大明一通志》卷三十南阳府《山川》条目记载:“卧龙岗在府西七里。起自嵩山之南,免耕数百里,至此截然而住,回旋如巢,然草庐在其中。世人喻孔明为卧龙,因号其岗云。其下平如掌,即孔明躬耕处。”该书卷三十南阳流寓条:“诸葛亮,本琅琊人,汉末避乱,寓居南阳之西岗,躬耕陇亩。”

    35.明《敕赐忠武侯庙规祭文祭品檄文碑记》称:”南阳郡城西七里许,有阜卓然,绵亘四十余里,名曰卧龙岗,乃汉丞相忠武侯诸葛孔明躬耕之地也。“

    36.明李东阳在《重修诸葛武侯祠记》称:”南阳城西五里,卧龙岗,为草庐旧址,汉史称侯躬耕南阳,又曰寓居襄阳隆中。元建祭祀侯,又置书院,设山长,聚徒讲学,给田数百顷。”

   37.明末朱瓘在《重修诸葛武侯祠记》称:”南阳县治之西,去城六七里许,有岗曰卧龙,旧有诸葛武侯祠,岁久就圯。。唐王妃苏氏闻之,启于王曰,闻诸葛孔明汉季之功臣,南阳之英伟,祠宇弗称,恐无以妥神灵,无以慰往来瞻拜者仰怀。王曰,吾亦云云,汝有雅致,听汝成之。乃捐内帑赀,以庀材物工佣,命承奉白震总程督事。”由此可知,唐代也修葺过诸葛武侯祠。     

     38.明代叶桂章在《武侯记》中称:“嘉靖乙酉岁仲冬,予奉命使唐府之南阳,暇日得拜武侯祠于卧龙岗,岗在郡西南可十里许,丛竹萧萧,古木森森,映祠之前......地势四面稍下,惟中岗隆起,故曰隆中,盖南阳伟观也。”

     39. 明朝学者杨慎在《升庵诗话》里说:“正德戊寅,于武侯祠见壁间有诗,始终皆武侯事,虽子美或未过之”,对《武侯庙》一诗作了很高的评价:

       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 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

       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正统不惭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

     40. 明代赵均的《金石林时地考》记载:“登其顶可瞰南阳,因势隆然,蜿而起伏,其为隆起之中,故名隆中。” 

    41.明代驸马都尉邬景和,奉明世宗圣谕到南阳武侯祠祭拜诸葛亮,谕祭南阳武侯祠诸葛亮,开创了南阳武侯祠历史上由中央高官代表明朝皇帝祭祀忠武侯诸葛亮的孤例。

   42.明嘉靖十八年至二十年(1539—1541年)南阳知府的孙哲八月二十八日,“以牲醴之典,致告于蜀汉忠武侯诸葛孔明之神。”由此,在南阳进一步明确了每年八月二十八日,由南阳地方高官主持秋季的祭祀诸葛亮盛典。并写了《祭文》。

   43. 明隆庆四年(1570年)八月,南阳知府雷鸣春写《祭文》在卧龙岗上祭祀诸葛亮。

   44.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叶秉敬《祭诸葛武侯文》在卧龙岗上祭祀诸葛亮。

   45.明代何宇度的《益部谈资》中有这样的记载:“先主寓荆州,从南阳大姓晁氏贷钱千万,以为军需,诸葛孔明担保,券至宋犹存。”也就是说,先主刘备从东吴借得荆州时,军需紧张很困难。因诸葛亮在南阳躬耕居住了十年,人际关系很熟,于是,由诸葛亮做担保人,从南阳大姓晁氏那里贷款千万钱。这张借条,一直留存到宋代。

   46.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经河南等处布政司奏请,明世宗确认南阳卧龙岗“实为诸葛亮藏修发迹之所”,“但襄阳不过亮与隐士庞士元往来游息之地。”《明嘉靖南阳府志》的说法和《大明一统志》大致相同。

   47.明《嘉靖乙酉抚民右参政许复礼呈照碑记》称:“南阳郡城西七里许,有阜隆然,绵亘四十余里,名曰卧龙岗,乃汉丞相忠武侯诸葛孔明躬耕之地也,岗上有草庐故居,前有忠武侯庙,庙中塑像纶巾抱膝,宛然令人起敬。旁有书院改址,询之父老,考之郡志,皆云孔明大节。自唐宋以来,乡人立祭祀之,血食有年......"

   48. 明宪宗皇帝朱见深在《诸葛武侯》赞诗序中曰:”孔明值汉室板荡,隐于南阳。司马徽谓先主曰,识时务者为俊杰,诸葛孔明真俊杰也。“

    49.明朝大将俞大猷在《重建诸葛亭记》中称:“昔诸葛亮先生躬耕南阳时,人以”伏龙“称之,故名曰其所居之岗曰卧龙岗,是山因先生而得名也。”

    50.明代张岱的《夜航船 地理部》亦云:“卧龙岗:南阳府城西南。即诸葛亮躬耕处,有三顾桥。”

  七.清代官方正史关于诸葛亮躬耕地南阳的记载

   50.清代官修《大清一通志》记载:“诸葛草庐,在南阳县西七里卧龙岗。”同书卷一百六十五“南阳府山川”条目记载:“卧龙岗,在南阳县西南七里,起自嵩山之南,绵亘数百里,至此截然而止,回旋盘绕,相传诸葛草庐在焉。”

   51.顾炎武《肇域志》记载:“河南南阳府南阳县条目:卧龙岗,在西南七里,起自嵩山之南,绵亘数百里,至此截然而住,回旋如巢。诸葛孔明草庐在内。今即其为祠。”

   52. 清代陈梦雷编《古今图书集成》所载“南阳府”古迹曰:“诸葛庐,府城西南七里卧龙岗,昭烈三顾处,有祠,春秋祭焉。”

   53.雍正九年,所修《河南通志》卷七山川南阳府条目记载:“卧龙岗,在府城西南七里,即汉诸葛亮躬耕处。”

 54.清汪介人的《中州杂俎》卷八《人纪》记载:“诸葛亮本琅琊人,徙于顺阳之石峡口,结庐而隐,寻徙入南阳之卧龙岗。”

55.清嘉庆《南阳府志》卷一“舆地志·古迹”记载:“诸葛庐,在府城西南七里卧龙岗,昭烈三顾处,有祠,今春秋祀焉。”

56.清光绪《新修南阳县志》卷二“疆域志·古迹”记载:“诸葛庐,在县西南七里卧龙岗,汉诸葛忠武侯故居。”

  57.康熙四十四年(1705),南阳知府罗景专门编撰了《卧龙岗志》,记载了卧龙岗武侯祠的兴衰、变迁及修葺的历史。其卷一“胜迹”记载:“卧龙岗,在南阳府城西南七里,起自嵩山之南,绵亘数百里,至此截然而住如巢然,草庐在其内。”

  58.柯彩在《重修武侯祠院碑记》称:“侯祠宇遍天下,而最著名者有三焉,考其遗迹,於琅琊则遡所生也,蜀与滇,报其功而怀其德也,至南阳又功其躬耕养晦地也,古亘至今,遂相传宛有卧龙岗云……”

  59.彭而述在《重修诸葛丞相忠武侯祠记》称:“史称建安十三年,昭烈三顾诸葛亮于南阳。南阳西七里许,相传为卧龙岗,即躬耕旧处……。”

 60. 闫兴邦在《重建南阳卧龙岗诸葛书院碑记》中曰:“去南阳城西七里许,有卧龙岗,公所隐居乐道处。庐井咸在焉,旧有祠祀公,元至正十年,敕改为诸葛书院,聚生徒,拔瞻田,使学于其中。昔自明季委为灰烬,六十余年,莫有过而问者。......”

61.郑州一藏友收藏一张和诸葛亮有关的清代碑拓,原碑也无影踪,拓片仅此一张,等我弄到清析的图片,咱再复刻此碑。该碑拓造像和内容都比拐河的更精致

 62.《诸葛氏祖碑文》:“亮生于琅琊,迁居南阳,官于西蜀。”

   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立于山东临沂访坞村的《诸葛氏祖碑文》载:“我葛氏家琅琊,迁于南阳,食禄为诸,以官为姓。”现存《琅琊郡全裔堂诸葛氏宗谱》亦称:“亮生于琅琊,迁居南阳,官于西蜀。”宗谱还记载:"诸葛亮次孙诸葛京次子(诸葛)冲携眷复归故里,又还琅琊。”

63.清朝康熙时期由福建侯官人陈梦雷(1650-1741)所编辑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中“南阳府”古籍部分曰:“诸葛庐,府城西南七里卧龙岗,昭烈三姑处,有祠,春秋祀焉。”

64. 康熙乙酉年编印了《龙岗志》《忠武志》二书。清代,诸葛亮躬耕地之争进一步升温,但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观点仍占据主流。康熙乙酉年,由罗星瞻搜集整理编印的《龙岗志》记载了卧龙岗的兴衰、变迁及修葺;由张鹏翮 撰写的《忠武志》记述了诸葛亮生平业绩,大事年谱及轶事。收录了清柯彩的《重修武侯祠院碑记》、彭而述的《重修诸葛丞相武侯祠记》等文章。 其中,有一篇清朝著名的治世能臣鹿祐的《募修南阳卧龙岗诸葛忠武侯祠疏》说:”诸葛忠武侯。不特抱王佐之才,而实兼备圣贤礼用之学,考其生平行事,无不原本经术,与三代英相颉颃,方其躬耕陇亩,三顾而始出草庐......。“

      鹿祐的《募修南阳卧龙岗诸葛忠武侯祠疏》也清楚地说明了诸葛躬耕地、三顾地和草庐对发生处在南阳卧龙岗。

65.大地作证:当您款款深情走进南阳卧龙岗武侯祠时,一千二百多棵千年古老的柏树楸树会现身说法地告诉了您一切,哪里才是真正的诸葛亮躬耕地,大地作证,千二百多棵千年古树会说话!南阳卧龙岗才是诸葛武侯祠躬耕地、昭烈皇帝刘备三顾地、《草庐对》策源地!

66.反正:《魏略》云:“诸葛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颖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俱游学。”——这里清楚说明,诸葛亮在荆州襄阳纯属游学,客居。

 八.当代官方对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证据(不断添加中......)

67.1957年3 月19日《光明日报》曾发表了一张新华社记者拍摄的《刘备三顾茅庐处》的照片,并作了如下说明:“在河南省南阳西郊卧龙岗的诸葛亮古迹,相传刘备三请诸葛亮就在这个地方。”并引用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的自述以及《三国志》的记载加以肯定:“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以上是官方正史和地方史志各个时期的几十条关于诸葛亮在南阳的记载。历史对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和刘备三顾茅庐事件的记载几乎没有断代,这充分证明,诸葛亮躬耕地在南阳卧龙岗,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发生在南阳卧龙岗,诸葛亮审时度势的《草庐对》当然也是发生在南阳卧龙岗的诸葛草庐。

    三国后的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已经闻名天下了。各类演义、春秋和野史关于诸葛亮躬耕地在南阳的记载更是多不胜数。

第3个回答  2006-05-30
诸葛亮祖籍汉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砖埠乡),阳都古为东夷之地,周武王“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分封诸侯一百七十余国,阳都处于齐、鲁、莒之间,国名无考,春秋时期,大国争霸,弱肉强食,阳都属莒,公元前431年,楚国在吞并了费、郊之后,一举灭莒,对齐国构成了巨大威胁,前412—前386年,齐国连续发动了夺取鲁地、向南拓展的战争,以抗衡楚国,《续山东考古录》中考证:这时的“沂州府之莒州、沂水、日照、费县之南境,皆入齐境。”已出土的齐国货币完全证实了这一点,如1957年临沂兰山区水田村出土的37枚齐刀币,1978年临沂城内原地区粮食局门外出土的齐刀币11枚,1989年3月兰山区大城后村出土的齐刀币2100枚等等,表明齐国的势力已到达钙河以北,南涑河以东的广大区域,阳都当属齐国无误。从此被纳入了齐国的版图。
第4个回答  2006-05-30
诸葛亮的故乡是在山东临沂 那才是诸葛亮的出生地 河南南阳只是他后来隐居的地方 不是他的故乡
相似回答